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23縣市友善排行榜

遠見編輯部
user

遠見編輯部

1998-11-05

瀏覽數 21,400+

23縣市友善排行榜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 1998 / 11月號雜誌 第149期遠見雜誌

倒數計時只剩不到一百天,台灣地方自治的新頁就要展開,二十三縣市的執政者們準備好了嗎?施政的藍圖裡,有民眾的滿意背書嗎?

十二月二十日凍省的自治選舉之後,地方分權的時代將正式來臨。台灣省「福建省化」後,二十三縣市地位大幅提升,成為地方制度的核心,縣市自治法人的地位也更形鞏固。在行政院的財政收支劃分法和內政部草擬的地方制度法案中,不只末來各縣市的自有財源將從現在的五三.四四%,提高為六二.0二%,部分一級主管任命權也將回歸縣市長。

從人事權、組織權到財政權,新釋出的錢和權都將增加;有人形容台灣將會有二十三個地方中心,有二十三個諸侯忙著向中央爭權;地方,將有更多的機會。

但在這重要的一刻,我們想問:地方分權後,主權在民嗎?精省之後,民之所欲更能得到滿足嗎?《遠見》雜誌民情報告今年以友善城市做為主題,根據當今國際組織的定義,「顧客滿意度」是城市友善指標的第一項。所謂顧客,包括外部顧客和內部顧客。對一個地方而言,外部顧客可說是從外地進入當地的觀光客或外來者,內部顧客則是當地居民。

若從「民之所欲一來檢視當今的台灣地方,二十三縣市顧客滿意度的成績如何呢?

扣緊這個主題,《遠見》今年從「縣市長知名度」「各縣市最需要解決的問題」「縣市長對民眾需要的關心度」

「縣市長施政最用心項目」「縣市長施政最需加強項目」「縣市長施政評分」「居民光榮感」「居民安全感」「居民快樂感」以及「最期待的居住地」十個項目,分別對台灣二十三縣市居民進行顧客滿意度調查,看看二十三個小諸侯經營下的台灣地方,施政者與民眾的距離有多遠。

我認識你,你關心我嗎?

去年十二月,台灣二十三縣市中,有三份之二的縣市長換人做做看。民眾對地方首長的認知有多少?從對於縣市長知名度的調查結果來看,無論新人或舊人,縣市長的知名度皆超過七成,普遍而言並不低。(見表一)知名度最高的第一名與第二名,分別為台北市長陳水扁與高雄市長吳敦義,達九六.八%與九五.四%。這結果並不意外。今年正逢北高兩市的超級大選,兩人在全國性媒體的曝光率幾達百分之百,要不認識也難。

地方的躍升,促進各地的競爭,縣市首長也卯足了勁爭取曝光的機會。某位與地方政府合作密切的學者就觀察發現:「縣長對縣府幕僚的指示就是「所有活動都要能引起話題」。」知名度在短時間內快速加溫,明顯反映在調查中。

從結果來看,就任時間的長短與知名度高低並無相關。排行前十名的縣市中,一半的縣市長皆為去年才當選者。上任的新人中,台中市長張溫鷹知名度最高,不僅超過連任的高雄縣長余政憲,也是北、高之外,二十一縣市中唯一知名度超過九成的首長。

民眾普遍認識地方父母官,但他們感覺執政者與他們的距離有多遠呢?

問到縣市長對縣民的需要關不關心,民眾主觀的反應幾乎與縣市長的知名度呈現不一樣的「溫度」。

只有嘉義市、台北市與台南縣,有超過六成的民眾回答首長關心他們的需要。比率最低的台中縣、雲林縣與台北縣甚至不到四成。此外,有五個縣市(高雄市、台中縣、雲林縣、花蓮縣、台南市)的民眾認為首長「不關心」的比率超過四分之一。可以說,在這一個項目的表現上,全台灣的縣市長沒有一個稱得上是模範生。(見表二)

近年來,台灣的政治人物口中或媒體上,經常出現「民意高漲」四個字。然而民意即便高漲,可有在政策上受到落實的關照?從調查的數據來看,顯然並非如此。

我看到問題,你卻不用心

進一步分析,更可以看到台灣二十三縣市的顧客滿意度與理想的落差;

