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天下第一展」中國進博會 向全球進口10兆美元商品

全球瞄準大陸14億人口內需商機

邱莉燕
user

邱莉燕

2018-11-05

瀏覽數 40,550+

圖/達志影像
圖/達志影像

本文出自 2018 / 11月號雜誌 一杯珍奶 搖出台灣新經濟奇蹟

今天(5日)早上,上海舉辦世界上第一次國家層級的進口博覽會,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親自到場,主持開幕典禮,並發表長達34分鐘的開幕致詞。他指出,這是中國著眼於推動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是中國主動向世界開放市場的重大舉措,體現了中國支持多邊貿易體制,推動發展自由貿易的一貫立場。是中國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支持經濟全球化的實際行動。

習近平指出,本屆進博會以「新時代 共享未來」為主題,歡迎各國朋友,掌握新時代中國發展機遇。共有172個國家、地區、國際組織參會,3600多家企業參展。展覽總面積達到30萬平方米,超過40萬名境內外採購商到會洽談採購。

預計五年內,將以進口全球的好商品與服務,帶動消費升級。

今年11月5日和6日,星期一和星期二,全上海卻破天荒放大假。原因是上海將舉辦中國今年主場外交的第四件大事: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簡稱進博會),將於11月5日到10日舉辦。

預計5、6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大陸重要官員,將抵達上海,為進博會開幕。

這是第一次,上海為了確保某一個活動順利進行,讓全城的人配合停班停課兩天。

不只如此,全長15公里的延安高架,馬路全部重新鋪過。面積約60座足球場、世界最大展館的國家會展中心,主場館周邊26平方公里處,每天至少三次機械化清掃沖洗,路面乾淨到可以席地而坐。十里洋場的市容與城市服務,再一次進化。

這場展會是中國的大事,也是世界的大事。

在美國總統川普頻頻抱怨中國對美國順差太多、發動中美貿易戰的陰影下,進博會的「橫空出世」,無疑是想要平衡與其它國家的貿易逆差。

預計在五年內,大陸將從全世界進口10兆美元(約台幣312兆)的貨物和服務。這是一筆十分驚人的數字,約是台灣20年的國民生產總額。

中美貿易戰持續升級,進博會的召開,更涵蓋了中國想要調整經濟模式的企圖心,以進口全世界的好商品與服務,來帶動消費升級。

極其罕見,一場商業展會竟是由國家領導人主導。習近平分別在2017年5月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2017年11月APEC工商領導人峰會、2018年4月博鰲亞洲論壇等國際公開場合,宣傳進博會,邀請世界各國參與,並將親自主持開幕式。

果然,當大陸官方預備大採購,大陸14億人口的龐大內需市場,幾乎讓世界各國不敢忽視。

特色1〉80國設館

一次看遍世界500強企業 

後來確定172個國家和地區,將設置國家展館。另有3600多家來自五大洲的世界級企業,報名設攤。展期六天,各種論壇場次,超過100多場。

「這次展會已成為世界500強搶著亮相的兵家必爭之地,」來自台灣的參展商之一、友嘉實業集團總裁朱志洋觀察說。

舉凡全世界你想得到的名牌,全數都會在進博會集結。包括世界前三大汽車廠通用、福斯、豐田,造飛機的波音、空中巴士,國際巨頭微軟、富士康、西門子、三星、聯合利華等。撤出中國多年的Google,也在這一屆進博會取得一席參展之地,以另類形式「重返中國」。

進口博覽局副局長、國家會展中心董事長孫成海表示,3月底招展開始,就已有逾600家企業簽約參展,短短十多天,上升到900多家,之後平均每天近20家企業簽約。這也使得11月才辦的展,早早在6月就被搶光展位。

亮麗數字可歸功於中國商務部使盡「洪荒之力」,強力動員全球224個工商協會與海外機構共同宣傳與推廣。

根據統計,來自美、德、日、韓、法、英等已開發國家或大國的參展企業占比達34%,來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者占34%,未開發國家10%。

「包羅萬象是進博會第一個特色,跟一般的商展不大一樣,」長年在世界各地參展的朱志洋指出。

特色2〉號稱訂單製造機

15萬名大咖買家齊聚展場

進博會展區有60個足球場大,分成八大展區,汽車就有一個展館,智能與高新科技有兩個館,電腦3C也有一個館。另外還有服飾珠寶、日用消費品、醫療器械及醫藥保健、食品及農產品等。規模之盛大、行業之多元,堪稱「天下第一展」。

一般而言,專業性展覽若有1000人入場,通常只有50人是買家,比率約占1∕20。然而進博會打破了這個常規,只要來的,幾乎都是潛在買家。因為中國官方安排多達了15萬名「大咖買家」到場,更使進博會確定將成為「訂單製造機」。

全中國34個省市自治區,每一個都奉中央命令,派員到場。各省市少則派出3000、4000人,多則派出7000、8000人,而且是組織央企、國企、大型民營企業前來,全都是手握年度採購大權的決策者。

