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突破創造力的瓶頸

黃孝如
user

黃孝如

1987-09-01

瀏覽數 15,050+

突破創造力的瓶頸
 

本文出自 1987 / 9月號雜誌 第015期遠見雜誌

南西.哈沙威一直夢寐以求一幢獨居的公寓,可以自由自在的寫作,不必躲避室友窺探的眼光。

她的夢想終於實現了。當她興奮不已地在自己的天地裡擺好打字機,準備下班後全心寫作之際--她遇到了創造力的瓶頸:

「……夜復一夜,我儘可能不去看那台打字機。一有可能我就外出,其餘時間我任憑瑣事和電話打斷工作……即使我真的在書桌前坐下來,捲上打字紙,腦中仍然空白一片,什麼也寫不出來……。」

南西的經驗並不稀奇。各行各業的人,包括科學家、教育家、生意人、公務員……都可能遇到創造力的瓶頸,只是藝術家特別熟悉這種江郎才盡的感覺而已。

美國已故短篇小說家凱薩琳.曼斯菲(Katherine Mansfield)描述她的那段歷程:「我根本在浪費時間。心底總是發出同樣的聲音--你為什麼拖延?是啊,為什麼呢?我最深切的願望就是做一個作家,把心中所想的表達出來。然而,要表達的東西呼之欲出,許多故事等著我寫,我卻任這些故事凋萎、黯淡、褪色……只是坐在窗邊,捻著衣服上的毛球……。」

遇瓶頸別驚慌

據調查,七五%的專業作家在寫作生涯中,至少經歷過一次創作的瓶頸。一八%的人在這段時期完全無法寫作。他們怎麼辦呢?很簡單,他們虛耗時光。在這段時間裡,有人生病,有人驚慌失措,有人不停的吃。他們困惑、害怕、生氣、有罪惡感。自始至終,他們心頭深處一直有個可怕的聲音在說:你沒有好好工作。

有些創造力豐沛的人從來沒有這種經驗。「說真的,我不認為有所謂的創作瓶頸,」美國多產作家歐茲(Joyce Carol Oates)說。「我的看法是構思尚未成熟,就很難得心應手。」所以如果靈感需要一段醞釀期,千萬不要驚惶。

「每件作品都必須超越舊作,而作者不知如何超越。這最容易使人緊張、焦慮、沮喪。」心理專家分析。

我們嘗試創新時,特別會擔心遭受批評及失敗。畢竟,新點子可能是壞點子;自己和工作都可能遭人議論。「但是我們想像別人可能會怎麼反應,其實是我們自己的疑慮,」精神病學家黎伯曼博士分析。「比方說,我們對自己的智力沒有信心,就會想像別人認為我們愚笨。」

難怪創作瓶頸會出現;沒有作品就沒有批評;沒有批評就不會難堪。然而,這樣會帶來閉塞心靈泉源的痛苦。

心靈的遊戲

那麼,如何處理這種心理上的癱瘓呢?你必須改變方向;改變態度或工作方式。以下建議的心靈遊戲,可以引導你走向創造的情境:

.掌握不符預期的靈感:藝術家巴特勒說:「思路阻塞的原因之一是,你沒有抓住那浮現的靈感。」當心底浮現的不是你所預期的想法時,你拒斥它,讓創意從指縫溜走。

現在訂雜誌就送>>亞諾納行李箱:TSA鎖+手機支架+煞車輪一次到位

.撤除心理防衛:釋放你所有的感覺及記憶,即使其中有些令你非常痛苦。滿懷戒心地抗拒自己不希望有的情緒,可能會切斷豐沛的創造力泉源。詢問自己:「我感覺如何?」儘可能從各方面回答這個問題,重點在於承認那些感覺的存在。

.相信自己有創造力:如果你一直認為自己的創造力不夠,擺脫這種刻板印象是很重要的一步。

.改變環境:如果你在室內,就走出室外。到不同的地方去,即使在咖啡屋小坐一個鐘頭或只是把椅子挪到桌子另一端。但是要小心:把希望寄託在創造一個完美的工作室上,未必能產生預期效果。

.變換工具:「我們常以為阻礙創造力的是一些看不見的、模糊的、神秘的東西,」專家指出,「有時候其實單純多了。也許你只是需要一部聲音較小的打字機。」

.改變計畫:比方說,寫講詞改成寫劇本,列表格代替作報告。反正,過了這段時間,還是可以回頭來接續原來的計畫。

.改變目標:把整個工作打散成最小而易行的零碎步驟。目標越小、壓力越小;成就感則相對越大。

.玩樂一番:輕鬆一下,讓渾沌的頭腦有浮出答案的機會。心靈最充實的時刻就是工作與遊戲、活動與睡眠交替的時刻。如果你的創造性工作是勞心的,那麼就換點勞力的活動;如果它是抽象的,就做點具體的。抽空出去想想,或恣意在白日夢中陶醉一番,也可能有幫助。

.睡一覺:「在入睡前的朦朧狀態,你會把疑問、困擾投入心靈中,就像把信件投入信箱一樣,」高德柏在他的著作中指出:「投下模糊的思想和意念比投下清晰可讀的句子更好。把它投進去,讓它自然發展。」在床邊放一本筆記簿,早起第一件事就是抓起筆亂寫,你會對寫出來的東西感到驚訝。

.想到什麼寫什麼:即使你不是職業作家,這種訓練也可能有用。「強迫自己不停筆地寫十分鐘,」艾爾保在「落筆千鈞(Writing with Power)」一書中寫道:「有時你會寫出好東西,有時會寫出垃圾……重要的是你要不斷地寫。」

.腦力激盪:攤開一張紙,迅速記下腦中掠過的問題 每一個字眼、想法、句子、意象、聲音和感覺。不管看來多麼愚蠢或離譜,都可以想。寫的速度能多快就多快,不要停下來整理思緒。幾次訓練之後,心中會湧出源源不絕的想法;也許只有一、兩個想法有發展的可能,但至少創造力可以展露。

.仿效兒童的思考方式:常問「為什麼會?」「如果不是這樣?」「為什麼不?」你會發現自己的想像力因回答這些問題而增強了。

享受獨處時光

.設法獨處:許多人害怕孤獨,但通常孤獨是產生創造性洞察力的必要條件。莫札特曾描述,在擁有完整的自我,怡然享受獨處的時光裡,「靈感最能豐富地湧現。然而靈感什麼時候、以什麼形式出現,我卻不知道,也不能強行催促。」

.摹想計畫實現的情況:最後,儘量摹想計畫實現的每一個細節。「只要能想像出實際去做的情況,大概就能真正的做成,」專家分析:「如果無法想像做某件事情的情況,那麼無論計畫聽來多麼美妙,都不可能真正去做。」

(摘譯自New Woman)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