要顧客滿意,必須先瞭解顧客的需求。根據的調查,「交通」是比率最高的一項(見頁七三,表三)。

當問到:「你居住的地區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二十三縣市當中,有十八個縣市的民眾選擇「交通」的比率最高,平均皆達兩成五,甚至超過四成(基隆市、台北市、新竹市、台中市、台北縣),顯見這是一個普遍的需求。都會地區的受訪者抱怨停車位不足、塞車嚴重,非都會地區則有大眾運輸網缺乏、聯外道路不足、交通不便的苦惱。

一位住過台北、台中,又因工作關係調至花蓮的民眾形容得好:「在台灣,都市地區處於交通黑暗期,其他地方則是交通空窗期。」

較為不同的是桃園縣與高雄縣,民眾將環保列為最迫切的問題:而宜蘭、雲林與嘉義縣則是選擇「就業生計」的比率最多。

去年嚴重的垃圾問題讓桃園人至今充滿危機意識。而高雄縣除了密集的工業區帶來環境污染的壓力外,今年從三月起又接連爆發幾起垃圾戰爭。雲林縣、嘉義縣、宜蘭縣在二十三縣市中,平均國民所得較低,他們的選擇都有顯著可解釋的原因。

此外,「治安」一項在台北市與台中市有超過兩成的民眾將之列為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民眾看到了問題,但是他們從地方首長施政感受到的又是如何呢?

《遠見》的調查結果相當值得深思。當被問到:「縣市長施政時最用心的項目是什麼?」二十三縣市中竟然有二十一個縣市比率最高的答案是「不知道」(只有台北市與新竹市例外),其中以苗栗縣的四九.九%最高(見頁七三,表四)。

此外,有十二個縣市居民比率次高的答案是「都不用心」,高雄市就有超過兩成的受訪者認為市長都不用心。

民眾看到了問題與需要,卻在首長施政中找不到用心的項目,深刻反映出台灣政治與民意的疏離。

二十三縣市中比較例外的是新竹市與台北市。

有四三.九%的新竹民眾認為新竹市長蔡仁堅在交通項目上最用心,這個比率也是各縣市中最高的。

蔡仁堅就任之後,提出交通大補帖,大膽宣布將於一百二十天內改善新竹市的交通。今年年中交出的一份成績單是,尖峰時段台汽總站發車到新竹交流道的時間,由過去的三十六分鐘縮減為十六分鐘。調查結果顯示,民眾也不吝於給他掌聲。

台北市民則認為,市長陳水扁最用心的項目是交通(二五.七%),其次是行政效率(一四.九%)。調查過程中發現,公車專用道的實施,是台北市受訪者提到次數最高的具體政策。

若把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與縣市長最用心的項目做對照,可以發現,只有台北市(交通)、桃園縣(環保)與新竹市(交通)是施政重點與民意的差距較小的縣市。

反過來看,民眾認為縣市長施政上最需要加強的項目(回答「不知道」者不算在內),仍以交通為最多數。台北市民肯定陳水扁在交通問題上用心,卻也認為他做得還不夠好。同樣的情況出現在桃園縣,縣民也認為縣長呂秀蓮在環保政策上最需要加強(見頁七四、七五,表五)。

去年台灣犯罪率最高的台中市、與其鄰近的台中縣,以及外來人口組成複雜的台北縣,則有比較多的民眾認為,治安是縣市長最需要加強的項目。蘇貞昌上台後,台北縣繼台北市的腳步開始掃蕩色情、整頓治安;台中市警局則成立機動派出所,不過,民眾似乎期待更具體的成果。

官版、民版施政評分,差距二十分

《造山者》拍出台灣半導體的人情與選擇,7/31空中沙龍帶你聽見幕後真實|立即報名>>

從前述幾個問題可以看出,對於縣市長的施政,顧客滿意度並不高。整體而言,民眾究竟給自己的地方首長打幾分?各縣市長的施政滿意度,今年以台南縣長陳唐山平均七二.八五分為最高,其次是宜蘭縣長劉守成七0.五八分和嘉義市長張博雅七0.二一分。其餘二十縣市首長所得的施政分數,都在七十分以下;最低的是高雄市長吳敦義六二.二六份。

