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孫道存開創大哥大十年有成

黃惠娟
user

黃惠娟

1999-10-01

瀏覽數 33,150+

孫道存開創大哥大十年有成
 

本文出自 1999 / 10月號雜誌 第160期遠見雜誌

一九九九年對五十歲的太平洋電線電纜掌門人孫道存而言,肯定是極難忘的一年。

年初,大女兒孫芸芸下嫁三僑實業董事長廖偉誠的公子,讓一向風流倜儻的孫道存有時光荏苒的感慨。五月初,一度讓孫道存意氣風發的衛星行動電話銥計畫(Iridium,全球通訊衛星銥系統),情況不妙的消息接踵而來,終至於六月底宣告重整。

不過,孫道存近十年最重要的新事業 ——台灣大哥大,不僅開台第一年(九八年)就獲利四十一億元,今年九月也正式宣布用戶數突破兩百萬。用戶成長速度與獲利的驚人,對十年前決定選擇電信做為太電第二主體事業(core business)的孫道存而言,的確是意義非凡。

民營業界的大哥大

台灣大哥大是讓孫道存最寄予厚望的轉投資企業,也是太電集團全力發展的第二主體事業。從一九九○年太電董事會通過第二主體事業的計畫至今,恰好十年。「台灣大哥大只是一個階段的高峰,接下來更重要的還有固網,我們要走的不是機會,是一個全方位的格局,」總是一襲黑色西裝、雪白襯衫,頗有「大哥」風範的孫道存說。

雖然太電電信事業的投入已整軍十年,不過,一九九六年六月成立的台灣大哥大,應是終使太電揚眉吐氣的英雄。一九九七年初以最高分拿到全區執照後,台灣大哥大搶先在當年的十二月十六日開台,開台前一個月預約出去的門號就超過十五萬戶。開台後十一個月,客戶數破百萬;開台二十個月,客戶數正式破兩百萬。以這個台灣大哥大宣稱的客戶數來看,其市場占有率已高達二六%。

營收所創造的數字更為驚人。開台第一年總營收即達新台幣一百二十四億元,稅前利益達四十一億元,每股盈餘高達四.五六元,預期今年的獲利目標為九十億元。拿著這張成績單,台灣大哥大可排到全亞洲第一大、全球第四大GSM(泛歐式行動電話)系統的民營電信業者;若以今年董監事改選前太電持股張數十三萬八千餘張來計算,去年台灣大哥大對主體事業太電的貢獻度最高可達六億三千萬元,堪稱太電最賺錢的金雞母。

太電二代中的大哥大

孫道存是太電第一代掌門人孫法民的長子,也是由多個家族所組成的大股東結構中,最年長的第二代。一九八六年,三十七歲的孫道存正式接班,擔任太電總經理;一九八九年,接任太電總經理剛滿三年的孫道存,為太電賺了一個資本額。

在外界看來,直接接任總經理的企業家第二代已經不算多了,可以將主體企業經營好的第二代更屬鳳毛麟角,孫道存理論上應該覺得很高興。不過,這樣的成績卻也讓這位外界眼中的「公子哥兒」開始傷腦筋:因為一個資本額的營收,幾乎都是轉投資企業賺來的。

太電是國內一度風雲叱吒的知名企業。一九五○年由第一代的「大哥大」孫法民擔任董事長,聯合其他河北幫的家族包括焦廷標(孫道存的親舅舅)、李玉田、李鴻文、鄭乙酉、仝迓東、苑景堯等人共同成立,以經營電線電纜為主要營業項目。由於適逢台灣經濟起飛,各項建設需求紛至沓來,為早期是獨占經營的太電立下霸業根基,全盛時期曾名列台灣前十大財團之列。

隨著電線電纜生意往上下游的拓展,由幾個家族共同經營的太電也老幹派生新枝。焦廷標自立門戶,成立華新麗華電線電纜集團;固守本業的太電,也倚靠靈活的轉投資,挹注集團的營收。太電仍舊固守家族共治的企業文化,彼此間帶有血緣關係的焦家、孫家,至今仍有交叉持股的關係。

