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急速興起!和我們密切相關的「雲端」到底是什麼

1號課堂
user

1號課堂

2018-11-13

瀏覽數 18,500+

圖片來源:pixabay
圖片來源:pixabay

Big data 大數據、Cloud雲端和Edge Computing 邊緣運算,這些專業科技名詞,常常被人們掛在嘴邊,相信你一定耳熟能詳,而我們的周遭的電子產品和網路服務,都與他們密切相關。但到底什麼是雲端呢?

雲端雖然已經不是最新穎的科技名詞,但它的興起也只有短短幾年而已。許多人可能直覺認為,雲端不就是就是把數據都丟到網路上,在網路上儲存及運作嗎?這種說法雖然大致正確,但你是否覺得奇怪,難到在雲端出現前,網路上就沒有儲存任何數據嗎?不同於往常的節目注重科技趨勢和時事,今天,我們來場「科技淺談」,為你簡單介紹雲端到底是什麼。

雲端,聽起來像是在空中,伸手摸不到,似乎離我們的日常生活非常遙遠。但雲端說穿了就是「只要有網路,使用者就可以連接到網路上的資料庫,讀取和寫入資訊。」因此,最平常的應用,就是email了。

我們就以email為例子來說明。雲端就是email服務的提供者,例如Google、Microsoft或Yahoo,它們的網路後端伺服器,讓你可以隨時隨地收發郵件。但是,早在1972年email發明時,那時還沒有「雲端」這個名詞,最早的email,只是某個人在車庫裡架設了一個簡單的小型伺服器,開了網路連接口,讓被授權的使用者可以透過這台電腦,發送電子郵件到其他用戶的電腦裡。

隨著email越來越主流,越來越多職場工作者將email變成了專業的溝通工具。而原本車庫裡的伺服器受限於硬體限制,無法滿足一次這麼多使用者的需求,因此許多企業就開始在大樓或廠房空曠的地方,架設許多台電腦,滿足員工和使用者的email需求。

後來,當大家都習慣使用email後,自然也會想用email與親朋好友聯絡,因此許多公司就開始設立一般私人的email信箱,只要你有網路,設立帳號密碼之後,就可以隨時使用Gmail、Outlook和其他email服務。隨著使用者越來越多,公司購買的伺服器也日益增加,這些伺服器被放置在大樓和廠房裡,公司還得雇用IT資安人員,以保障使用者的個資安全。

剛剛提到的Email只是舉例說明,回到雲端的發展史,在早期,幾乎每家企業都有客製化的軟體服務,不管是給員工內部使用,或是提供給外部的合作夥伴和一般消費者。這些公司都必須維護伺服器,確保這些硬體有妥善的保養,並且支付軟體工程師高額的薪水,以提供這些服務。一家企業擁有的伺服器越多,它們錯綜複雜地互相連接在一起,就成了後來的「private cloud私有雲」。私有雲的維護成本很高,我們在稍早的節目中曾經提過,伺服器除了需要高額的電費,還需要良好的冷卻措施,才能確保它不會過熱異常。

1996年左右,出現了一個新商機,當時 Amazon亞馬遜、微軟、Google、IBM和其他企業,看到每家公司都需要花大筆金錢維護自己的伺服器,他們便突發奇想,與其讓每家企業都承擔硬體和軟體維護成本,為什麼不直接建構伺服器農場,提供伺服器服務給全球所有的企業呢?這樣一來,一般公司就不需要再管理伺服器,可以將省下來的高額的研發管理費用轉投資在其他營業項目上,只需要支付服務費給伺服器農場的主人,由他們來管理即可。

雖然這個概念早在1996年時就有人提出,但直到2006年,亞馬遜才終於發布全球第一個伺服器農場服務,後來伺服器農場也改名為「public cloud公共雲」或資料中心,而雲端也成了公共雲服務的統稱。