陳唐山,台南縣鄉親口中稱之為「唐山子」,意即唐山兒子。地方人士分析指出,陳唐山符合一切地方父老期待的優秀子弟標準--會讀書、斯文有禮、勤跑基層,台南科學園區也在其任內定案。地方人士看他,多了些看兒子的包容和關愛,施政滿意度也就上升不墜,排名從去年的第六名上升到今年的第一名。比較《遠見》去年與今年的施政滿意度調查可以發現,換人做做看之後,不少縣市首長的排名,在二十三縣市有明顯的變化。

上升最快的是屏東縣,從去年吊車尾上升至二十三縣市的第四順位:其次是嘉義市,從十五位上升至第三。下滑最多的是高雄市,去年位居第八,今年居末;其次是南投縣,從第五遽降至十九位。

上一任屏東縣長伍澤元因弊案入獄,導致民氣低落。現任的蘇嘉全形象清新,雖然就《遠見》雜誌的調查來看,仍有四成縣民對他的施政重點不瞭解,但如屏東科技大學一名學者形容:「現在只要不貪污、有做事,就可以讓縣民的滿意度「谷底反彈、大幅回升」。」

南投縣長彭百顯上任近一年來,頻以大動作凸顯地方財政的困境;但也有批評者認為,他以立委的作風治理縣政,導致府會關係緊張,縣府團隊互信不易建立。從調查結果來看,有一六.九%的縣民認為他最需要加強的項目是「行政效率」。而施政滿意度的滑落,似乎正反映了民眾擔心縣政推展緩慢的心情。

此外,若把六十分當做及格,在二十三縣市受訪者中,台北市民為陳水扁打及格分數的比率最高。而居民給不及格分數比率最高的,則是高雄市(見表七)。

民眾給縣市長的施政分數,平均多在及格邊緣,學者曾旭正形容這是一種「無奈的分數」。但是縣市長對於自己的施政評價又是如何?今年《遠見》也請縣市長給自己打分數,我們發現,大部分縣市長都給自己打了高分(見表七)。

苗栗縣長博學鵬與花蓮縣長王慶豐各給自己的施政打一百分,其餘縣市長多數也給自己八十分以上的評價。官版與民版的施政滿意度差距」平均有二十分左右,當中的差距,似乎說明了二十三縣市顧客滿意度不高的原因。

唯一「逆向操作」的是台北縣長蘇貞昌,給自己打了六十一分,比民眾的六十四分要低,是與民意最接近的一位。

光榮感,誰來挑戰宜蘭?

光榮感代表了民眾對於居住地的認同與肯定。連續三年,宜蘭縣的居民都用數據讓大家看到,他們真是台灣二十三縣市中對故鄉最有好感覺的居民。也讓我們忍不住要問:誰來挑戰宜蘭?

從連續三年的排名分析我們發現,地理環境特殊或地域範圍清楚的縣市,如宜蘭、南投、花蓮,居民光榮感固然普遍比移民型縣市如台北、桃園、高雄來得高,但施政滿意度仍會影響居民光榮感。三年來居民光榮感呈上升線型的縣市,如宜蘭縣、台南縣、台中市、嘉義市、屏東縣、台北市,也都是施政滿意度較高的縣市。

而宜蘭恰好兼具了地域感強和施政滿意度高這兩點。目前,台灣有不少縣市都在複製冬山河模式。但台灣大學城鄉所教授劉可強分析,從陳定南開始,宜蘭的執政者長期而一貫的施政重點創造了宜蘭印象、帶動了人才回流,又加深在地人對地域的認同,這種正向的循環,其實才是宜蘭經驗最寶貴的部分。

堡壘化的快樂和安全

若說光榮感會受地域影響,那麼台灣二十三縣市居民的安全感和愉悅感,則有更明顯的地域之別。

根據我們的調查,對於所居住的地區最有安全感的是澎湖縣民,高達九成二的人認為住在澎湖縣是安全的。居民安全感排行前十名的縣市,除了基隆市,其餘皆屬非都會型的地區(見表九)。

相對的,排名殿後的縣市,台北縣市、高雄市、台中市、桃園縣等,皆為人口稠密地區。最沒有安全感的是台北市民,幾乎每十個人中,就有四個人覺得居住在台北不安全。

而二十三縣市中,哪個縣市最快樂?

調查顯示,花蓮縣、台東縣、宜蘭縣三個山明水秀的東部縣市,是台灣最快樂的地區。台北縣市則是快樂百分比低於七成的苦情姐妹花(見表十)?