對參展商而言,很難得有一個場合能像進博會,同時讓大陸15萬個央企國企的專門採購人員,認識自家品牌,這無疑是在大陸打品牌的絕佳時刻。

因此,很多尚未到大陸落地的世界知名品牌,也紛紛搶進,當作到大陸的第一次亮相。

例如成立於1919年的伊萬斯瓦納典(Evans Vanodine),是英國最大的清潔和消毒用品製造商,業務已擴展到全球80餘國,唯獨還沒有進入中國。

中國區總代理、遼寧柯林艾佳商貿負責人楊柯楠說,恰好明年是伊萬斯瓦納典的第100週年,希望在進博會能得到一個好彩頭,明年在中國銷售突破。

由於不是最早申請參展的公司,楊柯楠報名時,好的位置早已被搶光,只取得9平方公尺,但即使是這麼小的展位,也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拿到。

現在訂雜誌就送>>亞諾納行李箱:TSA鎖+手機支架+煞車輪一次到位

對於國際設計師珠寶品牌集合店ONE JEWELRY,進博會也是重要機會。它的旗下共有30個國際珠寶品牌,其中來自義大利的母嬰情感珠寶品牌leBebe,憑一款玫瑰金小奶嘴吊墜,常被大陸的電視劇演員配戴。另一個丹麥新銳珠寶品牌X Jewellery,以自由搭配為特色,也是陸劇愛用的道具。如今,這些以往未公開販售、只是情商出借給劇組的珠寶,也在進博會首發,並計畫2019年於中國開設15家門店。

ONE JEWELRY董事長李軍特別介紹,這次分別在珠寶館和日消館拿到了兩個特裝展位,各108平米,裝潢上就是直接呈現線下集合店的模樣,並且將智慧科技引入傳統珠寶零售的場景。現場還有一套AR互動遊戲程式,可以讓參觀者在互動過程中,更加理解X Jewellery品牌的內涵和價值,在目前珠寶店是絕無僅有的創舉。

源於德國的博西家用電器(BSH)中國博世品牌管理部高級總監章苑則指出,進博會為博世家電提供了一個全面展示的創新技術的機會。

特色3〉見識世界之最

集最大、最小、最貴商品

如果想見識什麼是商品界的「世界之最」,進博會絕對能滿足好奇。

現場體積最小的產品,可能是美敦力(Medtronic)開發的世界最小、只有硬幣那麼大的心臟起搏器,重量僅2克。

而最大的展品是來自德國瓦德里希科堡工具機的「金牛座」龍門銑床。高8公尺、重200噸,占地面積200平米,不得不被分裝在29個貨櫃內,運抵上海。

義大利萊奧納多集團,從馬來西亞的工廠,「飛」來了三台、總值2億人民幣(約台幣9億元)的直升機,擺設在會場「排排坐」,猜測是本屆最昂貴展品。

日本知名百貨公司高島屋也有特別展示。「沒來我們展位看日本傳統服裝『吳服』,會很可惜,」上海高島屋百貨董事長小森智明說。

吳服是三世紀左右由中國傳入日本,以春秋吳國的綾織技術為基礎發展而成。從養蠶開始、製作絲線、原料到加工,花了兩年。其中,京都織染聚集了最高級別的匠人,30道工序各有專家合力完成,就如同一支樂隊一般,缺一不可。

「高島屋觀察到,中國人對商品的追求,已從量變到質變,」小森智明指出,因此高島屋的展出,符合了這一變化的特點。

這次也將展示號稱世界最貴的「鞋王」,價值3000萬人民幣,近300克拉的粉紅鑽鞋。

「天下第一展」中國進博會 向全球進口10兆美元商品_img_1

圖/「鞋王」春燦的設計手稿。紀娜梵提供。

這雙鞋名「春燦」,由知名私人鞋履設計師周仰傑(Prof.Jimmy Choo)及他的台灣人義子洪大鈞共同設計,隸屬於2017年才成立的英國新品牌紀娜梵(GÈNAVANT)。

4吋高跟鞋,鞋面綴滿高達一萬顆經過認證的粉鑽,將是全球第一雙粉鑽數量最多、克拉數最大的超奢華高跟鞋,漸層工藝和密鑲工藝皆獨步全球,從設計到完工前後歷時近兩年。

洪大鈞的母親許惠卿說明,這雙鞋需要3D建模,最困難的工藝是整雙鞋不是用黏的,而是用鑲嵌的鑲滿鑽石。每一顆粉鑽以手工,利用一小片一小片的18K金,以密釘鑲嵌在鞋面。

這麼貴的鞋,誰買得起呢?「我們從來沒有去思考這個問題,」許惠卿靦腆回答說:「我們是屬於那種瘋狂夢想家。」

成中國重要的轉型升級點

「進口博覽會,就是讓全世界最好的產品直接到中國人的家門口了,」上海財經大學國際金融系教授丁劍平觀察說,2800家企業展品,讓中國的企業知道全球一流的產品是什麼?如何往一流的產品去邁進?「如果中國企業再不改進,就有可能被進口取代,」丁劍平認為,這是舉辦進博會另一個重要意義。

整題而言,進博會將成為中國重要的轉型升級點,更是紀念改革開放40週年的高潮之作。過去中國經濟以出口為主,如今以進口博覽會為分水嶺,在未來30~40年走向以內需為主。

短短六天,進博會將會是翻轉中國的新里程碑。

【小檔案】2018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

意義/世界上第一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國家級博覽會

時間/2018年11月5~10日

地點/國家會展中心(上海)

展會面積/50萬平米

主辦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上海市人民政府

合作單位/世貿組織、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聯合國工發組織等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