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讀者投書

遠見編輯部
user

遠見編輯部

1999-06-01

瀏覽數 12,350+

讀者投書
 

本文出自 1999 / 6月號雜誌 第156期遠見雜誌

簡單其實不簡單

拜讀五月號《遠見》的封面故事,只覺得高清愿先生——一位原來遙若天星的企業界大老,突然一下子鮮活地在眼前躍動起來。那種感覺就如同見到鄰家的歐吉桑一般,忠厚樸實、平易近人。

只有小學畢業的他,卻靠著一些簡單的道理,有始有終地持續,而開創出成功的事業。在欽佩之餘,不禁對身處的現實環境中,有不少人懂得許多艱深的道理,卻做不到一些簡單的事而感到困惑。

屬下不能請上司吃飯,也不可以送禮給主管,上司更不能收屬下的禮物,這些在統一的內部文化裡彷彿天經地義。反觀全國最大的獨占事業——政府機關,雖然同樣的規定在公務員服務法載有明文,但由於逢迎拍馬的實際需要,形成一種陽奉陰違、上行下效的風氣,以致於送禮、收禮文化始終無法根絕。白紙黑字的條文不但變成笑話一則,認真奉行者反被視為不通人情的酷吏。

另外,高清愿先生對吳修齊先生的師生之情、尊敬之心,以及他對子弟兵的照顧提攜,對照今日社會,儘管是恩師,或曩昔獎掖有加的長官,或曾經共患難之親密戰友,或立有汗馬功勞之部屬,都可以動輒惡語相向、甚至毫不留情地在一夜之間反目成仇的現象,更令人深深覺得,要做到一些簡單的事情其實並不如想像中簡單啊!

台中縣 唐雨漁

科技與人文嚴重落差

當「後PC時代」來臨,電腦將與電視結合,成為日常家庭生活中必備的「資訊電器」;「上網」也將是手機的基本配備,整個社會的運作無時無刻不透過網路為之。

「量子電腦」「DNA電腦」的出現,預見了電腦模擬人類心靈直覺與創造力的可能。然而,當電腦高度發展的同時,「網路道德」與「電腦虛擬世界的規則」並未獲得同步的進展,是一個相當值得憂慮的現象。

我們建構出一個巨大的全球資訊網,卻任其文化停留在野蠻階段;網路駭客盛行,缺乏格調的使用者任意散發病毒。科技與人文的嚴重落差,值得社會大眾探討。

台北縣 陳偉夫

人與音樂的深情對話

連續兩期在《遠見》發現與古典音樂有關的報導:第一次是介紹馬友友與巴哈的無伴奏大提琴組曲,第二次是費城管絃樂團與白遼士的「幻想交響曲」,令人眼前一亮,並對下一次的主題充滿期待。

對於古典音樂,我只是個門外漢,雖然欣賞、喜愛,卻一直有不知該如何深入瞭解的的苦惱。我也曾購買坊間的音樂雜誌閱讀,希望除了聆聽音樂之美,也能對它有更進一步的認識。

不過,這樣的想法總是沒多久就放棄了。原因無他,那些雜誌對我這種從未受過正統音樂訓練的人而言,常常是看得一頭霧水,最後還是無法瞭解為什麼它可以讓我感動莫名、沈醉其中。雖然有些感動是只能意會、不可言傳的,但音樂何以能如此震撼人心,卻一直是我想知道的事。

【會員限定活動】想懂護國神山的背後?和《造山者》導演一起看見時代的選擇!立即報名>>

在讀完對馬友友與巴哈無伴奏大提琴組曲的報導後,我終於可以瞭解:為什麼無論是寂寞的、孤單的、內心傷痛或欣喜的夜,只要一聽好友送我的巴哈無伴奏大提琴組曲,就覺得彷彿她就在我身邊靜靜地聆聽、細細地撫慰。

而這樣深切的體會與感受,只不過是因為看到文中提及的「一個好的演奏家在演奏這首曲子時,會讓人感受到一問一答的韻律,好像聽到一個人在吟詩」這樣的說明。簡單、清楚的幾句話,就讓人恍然大悟、豁然開朗。

非常佩服作者深厚的功力,以深入淺出的文字,輕鬆地讓人瞭解音樂之美,也希望能再看到相關報導。

台北市 吳雙

政治人物應有勇氣

二○○○年總統大選的話題,顯然還會是眾人矚目的焦點。在各家媒體競相炒作新聞之際,貴刊一五五期「古典戰士與後現代明星之爭」一文令人耳目一新。

看完這篇報導,對於在各項民意調查中一直居於劣勢的許信良,有不同於以往的看法。

以前對許信良的看法跟很多人一樣,覺得他「膨風」「太過權謀」,實在不欣賞。現在覺得,對於一個獻身台灣民主運動三十年而不悔的政治人物而言,社會給他的掌聲真的太少了。大家在看到他的「膨風」跟「權謀」的同時,是不是也應該看看他對於理念的堅持以及強烈的使命感?

我也非常贊同許信良說的:「你要帶領社會向前走,這個社會一定有強大的抗拒。愈能發生重大歷史作用的領導者,愈要面對殘酷的反對。」台灣的政治人物向來只會討好選民,開出各種不負責任的支票,只求當選、不問後果,更不用說負責,或像許信良那樣有勇氣地說:「領導者面對新世界,要有勇氣對抗自己的偏見……更重要的是要有勇氣對抗人民的反對。」

這樣的勇氣令人動容,忍不住要為許信良喝采。期待貴刊也能針對國民黨目前可能的總統大選候選人做精闢的報導,讓人民有機會對政治人物多所瞭解,做出正確選擇。

台東縣 吳俊輝

正視中共民族情緒轉移

五月八日北約聯軍在科索沃的空襲中誤炸中共使館,造成多人傷亡,讓原已陷入低潮的美中關係,如同火上加油。在偷竊核武機密、武器管制、智慧權保護、貿易、人權,及WTO入會案等議題上,中共對美國本來就存有很深的不滿,不意一場誤炸事件,卻在中國大陸激起強烈的反美浪潮。

姑且不論中共是否利用民族情緒反美,以轉移大陸民眾對平反「六四」的注意力,以遂其穩定內部政治之目的。但可以肯定的是,美國不太可能對中共做出太大的讓步。美國誓稱將繼續加強空襲,直到南斯拉夫接受北約對解除科索沃危機提出的要求為止。畢竟中共與美國的國力相差懸殊,除了抗議以外,所能做的極為有限。令人擔心的是,中國大陸民族情緒一經挑起,萬一達不到迫使美國做出更大讓步的目的,反美可能就造成反台。經驗法則告訴我們,一但中共內部不穩定時,中共總會在周邊地區製造一些事端,以平息內部的壓力。

基此,國人千萬不要以科索沃遠在地球的另一端,與台灣關係並不密切而漠不關心。國家安全是全體國民的事,更何況我們還面臨中共龐大的軍事壓力。值此立法院即將對國防運算進行二、三讀程序之際,筆者以一個納稅義務人的身分誠懇呼籲,立委諸公不僅只是為我們看緊荷包;能夠讓我們免除導彈的威脅,夜裡睡得著,才是最重要的。

桃園縣 小窗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