「太電第一代長輩原本有共識,不希望二代進公司,」伊是咖啡總經理、父親為太電第一代李鴻文的李超群說。後來由於時勢變化,二代中年紀最大的孫道存首先回流太電,其他二代有部分也就接連回太電或集團事業工作。孫道存在歷經工廠、業務、人事與管理等部門的歷練後,順利接任太電總經理;孫家老二孫道濟則開創太電半導體事業部門與太研科技;老三孫道亨主管泰國的事業。此外,目前擔任台灣大哥大副董事長的李大程,也是太電第一代創業股東成員李玉田的兒子。

太電多年來衍生出的龐大事業群,在第一代逐漸淡出後,就在第二代與專業經理人共治的氣氛中微妙經營。「或許是太電的傳統,讓我們很懂得如何與別人合作;太電過去所有的轉投資計畫,九五%都是與別人合作完成的,」孫道存說道。

愛帥、善良、喜歡熱鬧

由多個家族共同經營的太電,雖然表面上看來是由第一代掌門人孫法民領軍,不過,公司的決策多半是共識的結果。「孫道存能在幾大家族的二代中脫穎而出,與他本身氣度夠,可以讓其他二代服氣有關,」熟識孫道存的太設企業總經理、也是太電大股東鄭乙酉的女婿劉偉剛說。

接班之前的孫道存,從小就是親人與朋友眼中的「大哥大」。民國三十八年生,屬牛、B型處女座的孫道存,從小就喜歡熱鬧,每逢農曆新年,太電幾大家族聚集孫法民家中團聚時,孫道存總會吆喝二代的小朋友們玩賓果遊戲活絡氣氛。年紀最大的孫道存總是自然而然流露出老大的風範,不會讓任何一位小朋友被冷落,「只要有人得獎,他一定是最開心的,」劉偉剛的太太鄭玫玲說。

一直到現在,好朋友閒暇「缺錢」時,都喜歡相約到孫道存家打梭哈。劉偉剛表示,因為這位他們私底下稱「老大」的孫道存,不管好牌爛牌,加籌碼從不縮手,只要大家開心就好了。朋友聚會時,也一定會是他付錢。「和孫伯伯(孫法民)就沒那麼好,是大家輪流付錢,」一位太電第二代打趣地說。一直到現在,孫道存也是太電集團各相關企業尾牙時最受歡迎的特別來賓,因為往往他一現身,現場氣氛很奇妙地就會high(高昂)起來。不論是玩耍或吃飯,孫道存從小總是穿著一身筆挺,衣服的折線總是燙得平整。喜歡玩撞球的他,總是顯出帥帥的樣子,打出一次次既高桿又優雅的球。「他是個good looking guy,」出身中國、來自美國、現為太電董事的薛蠻子說道。

此外,在朋友眼中,孫道存也常自然流露出善良的一面。劉偉剛提及,有一回孫道存與一些朋友相約打高爾夫球,一個朋友在練習揮桿時,不小心打死一條蚯蚓,孫道存立刻要他不要殺蚯蚓。

花一年思考太電的未來

一九七○年代,孫道存自美返國;剛開始並未直接進入太電工作,而是進入華隆集團旗下的義新貿易公司工作。隨後自己開過貿易公司,在外頭轉了一圈後,才回到太電,由工廠做起。據李超群指出,他在義新的表現相當不錯。

承繼著第一代打下基礎的優勢,孫道存在轉投資上嶄獲不少。膽大心細的孫道存,前前後後投資過不下數十家的投資計畫;看投資計畫時抓住大方向後也會問到細節的孫道存,通常在決定投資前會很仔細,但決定投資後就放手一搏。「我不怕風險,而要看風險是不是可控制的風險,」孫道存說道。

正因為投資眼光很準,太電在孫道存手中轉投資的香港港麗酒店,是在一九八八年香港房地產跌到谷底時買進,並於九七之前高價脫手;另外,購併的太平洋西南銀行也是如此。

不過,接班時的孫道存,面臨的是一個競爭慘烈、市場擴張不易的產業,如今市場上同業家數爆增到一千多家,利潤也愈趨稀薄。一九八九年,時任太電總經理、曾被媒體封為「投資大王」的孫道存花了一年的時間,思考太電未來的發展,決定要另尋太電的第二主體事業。

