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多福」的起源:人有多大膽,吉祥話就有多大產!

遠見好讀
user

遠見好讀

2019-02-05

瀏覽數 20,250+

圖片來源:pixabay
圖片來源:pixabay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吉祥話的出處

多福流行於西周中晚期,約莫在周恭王以後,沿用到春秋時代。這個吉祥話有比較明顯的樂器傾向特色,頻繁地出現在青銅鐘、鎛上,此特色也可以在《詩經》上尋得一點蹤跡。《詩.小雅.天保》:「神之弔矣、詒爾多福」;《詩.大雅.文王》:「永言配命、自求多福」;《詩.大雅.大明》:「昭事上帝、聿懷多福」與《詩.周頌.載見》:「烈文辟公、綏以多福」。《詩經》是當時可以吟誦詠唱的歌謠,而青銅鐘作為樂器,亦有與其相應的地方。由於收錄在《詩經》裡,這個詞彙脫離了青銅器銘文的限制,強健地生存到了現代。

吉祥話的涵義

多福,一如字面所示,不用再多作解釋。有些時候會和其他字結合,像「魯多福」、「大魯福」、「厚多福」、「百福」、「無疆福」等變化形,魯就是福氣的意思,厚、無疆、百也有多或多到數不盡的意思。多,這個字的造字本義還不能完全肯定。東漢許慎所寫的《說文解字》認為是兩個「夕」字相疊,表示多的意思。但是兩個「夕」字相疊不是什麼現實上可以見聞的事物,用抽象來比喻抽象,可說是離標準答案非常遠了。因此也有人認為這不是「夕」,而是「肉」,兩塊肉就像牛排店有牛排加豬排、牛排加雞排之類的雙拼排餐一樣,多一塊肉,表示多的意思。

「福」字,本來是寫成像一個酒罈樣子的「畐」字(音同扶),沒有「示」邊。因為長期被借用作福氣、福分,怕讀者混淆,把「福氣」看成了「酒氣」,就加上了形符「示」來和酒罈「畐」區別開來。《說文解字》說:「福,祐也。从示畐聲。」就已經是個帶音的形聲字了。

吉祥話小故事

多福看起來很簡單,就算是現代,這也是個一望可知的吉祥話。然而,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喔!福、祿、壽,是後世人們普遍所求的三件事,壽是長壽,祿通常是指錢與權,那麼福呢?《說文解字》:「福,祐也。」祐又是什麼意思呢?《說文解字》:「助也。」福,是受到幫助的意思,除了受人幫助外,就是天公伯來相助,事事好運、如意、順心。長壽、祿位與好運,看起來是並列的,但以潮流發展來說,是長壽占據主流位置,福祿類的吉祥話,相對較少,流行時代也開始得晚。有學者整理這些吉祥話在西周的流行排行榜如何分布,並認為西周開國之初,銅器上面寫的吉祥話,主要是消極的求福,只敢說鑄了一個銅器獻給祖先,不敢多要求什麼。中後期以後,求福的吉祥話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修飾福氣的詞彙也越來越誇張,不僅要多、要大、更要無疆。相對於此,更早的商代晚期,甲骨文上表現的就完全不一樣啦。商朝人對於天神與祖先的想法是充滿畏懼的,向上天所求不過降雨、豐年諸事,鮮見有求取商王福壽等個人好處的話語。天地諸神以及祖先魂靈對他們來說,是兇悍嚴厲的,施展神力「降」的是暴雨、洪水、牙痛、頭痛、肚子痛,與《詩經.周頌.執競》:「降福簡簡。」(簡就是盛大的意思)可說是大異其趣。

人有多大膽,吉祥話就有多大產,這也許起源於周人創發的「天命」觀,強調君主最好要好好做人做事,天命自然就能保得住。但若君主失德,好酒好色又殘暴無禮,整天惡鬥爆粗口,上天就會把天命收回去,換人做看看。換句話說,個人的打拚努力,是有意義的,而且比殺一百頭豬公都有用的多。嗯?不相信?甲骨文裡商王常常殺豬殺羊大拜拜,最後依然亡國了,可見拜拜不是百試百靈的。臺南城隍廟有副意思相似的對聯:「作事奸邪盡汝燒香無益,居心正直見我不拜何妨。」這表現出人可以修德來掌握自己的命運,而非祈求鬼神的憐憫。

話說回頭,周人的吉祥話越來越敢於索取,在周朝初年的周公,就已經為大家示範過一次了。當周武王打敗商朝後,沒多久就病倒了,病得很重,弟弟周公深感憂慮,就做了場法事,跟上天討價還價。我們的通靈中年周公,他先把幾件漂亮的玉器擺在祭壇上,開始跟祖先神靈溝通:「阿爸,阿公,各位列祖列宗大家好!今天你們想帶你們的子孫周武王阿發去天堂,小弟我不同意啦!因為小弟我比哥哥要多才多藝,會街舞嘻哈泡茶兼插花,帶我去那個沒有痛苦的地方,大家會比較開心,不要帶我哥好嗎?發哥他比較會做事,又會照顧百姓,他繼續做王,我大周朝也能長久維持下去,子子孫孫才會繼續給你們拜拜啊!如果你們答應我,我就把這些漂亮的玉器獻給你們,不答應,我就把這些玉器都藏起來,不給你們喔!」經過通靈周公一番令人傻眼的討價還價後,周武王的病竟然隔天就好了。

這故事記載於《尚書.金縢》中,幸好周公是個好人,不然這種跟神明談判的行徑,精神上跟賭徒求神明保祐,慘輸後回頭燒神像的行為似乎差不多呢。由於當時的人們開始意識到個體的行善是有作用的,天也不再是那個動不動就氣噗噗、陰晴不定又難搞的東西了,只要自認持身正直,人們就敢於在吉祥話裡求取各種無形的好處。又,隨著周王朝建立了一套封建制度,貴族希望在這個政府系統中獲得周王的獎勵、封賞甚至晉升攬權,現世中的榮華不再那樣觸不可及,祈禱福、祿的相關吉祥話,也就漸漸興盛起來。到了春秋時期,周朝中央政府的體系崩解,吉祥話的潮流就更朝著現世個人的利益急速前進了。「多福」的起源:人有多大膽,吉祥話就有多大產!_img_1本文節錄自:《穿越吧吉祥話:周朝的漢字劇場》一書,黃庭頎、謝博霖著,台灣商務出版。

【7月空中沙龍】會員免費參加>>半導體產業如何成為護國群山?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