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桃園國際機場 開啟全球實質合作契機
桃園坐擁桃園國際機場、鄰近台北港,具備「雙港」地理優勢,桃園市長鄭文燦聚焦推展「機場經濟學」,帶動國際機場及機場城市在觀光、商務、物流、產業發展。
現今全球超過七成的機場,為了成為區域客貨運樞紐,計畫或正在擴建中。機場的定位,不只侷限於國家一項必備的公共硬體建設,除了航運功能外,更結合了交通、物流、高科技、會展、觀光、居住等發展模式,因而造就了機場城市(Airport City)及航空城(Aerotropolis)的概念。
「機場經濟學」從只重視服務機場帶來的人流,提升至著重機場旅客及貨物的特殊性,將機場視為特殊通路,要把旅客待在機場的每一分鐘,轉變至可能消費的範疇,而在桃園的「機場經濟學」涵蓋面向更深、更廣,包含了發展產業聚落、生活聚落及交通建設等。
借鏡他國機場城市發展 提升產業競爭力
桃園過去只有和韓國仁川、美國德州達拉斯兩座機場城市的交流經驗,2015年初的市政會議,鄭文燦明確指出,將以城市治理經驗、機場城市及經貿城市等三大前提,向外爭取締結姊妹城市與友好城市,循序與各國際重要機場城市交流拜會。
擁成田國際機場的千葉縣成了桃園機場城市外交之旅的首航站。成田國際機場是日本最大的國際機場,並有千葉港相輔相成,工商、農、漁業發達,與桃園有許多相似的發展背景,桃園國際機場與成田國際機場間的台日航線,也堪稱亞洲最繁忙的航線之一。
2016年9月16日,桃園與日本成田市締結友好城市,同時促成成田國際機場與桃園國際機場成為姊妹機場,2017年起兩座城市、機場間積極創造合作機會,彼此在對方政府機關、機場、捷運上無償播放形象宣傳影片,雙方互惠互利。鄭文燦更不諱言從成田國際機場的「Innovative Narita 2015」計畫學習到許多寶貴經驗,借鏡他國,提升桃園競爭力。
擁有安大略國際機場的聖貝納迪諾郡是美國西岸重要航空貨運樞紐,鄭文燦在2017年美西政經之旅中,雙方簽署了「台美推動機場城市交流聯合聲明」,啟動機場城市雙邊交流。
桃園更達成台灣首次以城市為主體推動航線的創舉,桃園國際機場與安大略國際機場首班直航班機在2018年3月25日啟程,兩個城市共同推動多項機場周邊合作,包括設置保稅倉庫、提供物流公司設立優惠、倉管人員管理交流等,提升機場服務,以國際機場帶動城市成長,發展「機場經濟學」。
鄭文燦在2016年荷英法交流之旅中,首站就是拜訪史基浦國際機場所在地的荷蘭哈勒默梅爾市,這座將交通、產業及城市發展結合的機場城市,落實循環經濟與航空城發展的先趨,同樣被視為桃園效法的典範之一。
不錯過任何一個向世界推廣桃園「機場經濟學」理念的機會。2016年鄭文燦受邀參與歐洲經貿辦事處每月午餐例會,成為首位參與會議的六都市長。鄭文燦把握機會,與歐盟成員國的駐台代表宣傳桃園「機場產業專區」與台北港「自由貿易港區」價值。
機場是向外連結的樞紐,也是人流、金流及物流匯聚的通道。桃園以機場為核心,與各機場門戶城市展開城市治理對話,開啟實質合作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