但是,第二主體事業的經營並不是稀鬆平常的轉投資案,由於是太電的孤注一擲,必須考量的因素也就更廣。孫道存表示,電線電纜是一個很少變化的行業,不僅產業很少變化,企業文化也是相對保守與穩定,不能找一個與本體事業差太多的產業。由電線電纜業的上下游產業延伸,孫道存考慮過發電廠、電力發電機設備、通訊製造產業,也考慮過經營電力公司。最後在全球電信自由化的浪潮下,決定以電信業的operator(系統商)做為太電的第二主體事業,「這個問題我想了一年,」孫道存說。

全新事業,拉長電信戰線

為了太電的未來,孫道存意外地走了一條不同於父親孫法民的路。一九九○年,太電內部訂出一個十年計畫,並在董事會通過以電信做為太電的第二個主體事業。

轉投資電信業的代價,不是輕易能由眼前的風光看出。太電在九○年代決定投資電信業後,由於國內電信自由化遙遙無期,孫道存便決定先到國外找機會。一九九一年透過泰國的投資伙伴義泰公司,太電與全球最早進行自由化的英國大東電報公司搭上線,開始進行一系列投資亞洲國家電信投資案。

從一九九一年投資泰國一百萬門門號的固網標案、紐西GSM900 的行動電話標、香港GSM900 的標案,一直到一九九三年參與美國摩托羅拉領軍的銥計畫,明顯可以感受到太電傾全力投注電信戰場的企圖心。

太電也藉由參與國外電信投資,讓太電由一個傳統製造業的業者,一步一腳印地學習經營與管理高科技服務業的知識,並培植出太電電信事業的精銳部隊。目前台灣大哥大號稱完全本土化團隊的許多高階主管,有不少是當時投香港標所結識、招募而來的人才。「光是香港GSM 900的標,就花了一百萬美元,可是錢不重要,我們覺得值得,」孫道存說。

孫道存雖在台灣大哥大的開台元年就賺取四十一億元,但過去十年,他也付出不少學費。包括CT2(低功率行動電話,俗稱二哥大)虧損三十億元、為銥計畫虧損十七億元。

電信產業是一個內需型產業,太電在一九九○年就決定發展電信產業,但台灣卻遲至一九九五年才開始電信自由化,孫道存能毅然決然投入這麼多資源與人力於一個短期內看不到未來、而且一直未出現獲利的產業,他要背負股東與董事會的壓力可想而知。合資的大東電報局在台慘澹經營四年後,也因為在台灣使不上力,在九四年決定撤出台灣。沒想到撤出沒多久,機會就來了:那就是CT2的開放。

雖然很清楚CT2這項產品本身有缺陷,但準備時間已長達五、六年的孫道存,不放過任何機會,在一九九五年率先取得台灣CT2全區的執照,並開始長達三年經驗的摸索。據估計,太電因CT2的投資虧損超過三十億元,但這也帶來太電在行動電話市場的一戰告捷。

從CT2到邁向大哥大,孫道存面臨另一個壓力的高點。由於太電在電信事業的投資已經十分可觀,如果沒有取得行動電話的經營執照,未來自然無法侈言通信版圖的擴展,「從投標到取得執照的那段時間,壓力真的很大,」孫道存坦率地說。

四大要素,打造黃金產業

台灣大哥大的崛起,可以說是近年來台灣成長最快、也是獲利最快的企業;原始投資的大股東包括太電、大陸工程、長榮、國巨、宏?與明?集團所持有的台灣大哥大股票,一年漲四、五倍,堪稱空前絕後的划算投資,與不少美國網路股的飆漲情況,多少相互呼應。

《加州企管評論》(California Business Review)最近一期的「在網路時代建立企業的典範:網景的啟示」一文中,對於網際網路(internet)興起以降崛起最快的企業——網景(Netscape)做了深度的分析,文中歸納出,一個新興企業能夠快速崛起有四大成功要素(見一九四頁)。觀察孫道存在開創台灣大哥大的基本手法,幾乎也做到這四項新遊戲規則。

