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保瑞藥業以小吃大 盛保熙5年拚成生技併購王

2018年生技第一飆股 五年連續收購台美日大廠

黃漢華
user

黃漢華

2019-01-07

瀏覽數 44,200+

保瑞藥業以小吃大 盛保熙5年拚成生技併購王
 

本文出自 2019 / 1月號雜誌 末班車經濟學

47歲的盛保熙從小就對做生意感興趣,12歲開始賣糖果,至今創辦七家公司。近五年連續收購台灣、日本、美國三家在台藥廠,從沒真正經營過藥廠的他,如何安撫員工,帶領保瑞營收翻倍成長?

過去五年來,台灣生技業出現了一個併購大王。

2007年才成立的保瑞藥業,近五年來,完成收購三家國內外藥廠,如今可以將錠劑、膠囊,賣到美、日、東南亞、中東共17國,躍升為2018年台灣生技類第一飆股。

「52%出口到美國的藥劑是我們做的,」2018年11月底的台灣醫療科技展上,保瑞的攤位看板上如此寫著,吸引許多人參觀。

其實剛成立時的保瑞,只是一家小公司,後來卻敢以小吃大,買下比自己大的藥廠。「保瑞要賠多久,才能賺得回來?」外界不免有諸多疑慮。

可是,保瑞營收獲利卻節節上升。2013年時,營業額才9000萬,2018年前11個月就已達12.58億元,靠著併購,創下國內生技業的先例。

保瑞藥業以小吃大 盛保熙5年拚成生技併購王_img_1

談起這一切,關鍵人物就是董事長盛保熙。

今年47歲的盛保熙在藥業家庭長大,父親創立了台灣排名前五大的西藥代理公司,讓他在耳濡目染下,從小就對生意感興趣。兩歲移民美國的他,12歲就做生意,至今創辦過七家公司。

小學賣糖果 12歲啟蒙創業

他人生第一件買賣發生在小學。那時他跟著舅舅採購餐廳食材,買1美元的糖果,拿到學校賣給同學2塊多美元。曾經庫存太多,賣不出去,保存不當而招來螞蟻,卻讓他嘗到買低賣高的滋味。年紀小小的他開始盤算銷售成本,培養做生意的嗅覺。

高中寒暑假時,他往返台美,看到當時台灣的汽車音響,高價賣到美國,讓他發現了好商機。

17歲那年,他在美國成立公司,銷售台灣音響,準備了齊全的申請文件,提著公事包到銀行開戶。但是,不滿18歲,不符開戶資格,銀行行員只能請他的媽媽來開戶。

「我大學學費是自己付的,」盛保熙帶著自豪的語氣說,少年時期做生意,已經能自給自足。

無奈爸爸驟逝,大學畢業後,他回家承接事業,從包藥、管理倉庫、第一線業務做起,每天清早就到醫院,和其他藥廠的業務排隊等醫師上班,盼望能握到醫師的手、遞名片,介紹藥品。

2001年之後,政府推動兩兆雙星,鼓勵發展生技業,讓他對生技業產生興趣。客戶中的丹麥朗德貝克藥廠,從一家小型學名藥,投入研發、製造生產抗憂鬱症藥,行銷世界。他想,只有500多萬人口的丹麥可以,為什麼台灣不行?

這時創業的動力在他的身上又燃燒了起來,除了爸爸的代理事業,他更希望世界看見台灣的生技業。雖然不是念藥學,又沒有MBA學位,但是,英文是他的優點,是行銷海外的溝通工具。

經過數年規劃,2007年成立保瑞,鎖定降血脂和保健食品的研發,在走上國際的目標驅使下,開始找土地、蓋藥廠,此時一通電話改變了保瑞的命運。

2013年,盛保熙接到日商台灣衛采前董事長張芳銘來電,告訴他衛采想賣掉台南藥廠。這個藥廠有先進設備,領有PIC/S國際證照,誰能買到,就能穩拿代工訂單,進軍國際。

「我相信盛保熙能維持原有的生產品質!」張芳銘回憶,衛采曾經從保瑞收回部分藥物代理權,但盛保熙仍按合約銷售,沒有動手腳、不暗中停售,而且業績超標,感受到他的可靠,因而向日本總部推薦台南廠可賣給保瑞。

