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月的美國出版市場,是如此的「柯林頓」。
九月上旬,獨立檢察官史塔的柯林頓緋聞案調查報告出爐,網路火燒火僚地蔓延。不到幾天,書商就把這本四百多頁報告給出版了,每本售價六到十美元,不旋踵立即登上暢銷書排行榜第三名。
巧合的是,排行第五的暢銷書,寫的也是柯林頓的醜聞。以《美德書》(The Book of Virtues)成為暢銷作家的政治哲學家班奈特(W. J. Bennett),在新著《憤怒之死》(The Death Of Outrage:Bill Clinton and the Assault On American Ideals)中指稱,柯林頓是「極罕見的不道德」。他指控柯林頓所犯下的罪行,和尼克森總統的水門案一樣嚴重。在這本書中,班奈特呼籲美國大眾不能忽視元首操守,必須監督他的公私行為。
他在書中闡明,為什麼總統的私德很重要、為什麼要嚴肅看待性醜聞。他認為美國總統是國家道德的表徵,柯林頓一再說謊、行為不檢,再再侵犯到美國的理想典範,癱瘓了美國的道德價值。即使柯林頓政績再好、美國經濟再繁榮,都不能做為檢視總統是否適任的唯一標準。
班奈特的觀點或許太過保守,有點「不合時宜」;但是《憤怒之死》的暢銷,對照柯林頓居高不下的民眾支持度,顯然,道德與政績孰重的價值觀大辯論,在世紀末正方興未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