首先,開創新興事業的第一個原則是能在產品、科技與市場三方面創造出引人注意且鮮活的願景,並將此一願景結合絕佳的行動力。孫道存淋漓盡致地做到這一點。

台大國際企業系教授邱宏仁以台灣積體電路公司的例子表示,當年因為台積董事長張忠謀看好代工市場,所以才有今天的高成長、高獲利;未來在通訊產業的競賽中,決策者對未來的想像、願景與經營能力,將是中長期最重要的競爭因素。

一位台灣大哥大的高階主管就明白表示,孫道存與李大程等董事會成員對電信業遠景的想像與願景(vision),是今天台灣大哥大能夠跑得快、狠、準的主因。

三年前中華電信獨占時期,當時台灣行動電話的普及率還不到六%。孫道存為競爭大哥大執照,帶領台灣大哥大團隊向交通部面試時,即預測台灣的大哥大滲透率(penetration rate)會很快地達到七成(用戶數與滲透率相關數字請參見第九二頁表一、第九四頁表二)。「當時不少團隊成員都暗想這實在是天方夜譚;但到了今天,沒有人會把它將笑話看,」一位高階主管說。

另一方面,台灣大哥大的高階主管也表示,由於董事會對大哥大用戶成長的預測較為準確,也讓台灣大哥大能以較低的營運成本與同業競爭。

以每一個門號所需分擔的設備與建設成本而言,台灣大哥大的平均成本是四百二十美元,東南亞國家的經驗是落在五百八十元到一千美元的區間之內。原因即是台灣大哥大一開始就大膽預測用戶數會快速成長,因此每次設備的採購也都以百萬門號來採購;較同業一次採購二十萬門的設備而言,自然來得便宜。

另一方面,在行動通訊產業激烈競爭過程中,台灣大哥大的速度往往讓同業難以望其項背;這個速度不僅展現在決策之上,在設備投資、設備採購、基地台建設以及廣告行銷等各個層面,台灣大哥大的團隊都將「速度」發揮得淋漓盡致。

適逢故宮百年,快帶小朋友來基隆塔參加《穿越故宮大冒險 大小書粉高空派對》吧!

交通大學教授朱博湧指出,速度是在網路時代開創新事業必備的新典範。孫道存速度感很夠辛辣。

先發制人

事實上,讓台灣大哥大一開台就聲名鵲起的原因,就在於台灣大哥大擅長「偷跑」。因為在取得執照之前,台灣大哥大團隊就假設已經拿到執照,各個部門的人悄悄地動了起來。

由於過去投標香港GSM1800的經驗,經營團隊早就與GSM的設備供應商簽好購買合約,待交通部執照一發,設備就馬上裝運來台。比起同業拿到執照後才按部就班地選購設備、談買賣契約,台灣大哥大不僅一鳴槍起跑就占了先機,也不會因為同時有多家業者購買設備造成排擠效果,影響建設進度。「董事會對於經理人規劃的設備投資很少囉嗦,而且錢很快地就下來了,」一位工務部門的主管表示。

另一方面,台灣大哥大在基地台架設地點的找尋,也同樣先馳得點。台灣大哥大的經營團隊在取得執照之前,即搶先找尋據高點興建基地台,開台之前即蓋有八百六十八座基地台,比中華電信還多(指GSM1800系統)。不僅得以搶先開台,收訊品質也讓消費者願意在開台前,花錢預約一個尚不存在的門號。

再者,由於基地台建設耗時許久,台灣大哥大也為了搶先提高通話品質,採取變通的方式,在大樓上加蓋一座基地台,使得原先或許需要蓋八尺的基地台,在高樓替代掉七尺的高度後,只要再往上蓋一尺即能完成。「如此一來,基地台的成本也就差了幾百萬元,」一位工務部門的員工表示。

交通部次長毛治國指出,行動電話產品差異性有限,以廣告為產品創造差異性,也就成為業者得以進行產品區隔的主要因素,「如何打得進去(市場),拉得出來(用戶),才是制勝的關鍵。」

為了搶先獲利,如何運用孫子兵法中的一計——先發制人,也是台灣大哥大在行銷上的策略主軸。由於台灣大哥大開台之初,市場因為中華電信門號的供應不足,總計市場上共缺了一百萬門門號,「搶得時間點就搶得時間財,而這個時間財由於賺的是供需不均的利潤,這個利潤往往也是最高的,」台灣大哥大行銷副總經理曹萬鈞說。

