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回響

遠見編輯部
user

遠見編輯部

1987-09-01

瀏覽數 9,900+

讀者回響
 

本文出自 1987 / 9月號雜誌 第015期遠見雜誌

盼出版教育性叢書

建議貴刊將八月號中之「美國名校校長治校策略」與去年十二月號中之「柏克萊加大成功的例證」,及各期中有關教育的文章結集成冊,出版「遠見叢書」,俾擴大關懷面,增加參與層。更重要的是,可做為各級教育工作者的借鏡。

豐原 羅得財

法律之前人人平等

去年四月間,華盛頓特區櫻花謝後不久,我到美京遊歷。在眾多饒富歷史意義的殿堂和紀念碑中,最讓我震憾的是美國最高法院正門前高懸的一句話:「Equal Justice Under Law。」譯成中文就是「法律之前人人平等。」

中華民國憲法第七條規定:「中華民國人民,無分男女、宗教種族、階級、黨派,在法律上一律平等。」憲法第十五條更進一步闡釋:「人民之生存權、工作權及財產權應予保障。」

最近政府宣告台灣地區解除戒嚴狀態,回歸憲法。但是執政黨中央及傾向執政黨的報紙,即頻頻喊出令人感到非常詫異的口號--「鄉土化」或「本土化」。

如果說這是暗示違背「用人唯才」的常軌,突顯省籍意識,不次拔擢,重用本省籍人士,犧牲平等精神及某些人的權益的話,這種作法實在是大開憲政的倒車。

今天在中華民國台灣地區的青年人,接受相同的教育,幾乎無人例外,都是三考出身。在他們追求事業的時候,社會應該照市場優勝劣敗的法則,尊重他們的努力,讓他們自由競爭,創造更美好的明天。

台北 譚廣仁

訂閱遠見×科學人,養成深度思考力!雙刊一年只要$3,980>>

來函照登

拜讀 貴刊八月號由尹萍女士所摘譯之「台灣將走向多黨政治」一文(第二十二頁),對譯文之簡潔流暢,甚為欽服。惟因該文前半段係譯自本人今年二月十二日在美國傳統基金會研討會上之報告,茲特提出二點說明如下:

(一)該文起首按語中指出:「馬英九博士代表國民黨的觀點論述台灣政黨政治的可能發展。」

事實上,本人在向該會提供之書面報告封面上,曾特別加註下列字樣「此處所論僅為個人之淺見,並不必然代表本人所屬機構之觀點」。

(二)該研討會距今時隔半年,本人所引若干資料(如有關國內可能出現之政黨部份),已成明日黃花,因該文刊出前未經本人過目,故無法加以更正,以符國內政治現況。

為使貴刊讀者瞭解該文背景,特此提出以上說明,尚祈惠予披露為感。

台北 馬英九

上期資料盼修正

貴刊於八月號所報導的,有關「上海生與死」一書的資料盼予以修正;本公司確於年初與英國書商訂有合約授權翻譯,一切手續辦妥才發行中文版。合約規定付款方式以版稅的一0%計算。

我們第一次印壹千本,每本訂價為台幣貳佰元,約等於美金伍元伍角陸分,因此我們先付了美金伍佰伍拾陸元版稅,是因為我們訂價低,並非只付了伍佰多美金意思意思。這次我們徵得英商同意於八月再版,又付了第二次版稅。第一次出版因忠於原著,所以一句一句全譯,中共名詞、術語、人名,均由音譯,難免百密一疏。敝公司目前已著手進行重新修訂,將由鄭念女士親自校訂,下次出書,希望更臻完美。

台北 新陸書局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