時間快轉到今天,亞馬遜公司的Amazon Web Service AWS仍然是全球最主流的雲端服務提供商,占公共雲比例的四成多,而微軟的Azure service則占有將近三成,其他公司的占有率都不超過市場的百分之三。這樣的市場分布型態,意味著雲端仍然是一個非常新的市場,離飽和還有一大段距離。

今天,許多企業仍然有自己的私有雲,但根據專家統計,2016年到2017年這一兩年之間,私有雲從雲端服務的六成下降到四成五,而雲端的使用率則從二成出頭成長到將近三成五。這意味著,企業逐漸放棄自己的私有雲,轉而投向公共雲。

為什麼企業會逐漸轉向使用公共雲呢?主要有三大理由。

晶片王國背後,世代賭注如何與信念交織?導演帶你進入真實第一線>

第一,因為公共雲端的伺服器硬體,都在亞馬遜和微軟等企業的資料中心裡,而雲端服務費與實際消費者流量成正比,透過硬體的虛擬化,可以依據當下需求,調整硬體使用率,以節省營運成本。舉例來說,平時網路購物平台的上網需求量沒這麼大,公司可以降低雲端使用率,以節省管理費。但在特殊假日或折扣期間,上網購物的消費者比起平時多出許多,網路流量增加時,網購平台就可以調高雲端使用率,並支付較高的服務費,以應付某個時段的特殊需求。

如果聽不懂什麼是「虛擬化」,先別著急,稍後我們會為你做更詳細的說明。

第二,使用公共雲之後,企業就不用再支付伺服器的硬體開銷和維護成本了。

而最後也是第三個理由,就是許多企業都相信亞馬遜和微軟等大型雲端服務商,會提供更優質的資安管制,符合全球各國的資安法,並且可以更有效的保護使用者個資。

那麼亞馬遜和微軟等雲端服務提供商,他們的商業模式又是什麼呢?雲端服務可以分為三大類型,分別是基礎設施服務(IaaS)、平台服務(PaaS),和軟體服務(SaaS),依據客戶使用的服務類別和需求量,會有不同的價格。需求量取決於執行多少軟體程式,和處理這些程式所花費的時間,也會因為處理效能和記憶體的不同,有不同的定價。

在我們探討這三項服務之前,我們必須先了解公共雲背後,除了網路之外的最大功臣,也就是虛擬化。

虛擬化聽起來很高深,但你可能早就有接觸過了喔!相信許多購買Macbook的聽眾,可能都有安裝Windows,又或者使用一般PC的聽眾,有安裝Windows之外的作業系統Linux等。想在硬體上安裝其他作業程式,其中一種方法,就是透過虛擬化。

所謂虛擬化,就是讓運行在電腦上的軟體,跑在Virtual Machine虛擬機器裡,使用者再也不用擔心硬體的實際配備不足。上集結目中提到的模擬器,與虛擬化有很大程度的相似喔!有興趣的人可以參考10月26號的節目。

我們稍早提到過,雲端服務提供商都有許多資料中心,在比棒球場還大的廠房裡,放滿了許多伺服器。這些伺服器的硬體與我們的個人電腦不同,除了為不同的客戶和程式設計的客製化功能之外,每台伺服器都搭載非常多顆處理器和鉅額的記憶體。虛擬化使每台伺服器可以同時運行許多不同的虛擬機器,因此一台伺服器便可以同時為許多客戶服務。雖然實體上是同一台硬體,但上面運行的不同虛擬機器,可能隸屬於不同的客戶。

這個虛擬化的功能,讓雲端服務商可以依據當下的客戶需求,決定需要運行多少個虛擬機器,而不用擔心硬體不夠或過多。隨著雲端越來越普及,企業組織使用公共雲端服務將成為一種趨勢,而公共雲的興起,也為原本無法承擔伺服器硬體和維護成本的新創公司和小型企業,提供網路服務。現在市面上有這麼多新興App和新創公司,公共雲端可以說是背後主要推手之一。

至於我們剛剛提到的雲端服務類型,在這裡我先賣個關子。

文/Michael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