孫道存的代言人「陳經理」

朱博湧就認為,台灣大哥大在廣告訴求上相當創新,是值得管理學界研究的個案。

首先,未開台之前,為了在消費者的心目中建立先入為主的品牌形象,台灣大哥大送了五百支手機到各經銷點,讓經銷商免費試打;也藉由經銷商的口碑,在未開台前就吸收了十五萬的預約試打用戶。

其次,不同於同業在初期以形象或訴諸產品的高科技性做為廣告主軸,孫道存一開始就指示行銷部門廣告要直接、明瞭。根據台灣大哥大的行銷時程,初期鎖定商務人士等高用量群(heavy user),並形塑出「陳經理」的簡單明瞭的廣告,一開始就吸引了不少高用量的商業用戶。

由於相當看重廣告的效果,開台前一年,所有的廣告片孫道存都會親自參與,連廣告片中穿著剪裁合宜的深色西裝、神秘地穿梭在台北、香港的「陳經理」(來自日本),片中的模特兒也是孫道存親自選出的。

除了廣告策略成功,通路與手機也適時配合,才得以讓廣告有加成的效果。由於全球手機市場缺貨,有門號而無手機的窘境讓不少門號商施展不開。在生活通訊有十多年通路經驗的曹萬鈞也靈機一動,以獨家進口摩托羅拉掌中星鑽再搭門號的方式,造成市場搶購台灣大哥大門號的風潮。「當時我們的門市人員擔心被搶,半夜要抱著手機睡覺,而掌中星鑽也讓我們獨家四個月之久,」曹萬鈞得意地說。

由於一開張就有強勢的廣告與通路配合,台灣大哥大開台五個月,用戶數就突破五十萬戶。

雖然如此,去年十一月遠傳電信推出遠傳易付卡,卻也對台灣大哥大造成了不小的衝擊。曹萬鈞表示,在台灣大哥大原先的規劃當中,商業用戶之後要拓展的其實是女性族群,其後才是家庭用戶,最後才是消費能力較低、喜歡用預付卡的年輕族群。

在最早推預付卡的和信推出「輕鬆打」時,台灣大哥大並不以為意;直到遠傳易付卡在一個月內吸引二十萬用戶時,台灣大哥大才正視這個族群的潛力,在五個月後才推出由美艷女星李玟代言的「OK卡」,但預付卡用戶至今仍僅占台灣大哥大用戶比重的一四%。「只要能守得住就好了,對我們而言最重要的不是這塊市場,」曹萬鈞說道。

外界雖傳言,台灣大哥大在遠傳推出易付卡後,流失了幾十萬的客戶;不過由近來台灣大哥大與明?手機合作,以九百九十九元低價搶占軍公教團訂市場的情況來看,台灣大哥大似乎又扳回一城。

尤其是不少軍公教人員在購買手機後,都有換掉其他門號以拿回保證金的想法;而且,台灣大哥大與購買軍公教手機者簽有契約,發生呆帳時要由購買者的薪水帳戶扣錢,減少呆帳發生的比率。以此觀之,台灣大哥大的活動與行銷能力,的確令人不敢小覷。

雇用具有管理經驗的精英

《加州企管評論》提及,網景公司成功的第二個原因是「除了科技方面的專家之外,雇用具有管理經驗的精英」。

事實上,找對的人來做對的事,也是孫道存能將台灣大哥大的經營團隊帶得虎虎生風的原因之一。很多大企業或家族經營企業轉投資新事業時,往往都會採取母體企業直接調任新事業高階主管的方式來經營;但擅長與其他人合作的孫道存十分明白,電信事業是一個全新的事業,必須由國內少數有經驗的人才庫中找尋人才。

