上海,是商業的明珠。鴉片戰爭後,上海開埠,百年來進出口貿易額常占全中國大陸的五○%。一八六六年,這裡出現了第一家中國企業——建造輪船的發昌號公司;一九八四年,中共第一張相對規範的股票在這裡公開發行;一九九○年底,大陸第一家證券交易所在上海成立。
一九九一至一九九六年,上海市的消費支出總額平均年遞增率為二○%,九六年達一兆兩千億元人民幣(約四兆八千億元新台幣),約比台灣多出一兆元新台幣,居大陸各城市之首。中國大陸的前十大企業集團,上海就占了六家。
坐擁一千六百萬人口、富甲一方的上海,被預言為下世紀大中國區電子商務的潛力新星。
七月二十二日,中華網(China.com)在浦東香格里拉酒店舉辦「國中網99上海國際互聯網研討會」,吸引一千三百多人參加,排隊領資料者把會場擠得熱鬧滾滾。當天參加者中、外人士雜陳,除了記者,加拿大創投公司主管、法國領事館商務代表、香港資訊業者等各方人馬匯聚,許多人戴著直譯耳機凝神諦聽。「上海雖然發展較慢,但追得很快,前景看好,」二十五歲的上海在線電子商務公司新業務發展部經理陶及昌說。
網路業者的必爭之地
上海目前上網人口約四十萬人,在大陸是第三大上網城市,僅次於北京和廣州。現在的人數雖僅及台灣的十分之一,但網路業者無不把上海定位為必爭之地。搜狐自去年開始進駐上海;而新浪網上海分公司和中華網的上海網站也蓄勢待發。「上海注定是熱得慢,但熱得久,」上海之窗創辦人施聰表示,去年下半年上海網路發展才真正積極起步。
上海人被稱為中國的小猶太人,不到能證明真正獲得營利,就不貿然投入。對錢謹慎小心的上海人,對高風險的網際網路業,一開始抱持著觀望的態度。
為了建立資訊港地位,上海市政府正揮舉大旗。市長徐匡迪親自爬上高塔,巡視Y2K的改善狀況,並派任常務副市長陳良宇擔任資訊化領導小組的負責人,積極推動網際網路的發展。
網路基礎正在搭建,標舉「一、五、二十」工程的口號。預計在十月一日中共國慶前,完成全市寬頻網路主幹網的鋪設,以整合電信網、有線電視網和電腦網路,真正達到「三網合一」;還建設規劃五項骨幹網路及二十個重點資訊應用系統。
新加坡國立大學創新育成中心教授陳純華表示:「另一種革命正在進行。」她認為,大陸資訊建設沒有包袱,不需慢慢演化,可以直接採用最新技術,後勢十分驚人。
政府也看準電子商務。上海身為全國電子商務的綜合示範區,上海郵電局和上海商業信息中心等單位成立電子安全交易認證中心,希望能在十月前完成網路安全交易的準備。年底並打算推出「一卡通」,將金融卡、車票及社會保險卡的功能集合於一張國民卡中,加速電子貨幣的統一與信用消費的習慣。
資訊業與民眾都配合加溫。上海資訊產業每年遞增四○%,去年產值達人民幣六百二十六億,今年目標是七百億。
同時,徐家匯等地的電腦商城交易熱絡,各種電腦博覽會則吸引大批人潮。「希望市民未來能像買電視一樣去買電腦,」上海市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領導小組新聞宣傳主管張玥樂觀地指出,往年都要組織觀眾去看資訊博覽會,今年六月雖然悶熱,又遇到梅雨季節,市民卻能自動踴躍參加電腦博覽會,電腦銷售量也隨著逐年上升。
但市政府的強勢主導有利也有弊。優點是資訊基礎建設可以在短時間內打造完工;缺點則在民間活力,因為受限於資源不足,較難施展。
綜觀之,上海網路業像是一個公路發達卻缺乏汽車的城市。上海具備大陸最大的城市電話網絡,電話用戶共四百三十萬戶,有線電視用戶也有兩百五十萬戶,「三網合一」後將成為龐大的通訊平台。然而,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CNNIC)評選的前十大網站中,上海只有一家入選。
上海市場行情看漲
不像北京網站競爭已經白熱化,上海的機會還很多。
去年底成立的上海新陸網絡信息公司董事總經理李勇每天上網四個小時,研究過兩百七十個網站後,決定在上海經營以財經、地理為主題的內容網站。他與合夥人都認為財經頻道未來可以做網路下單,地理頻道可以賣機票或旅遊產品,「最終是電子商務,」他們認為從網路媒體切入,空間很大。
夢想家的媒體公司執行董事許乃威分析:「不早進入市場,將付出更大的代價,」他以台灣夢想家的媒體網站因為起步晚,搶占市場非常辛苦為例,說明儘速進軍上海的原因。目前夢想家在台灣只有五十人,上海成立不到兩個月,卻有兩倍的人力,同時還把台灣的精英幹部先調來操兵,計畫發展「網路工具形態的門戶網站」,提供MP3 搜尋引擎及網路ICQ等線上服務,進展快速。
台灣摩奇創意公司總經理鄭偉成引鄧小平的話指出:「實驗是檢驗真理的唯一途徑。」他們進入大陸專事企業網路整合行銷已有兩年,目前在上海等地有四十個員工,看好這塊市場。
除了台商外,上海人本身也頗具創業精神。淮海中路的時代咖啡館或南京路的和平飯店中,常常可以看見桌上立著手機、遞出名片寫著總監或總經理的二、三十歲青年。這一代經歷一九七八年鄧小平改革開放政策的全部時期後,思想較開通,也較具國際觀,是數位革命的中堅分子。
三十歲、欣賞組合國際公司(CA)王嘉廉與雅虎楊致遠的上海廣平信息系統公司技術總監張靖峻,平常習慣看新浪網的即時新聞,還想架設自己的網站。兩年多前,張靖峻與同班同學創立軟體系統公司,公司從二十人增加到現在的七十九人,他的理想是讓公司成為下一個組合國際。
上海是個充滿著創業理想的城市。黃浦江畔,股票剛暴漲的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在黃昏霧色裡曖曖含光,夢想家的媒體公司總經理李宏志從外灘回望滔滔江水,「一心就覺得,一定有什麼大事將在這裡發生。」
網夢追逐者信心滿滿,矢志喚回上海三○年代的極盛風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