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全斗煥的下台階-日海基金會

王章旭
user

王章旭

1987-10-01

瀏覽數 15,100+

全斗煥的下台階-日海基金會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 1987 / 10月號雜誌 第016期遠見雜誌

明年二月二十五日,南韓總統全斗煥將步下他在位七年的權座,讓位給經由普選產生的新總統。當前世人的焦點都集中在盧泰愚、金泳三與金大中誰會在今年年底的大選中獲勝,這位創下南韓憲政史上第一個和平轉移政權先例的卸任總統將何去何從,似乎還不成為人們關心的話題。

由全斗煥指名接班的盧泰愚,如果在普選中順利當選,在他未來五年的任期中(依憲法修正案規定),全斗煥無疑地將在幕後發揮絕大的影響力,來左右政策的釐訂與政務的推展。自政治舞台引退的全斗煥,在南韓第六共和出發後,將扮演什麼角色,如何以他看不見的大手參與決策呢?

全斗煥預舖後路

早在一九小二年十月,全斗煥總統就已開始暗中為卸任後舖路了。當年在緬甸仰光的一場爆炸事件,不僅炸死了十七名南韓政有的菁英,也更堅定了全斗煥總統貫徹單任制,不再戀棧的決心。

當年臨時取消訪問行程倉皇回國的全斗煥,在總統專機上與隨行的工商領袖研商善後與克服危機的對策,決定設立一個基金會,為殉國官員的子弟提供教育支援,同時培養人才積極研究促進南北韓和平的方案,使南北體分斷的痛苦不要再加諸下一代。

經過一年的籌備與募款,一九八四年十月,「日海基金會」正式以財團法人的身份向南韓外務部提出登記。

這個基金會成立的宗旨,是為了促進朝鮮半島的和平;它的事業範圍除了提供獎學金外,並以「日海研究所」的研究活動為中心,主要是研究南韓的外交與國家發展策略,以保障國家安全,促進南北韓的和平統一。

這個非營利的基金會,在一年內籌措了六十八億五千萬圜(當時約合新台幣三億四干萬元)的基金,第二年(一九八五)基金累增為一百十三億五千萬圜,認捐者、也是基金會的董事都是南韓排名前二十大的企業家。「現代企業集團」總裁鄭周永並捐出了價值五百億圓、位在城南市的五萬坪土地,做為基金會與研究所的用地。

直到一九八六年一月,日海基金會在城南市的會舍啟用之前,這個基金會的會址一直登記在漢城的三清洞,即南韓總統府--青瓦台的所在地。取名「日海」則是全斗煥總統的號,使這個基金會蒙上了一層神秘的外紗,南韓市井之間也開始對日海基金會流傳著各種流言蜚語。

大財閥當董事

一九八五年九月二十一日,「亞洲華爾街日報」報導,南韓成立了一個意圖不明的基金會,與全斗煥總統有密切的關係,「據說是全斗煥為八八年下野後所做的準備」。這是日海基金會第一次被公諸於世,但是,南韓的新聞主管當局封鎖了這個消息。後來被反對勢力的地下刊物轉載流傳開來,更引起了南韓民眾的好奇。

由於日海基金會的董事都是南韓當今赫赫有名的大財閥,南韓民眾傳言,這些大財閥為了與權力中心勾結,得到更多的政策保障,不得不認捐大筆金錢。

一九八六年六月,南韓反對黨國會議員金綱來在國會質詢說,社會上盛傳有五隻「大手」,第一個是「日海基金會」,第二個是「心臟基金會」(第一夫人李順子為負責人),第三個是「新生活運動本部」(全斗煥胞弟全敬煥為負責人),第四個是「大韓老人會」(全斗煥的岳父李圭東為名譽會長),第五個是「奧運組織委員會」。