如同網景在各個領域都找尋適合的專業經理人一樣,台灣大哥大總經理周來庭、營運長張春堆等主要經營幹部是由中華電信延攬而來,對中華電信的弱點、如何找尋合適的基地台站址,都有極大助益。事實上,台灣開放民營前的GSM系統,就是張春堆主導建立的。另外,包括在生活通訊有十多年行銷經驗的行銷副總經理曹萬鈞、在美國有電訊經驗的工務部副總黃南仁,都是電訊產業專業經理人,組成一支完全沒有老外參與的本土團隊。「他們的主管個個都很精,」明?電腦董事長李焜耀如此形容台灣大哥大的團隊。

由於孫道存是一個相當強調授權的人,這樣的經營作風也能讓專業經理人完全發揮。「他是一個天生的領導人,不是經營管理型的人,」劉偉剛說。

從小不太愛念書的孫道存,經營企業的方式自成一格,也就是授權管理。孫道存在台灣大哥大的團隊中被尊為「精神領袖」,多半負責台灣大哥大與太電財務調度的工作;在行動電話方面實際的操盤人,實為太電家族李玉田兒子的二代李大程。

不過,處女座、反應快、抓重點很快的孫道存卻能由一些細節盯進度,並藉此塑造出員工自動自發的精神。「這些專業經理人不見得是他找來的,但他對專業經理人的確非常禮遇,而且不僅對經理人自行找來的人才不會有意見,連薪水與位子也不會有意見,」一位高階經理人說。

由於轉投資事業太多,孫道存對事業的管理,只看大方向、不特別關注管理與執行細節;但由於他對數字敏感度很高,再加上處女座細心的天性,往往由營運的週報、月報就能一針見血地找到關鍵問題。

在早期,孫道存往往一開會就連開五、六小時,除非將員工報告的細節弄清楚,否則不會輕易做決策;甚至有員工形容他是一個工作狂,精力充沛到喜歡在中午吃飯時間找員工開會。「有時候我注意的很多事都不是大事,但小事不注意往往就釀成大問題,所以我一定是最有危機意識的人,」孫道存說。

員工形容,孫道存的態度十分平易近人,但也最擅長用不著痕跡的方式,讓員工自動自發地準時甚至超前進度完成工作。台灣大哥大資深副總經理、和孫道存一起工作超過二十六年的吳廷禎表示,台灣大哥大開台之初,孫道存每天開著他的名車,車上帶著好幾支不同品牌的手機,梭巡在高速公路和鄉間小道間,以瞭解台灣大哥大訊號品質的好壞。

如果他發現某處訊號太弱,他會立刻連絡相關人員,要求立即查明原因。如果員工的回答是因為基地台構建的時間還沒到,是在一個月後,「一個月後他一定準時親撥電話給你,問你建好了沒?」吳廷禎說。

做個有肩膀的老闆,不給員工太不合理的工作目標,也是孫道存讓員工心服口服的原因之一。吳廷禎回憶他在太電擔任海外部主管時期,當時太電海外營收僅占太電總營收的五%,但孫道存要求他在五年內將海外市場的營收拉到五○%。「他不會要求我一、兩年就達成,因為他知道不是短時間就能達成;而且,他也同時進行其他部門的調整,提供拓展海外市場的子彈,給員工最大支持做最有效率的事,」吳廷禎說。

有效的經營與管理不能一成不變

「以大公司的角度來建構內部資源,但力求組織精簡」是網景成功的第三個因素。事實上,孫道存在發展電信業做為第二主體事業的過程中,也同時對太電進行組織精簡,「前面的事業在打仗時,後面的事業一定要先穩住,」孫道存說。

從一九九五年開始,太電首次將營收目標由一百七十億元降低到一百二十億元,割捨掉不具競爭力的產品或外移海外,拿到別的地方去做有效的投資。「傳統上認為購併就是敗家子,但只要能使事業壯大,不管購併或被併都是一樣,」強調有效的經營與有效的管理不是一成不變的孫道存說道。

最後,《加州企管評論》中強調的第四個特質——與外界建立良好關係,槓桿運用彼此所長,以補內部不足——最能顯現孫道存長袖善舞為太電帶來的外部資源。

喜歡熱鬧與交朋友,孫道存因此不僅在企業第二代中被拱為老大哥,也成為新生代工商團體工商建研會的第一任理事長。今年年初,李登輝總統夫婦慶祝六十年金婚時,因為孫道存母親與總統夫人曾文惠同為姊妺會成員,身為李登輝孫女乾爹的孫道存夫婦,就名列李登輝五十對民間友人之一。「孫道存政商關係的綿密,可能還強過於他父親孫法民,」一位親近孫道存的人士指出。

