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十五日,芝加哥外交關係協會公布了委託蓋洛普民意調查中心所做的一項民調:如果中共攻打台灣,美國民眾只有二七%贊成美國出兵協防;而美國社會領袖中,則有五一%贊成出兵。
為了台灣能否加入美國和日本的「戰區飛彈防禦系統」(TMD),美國、中共和台灣的三邊關係最近突轉緊張,同時傳聞中共在沿海部署飛彈瞄準台灣。當此時際,美國的這項民調結果自然值得我們注意。所以第二天的台灣報紙,多以顯著地位報導了這則消息。
媒體處理這條新聞,當然應該「正反並陳」——把贊成出兵協防的和不贊成出兵的都報導出來。因為:第一,新聞專業倫理上要求真實、客觀和平衡;第二,美國是一民主國家,政府政策取決於多數民眾的意見,而不是部分社會領袖的主張。
但是,有少數官方和親官方的報紙,卻完全不顧這些原則,把只有二七%的民眾贊成出兵協防輕描淡寫地一句帶過,或隱藏在不受人注意的地方,卻從頭到尾大談五一%社會領袖的「正義」與「熱忱」。在標題上,更以大字、黑字強調:「美菁英支持出兵捍衛台海」「中國動武,逾半美決策領袖贊成護台」。媒體這樣做的用意是什麼呢?是自己真的相信美國會出兵?還是自己不信卻希望讀者相信美國會出兵?
越南戰爭從一九五四年打到七五年,其間大部分時間美國曾派兵參戰,美軍死亡四萬六千多人,比二次大戰陣亡的還多。對美國國情略有瞭解的人都知道,美國不可能再為保衛別的國家而出兵。台灣的前途只能由我們自己來負責、來處理。生活在台灣的人必須清楚知道這一點,才不會存倚賴和僥倖之心。
新聞界有很多口頭禪,叫得最多、最響的是「人民有知的權利」。可是這項權利並非操之在人民,而是操之在新聞界。三月十五日,「中華民國公共行政學會」公布委託「全國意向調查中心」所做的民調,有八六%的民眾贊成台灣加入TMD。可是新聞界卻沒有讓公眾知道:「公共行政學會」和「意向調查中心」是個什麼樣的機構?他們的問卷是怎麼設計的?有沒有把參加TMD要花多少錢、有些什麼好處和壞處都告訴了受訪人?
影響國計民生和台灣前途的大事還很多,譬如:核能電廠建與不建、國民年金辦與不辦、國號和國旗改與不改,這些事,不做會怎樣?做了要付哪些代價?很少人告訴民眾真實的情形、真實的資料,只是讓他們不明就裡地做選擇,不明就裡地承受後果。
嗚呼!「人民有知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