「『這個盛保熙是誰啊?』」張芳銘回憶日本總部當時對他的疑慮。儘管如此,最後仍由盛保熙得標,接到五年代工訂單,瞬間圓了行銷海外的夢想。

【會員免費報名】晶片王國背後,世代賭注如何與信念交織?《造山者》導演帶你進入真實第一線

體會員工感受 用溝通化解

然而,被併廠的員工卻人心惶惶。「併購當時,廠長走人,有的部門走了一半,我也想離職!」台南廠製造部經理陳士賢說,大家沒聽過保瑞,不知道盛保熙是誰,猜測他可能會轉賣,對前途感到茫然。

「怎麼那麼年輕?藥廠在他手上,行嗎?」有些資深員工看到時年41歲的盛保熙,大吃一驚,對他毫不信任。「我能體會這些情緒,」盛保熙說,他在25歲創立的公司,被人併購,當時員工也有類似反應。

1997年,盛保熙取得美國Kiehl's和Hard Candy彩妝保養品亞洲代理權,一開始百貨公司都拒絕,好不容易新光三越同意他在廁所旁的角落設櫃,一年後,業績從最後一名做到第三名。

1999年,盛保熙已成為Hard Candy的第二大客戶,LVMH集團要併購,Kiehl's也由法國萊雅集團買下,2001年,他代理的美容工具品牌「修美人」,也被WMF集團買下。那時,他看到專櫃小姐都很討厭外國新老闆。

如今,換位易主,盛保熙也遭到質疑。有過先前經驗,他要快速和衛采員工建立信任,每週南下三、四次,強調不解雇、不降薪、不資遣,還花了上千萬元裝修工廠,在餐廳增加熱食,與員工吃路邊攤、喝啤酒,搏感情。

「我每次去,氣氛就很怪!」他坦言大家都在看他這個新老闆要怎麼做,甚至有人自稱「保皮衛骨」,外表是保瑞、內心仍以衛采人自居,讓他壓力很大。

他自忖,自己從來沒待過藥廠,只能用溝通化解疑慮,於是,和員工吃飯,和主管晤談,每週一次舉辦咖啡時間,和員工對話,有問必答,也激勵他們是推動台灣生技走上國際的力量。

留下好人才 比設備更重要

「留人比留設備重要!」盛保熙還開放認股。廠長林世娟說,許多人都是第一次開戶買股,保瑞股票已從上櫃時的32元漲到110元(2018年12月24日)。

2014年,擁有180張藥證的聯邦化學,因為藥廠無法更新升級,必須停產而出售,盛保熙又看到另一個併購商機。

盛保熙再度以小吃大,用3.8億元買下,將生產線移轉至台南。由於藥廠不再生產,他安排員工出路,且在三個月內,以4.3億元轉售土地,淨賺1800萬元。

盛保熙的併購策略在2018年,進入新的里程碑。美國上市藥廠AMNEAL+IMPAX想要出售價值40億元的益邦製藥。由於益邦通過FDA認證,具有一年生產20億顆口服錠劑的實力,產能在全台排名前五大,在2017年藥品出口總金額,占了11%。

可以想見,想要娶親的藥廠不勝枚舉,但是,40億元,誰買得起?甚至有藥廠想要組成聯盟買下。盛保熙則是半夜和總公司講了30多次電話,但是對方興趣缺缺。「我要去了,」他一句話,直接飛到美國。

登門拜訪,見面三分情,對盛保熙不是第一次,20多年前他就是這樣拿到Kiehl's和Hard Candy的亞洲代理權。當時,他多次聯繫,對方都不理會,「我到紐約找你,」盛保熙帶著一張張簡報檔前往,終於打動對方。

這一招讓盛保熙再次成功,對方見到上櫃公司董事長親自來說明,而且是唯一現身的經營者,態度轉變。在競標者中,他以120人的最小公司、5.5億元的最低價格,併購300人的益邦。

不過,這一次,安撫員工並不容易。有些人知道藥廠要從美商變成台商,擔心減薪和形象,馬上辭職,還沒換手,就走了一群人。製造管理協理張君興說,員工對自己的未來感到不安。

「益邦高階員工配車配iPhone,月薪數十萬元,保瑞土土的,一開始還被看扁!」盛保熙笑著說。他沿用衛采的溝通模式,每週到廠三次,說明財報、發股票、分紅,留住人才。

總經理張振棠就是盛保熙強力挽留的人才。盛保熙認為,主管留下,團隊就留下,併購買到的人才,他自己未必能應徵到,比40億元的藥廠還值錢!

「我本來想離職,」品質營運部資深協理張秀蓉說,一場病看出盛保熙把她當成家人,急著幫她安排熟識的醫院治療,令她非常感動。她因此留任,部門內員工也沒人離職。

目前盛保熙仍在評估其他併購案,希望效法台積電,替國內藥廠研發、代工、量產,讓台灣生技業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