由於與外界關係良好,太電的許多轉投資企業有九五%是與其他企業合作。有時也不免因為擔負政策任務,而必須更擠壓孫道存的時間;接下台翔航太即是最明顯的一例。不過問及孫道存早在國內電信開放前五年,就在電信事業領域布樁,是否早有消息。孫道存幾乎語帶憤怒地否認:「沒有,有我會告訴你。」

從大哥大衝向固網

雖然台灣大哥大在開台第一年就搶得先機,也不斷發布利多消息,但如同其極具壓迫式與侵略性競爭手法一般,台灣大哥大的「利多」數字也讓同業不太認同。「所謂民營第一大的種種數字,都是從廣告上得知的,並沒有經過公證的數字,」遠傳電信總經理歐康年輕描淡寫地表示。

另一方面,由於太電未來要投資固網以及半導體,資金需求動輒數百億,自去年以來就陸續傳出台灣大哥大利用會計手法美化帳面,以尋求早日上市,挹注公眾資金的消息。一位不願具名的會計師就表示,若依照國際慣例以八年提列折舊的情況來看,由於台灣大哥大是以十六年來提列折舊,去年四十一億的盈餘至少要減掉一半。

對此,台灣大哥大內部表示,折舊年限是仿照中華電信的做法;不過,經查證後中華電信也表示,其折舊攤提年限亦為八年。此外,也有不願具名的會計師強調,第一年就能賺錢的行動電話商是絕無僅有實際的獲利的能力,怕還要由財務報表上才能真正得知。

銥計畫的宣告重整,也為台灣大哥大帶來負面影響。一九九三年孫道存為使太電的電信版圖能夠趨於完整,決定投資八千萬美元在銥計畫;由於日本是由十餘家財團共同參與,孫道存這種冒險的作風,曾被喻為「亞洲第一個瘋子」。雖然投資銥計畫的舉動曾使太電的國際知名度陡升,也吸引了不少國際投資人來台尋求與太電共同投資各種計畫,不過,計畫終告失敗。孫道存口頭上雖仍不承認銥計畫已經無力回天,「銥計畫實際上已宣告失敗,」一位學者表示。

在電信業領域上,孫道存不會只滿足於「行動電話」,固網也是他即將著力的重點。

台灣大哥大團隊正以跑百米的速度,繼續衝向固網(固定線路網路)的另一場巨大商機的競賽中。根據工研院估計,固網的商機高達新台幣五千億元以上,「我們一定會投入固網。因為固網和行動通訊結合之後,手機門號還會暴增,更何況還有一大塊非語音的市場,」孫道存表示。

樂觀的孫道存看好未來多媒體的市場,認為未來語音傳輸將以行動電話為主,固網的固定線路,將以數據與多媒體為主;走到這一步,也就是資訊社會來的那一天,想要做為電信業巨人的孫道存,自然不會希望在這裡缺席。

台灣大哥大的團隊也是如此。對團隊的回饋,不只去年尾牙送出十五台cefiro轎車,也不只每次增資一○%的員工分紅,而是孫道存為員工畫出來的遠景。一位高階主管就表示,長週末時他常要到各地的工作站趕同仁回家,許多同仁也會覺得做不好會耽誤固網的發展,「如果一個企業主應許的是未來三到五倍的成長,哪個員工會不打拚?」這位主管說。

雖然背後有著太電成立四十餘年豐厚的資產做後盾,同是太電二代成員也不諱言地指出,孫道存承擔身為二代的壓力非常人能比。也有朋友指出,孫道存緋聞纏身經年,或許也是由此而來。

五十年一路走來,年輕時曾經愛炫愛熱鬧的孫道存,似乎多了一份沈潛。但是在大哥大市場意氣風發,卻在衛星大哥大領域跌跤的孫道存,能否在固網再下一城?孫道存下一步要帶領的會不會是另外一支更剽悍的固網軍團?相信將是千禧年最好看的一齣大戲。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