從結果可以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台灣地區民眾的快樂感和安全感,平均比他們對地方首長的施政滿意度要高,尤其快樂的感覺與地方首長的表現沒有絕對相關。

對於這樣的現象,清華大學社會人類研究所教授王俊秀以「堡壘式的安全、快樂」來形容。也就是說,台灣民眾構築快樂安全的力量,主要是來自個人、家庭甚至鐵窗。所以即便對首長施政或公共環境不盡滿意,仍然可以維持較高比率的安全感和愉悅感。

台北,「外在美」?

安全感、愉悅感和光榮感,也可以創造地方的內在魅力。「如果能選擇,你最想住在什麼地方?」對於這個問題,二十三縣市居民選擇留在目前居住縣市比率最高的是花蓮縣,達七成七;南投縣和宜蘭縣的比率也超過七成五;這三個縣恰是居民光榮感、安全感、快樂感皆高的地方。而選擇出走比率最高的縣市為台北縣及基隆市;兩者都有六成左右的居民表示,若有機會就會搬到別的地方住(見頁八二、八三,表十一、十二、十三)?

曾旭正認為,台北縣是個典型的移民城市,許多從台灣各地到北部打拚的人都把台北縣當跳板,準備一旦經濟能力更好就往城內(台北市)遷移;數字上也正顯示,有兩成的台北縣民以台北市為最期待的居住地。鄰近台北市的基隆市也受到同樣的吸力影響,有一一.八%的基隆人想搬到台北市(見頁八二,表十四)。

台北市的魅力並不僅限於附近地區。她是全台灣有意往外遷移人口的超級吸票機;從北到南,有十二縣市的居民把台北市當成出走的第一選擇。若以一萬兩千名受訪者整體的選擇來看,台北市拿了一0%的選票,也是整體排名的第一名。第二個外移魅力都市是台中市,對於中部鄰近的縣市居民吸引力較大。

調查顯示,民眾選擇台中市的主因是氣候良好。相較之下,選擇台北的原因,則是資訊流通、行政效率以及社會福利等三項吸引力。

台北人比別的縣市沒安全感,可是大家仍想往台北跑。王俊秀形容,台北市是由執政者魅力和資源的分配充裕,所構築出來的另一個「外在美型」(對外地人有吸引力)理想居所。就像調查過程裡南部的一位受訪者所說:「台北不是很好,但外在條件比起我們樣樣都好。」

而總結今年《遠見》的調查結果,我們可以說,二十三縣市居民所反映出來的心情,是對於鄉土的認同以及生活的接納度,高於他們對施政的滿意度。台灣民眾大多數仍讓自己活得自在快樂,可是做為地方政府的顧客,他們深感疏離與無奈。

樂觀的是,從新竹市、桃園縣的例子來看,地方首長只要選擇一項清晰又符合居民期待的政策戮力以赴,民眾仍然可以清楚感受首長的用心。未來,地方執政者如何藉此創造顧客滿意,將是把認同感轉化為地方躍升力量的重點。

台北、高雄,數字比比

超級選區台北、高雄戰火正酣,這兩個直轄市的現任市長,恰都歷經了《遠見》民情報告連續三年的民意調查。從冷靜而遠距的角度,以數字來回顧與比較台北與高雄,可以看出一些有趣的變化。

就施政滿意度來看,吳敦義和陳水扁在二十三縣市首長的排名上,都呈現下滑,顯示政治明星並沒有永遠的票房保證。不過吳敦義今年施政滿意度滑落到最後一名,卻是值得注意的現象(見表十五)。

今年的調查中,高雄市民於幾項指標都頗一致地反映了滿意度的低落;高雄市長吳敦義對市民的需要「不關心」的比率是二十三縣市最高,施政「都不用心」的比率也是二十三縣市最高局,若以六十分為及格分數,高雄市民給市長不及格分數的比率,也是各縣市之冠。

以居民光榮感來看,台北市居民三年來的排名呈現上揚,今年較前年上升了六名。高雄市民的光榮感,三年來沒有太大的變化,不過,過去兩年一直是領先台北,今年卻在台北之後。

台北人、高雄人用數字所說的話,會不會反映在今年的選票上?結果很央就要分曉。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