金炯來在質詢中說,有這五隻「大手」,沒有事情辦不通的;沒有這五隻大手,絕沒有事情辦得成。

過去幾年間,日海基金會可說是披著神秘外衣,在民眾的誤解之下,默默地耕耘。去年初,日海基金會附設的日海研究所正式成立,它所揭櫫目標是:一,研究對外政策;二,培養未來的領導人才;三,培養政府、產業、科技、藝術等各界的優異人才。

現在訂雜誌就送>>亞諾納行李箱:TSA鎖+手機支架+煞車輪一次到位

日海研究所成立後,基金會董事長與研究所長改由金基桓博士接任。金基桓擔任這項職務之前,是經濟企畫院海外協力委員會企畫團團長,主管對外貿易談判。

一九八六年三月二十五日,日海研究所舉行了第一次國際學術研討會,合辦單位是美國著名的布魯金斯研究所。這次初試啼聲後,讓南韓的學術機構與國際學術界對日海研究所刮目相看。

美韓充份溝通

由學者、政府與民間實務人員共同舉行的這項研討會,和其他學術研討會最大的不同,是它兼顧了理論與實務,從意見交換中,讓美韓雙方與會人員充份表達與瞭解對方的立場、與其說是研討會,毋寧說是一次開誠佈公的溝通會。

學術理論與實務經驗並進的研究方法,成為日海研究所最大的特色。每一次的研討會都是學者與政府的決策人員、行政人員並座;政府官員可以從學者的分析掌握決策的方向,學者則可從官員提供的實務經驗與資訊情報掌握現實的需求。

後來,日海研究所先後邀請了英國「國際戰略問題研究所」所長歐尼爾、美國著名經濟學家克萊恩、美國眾院人權委員會主席雅特倫、前中央情報局長柯比、前白宮安全顧問布里辛斯基,以及美國國家安全會議要員等來韓參加研討會或發表專題演講。

至此,日海研究所走的「學術與行政結合」路線,以及它所扮演的「學術外交」角色,已相當明顯。

基本上,日海研究所研究的內容可分為兩大部份,一是從國家安全與國際關係的層面,研究亞洲的安定與和平,以及南北韓和平統一的策略。

其次是從經濟與社會層面,研究南韓經濟持續成長的策略。

目前,日海研究所設有三個研究室:統一安保研究室、公共政策研究室,以及促進國際合作研究的「研究協力室」。從日海研究所成立一年八個月以來的研究活動來看,國際合作研究所佔的比重最大。

南韓的「傳統基金會」

今年以來,日海研究所更積極地展開政策研究與諮詢的活動,由於南韓最高領導中心在幕後的全力支援,它的研究報告對行政部門發揮了絕大的影響力,南韓學術界甚至形容日海是南韓的「傳統基金會」。因為從基金會、研究所的組織型態,以及所從事的政策研究對政府部門的影響力等各方面來看,它與美國的傳統基金會有太多的相似之處。

儘管南韓民眾對日海基金會的基金來路,以及研究所設置的目的、未來在政治決策將扮演什麼角色,仍存有極多的疑問;但日海基金會與研究所是全斗煥總統預為自己安排卸任後的去處,則已是肯定的事實。

兩年前,全斗煥總統曾經在一次非正式場合表示,完成南韓有史以來第一次和平轉移政權的業績之後,在有生之年,他還希望完成兩項志業。這兩項志業在當前都被認為是南韓最重大、而且攸關存亡的課題:一是促成南北韓的和平統一;二是促成南韓與中共建立外交關係,以鞏固朝鮮半島的安定與和平。

從日海研究所的研究方向,已大致可以看出它正朝全斗煥的理想邁進。至今,這個以總統「雅號」為名的基金會與研究所,對南韓民眾與輿論仍是個不可侵犯的「聖城」。

一位卸任總統仍懷抱著對國家的關心,並決心以餘生貢獻國家,南韓民眾雖然欽佩他的情操與遠見,但仍不免擔心,日海基金會會不會成為「垂簾聽政」或是「二元執政體制」的化身?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