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滋味,都是人的味道。有人由酸變甜,有人卻把甜味活成苦味。人生百味,其實都在一念之間。
當廚師為什麼要出國進修?郭馥瑢的答案真是酸甜苦辣,她有一種能力,把苦澀調成自己的味道,而且甘之如飴,不以為苦。
從小英文吊車尾的她,18歲開平餐飲畢業,做過西餐國手,老師告訴她,要成為國際廚師,就一定要把英文學好,才能嚐到真正西餐的文化精神。
西餐和中國的大鍋炒不一樣,也和華人的圓桌文化不同,熱情、開放、自由的長桌分享文化,永遠可以在自己身上找到優點,讓郭馥瑢心生嚮往。
一個廚師要變成國際廚師,開平餐飲學校副校長夏豪均說,「出了國,才能體會料理在當地文化中的脈絡,做出來程度絕對不同。」且用外國人的視角,看見台灣料理的獨特與優點,「有國際觀,才能讓自己的獨特性更彰顯」。
郭馥瑢目前身兼Grab a bit幸福提食主廚與Fenny’s kitchen咚咚私廚料理負責人,就像夏豪均口中「走向世界、回台灣發光」,然而她的求學人生,其實顛簸又黯淡。因為她從來不知道,自己原來有「閱讀障礙」,華人中千分之一的機率,偏偏讓她碰上。
閱讀障礙卻不自知,英文成為人生魔咒
郭馥瑢樂觀活潑,卻不是讀書料。小學時,她的功課普通,課堂上聽得懂的內容,到了考試卻完全不會寫,郭馥瑢想:「啊!我一定是太緊張了。」
但她的輔導老師卻從中看出蹊蹺,和她父母說:「她可能有閱讀障礙,你們要不要帶她去做進一步檢查?」但他們卻決定藏起這個祕密,希望女兒不要覺得自己不正常,避免在心底留下自卑或自艾的影子。
上了強調升學的仁愛國中,考試墊底,讓她被老師和全班視為拉低班際排名的罪魁禍首。雪上加霜的是,她的班導師就是英文老師,英文成績老是最後一名,更讓她天天挨打被罰。
相對中文是象形文字,一個字代表一個意思,英文則是拼音文字,學習時得先辨識出這個單字,是由哪幾個英文字母組成,組合起來後,又代表什麼意思,這在腦中需要兩階段轉譯,讓有著閱讀障礙的她,怎麼背就是背不起來。
畢業時,對於未來一片茫然,最後,郭馥瑢考量自己的興趣和夢想,在護理師和廚師間,選擇進入開平餐飲學校。
料理其實是件很耗體力的粗重工作,報到第一天,老師就在心中暗想,「又來了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千金小姐!」認為女生吃不了苦,存心要淘汰她。新生一開始都要負責洗碗,但男同學洗了兩週後,就開始下一階段學西廚,她卻一個人繼續留在廚房洗碗。
但郭馥瑢仍然興致勃勃想進入國際競賽代表隊,從千金變女工,她每天早上依然準時到校,認真地重複無聊又粗重的洗碗工作,毫不言退。比別人更吃得了苦,也讓當初同梯的30人,留到最後的只剩6人,而郭馥瑢,是唯一的女生,並拿下競賽佳績。
參與國際競賽,讓她開了眼界,但是要成為國際廚師,老師告訴她,一定要會英文,讓她決定繼續深造:到澳洲雪梨讀藍帶學校。
然而這個決定,不只是升級自己的廚藝能力,更重要的,是回頭去挑戰她人生最大的夢魘:英文。
澳洲讀藍帶,挑戰廚藝更考驗英文
「第一天上課時,我又因為英文被惡整了⋯⋯」郭馥瑢回憶,課堂上老師要大家自我介紹,恐懼英文,她講話聲音超小又斷斷續續。「不會講英文就不要講,乾脆講中文啊!」台下的大陸男同學出言譏諷,一下課,她衝出學校,在公園裡大哭不止。
一位素昧平生的男生,對她說:「我們都是華人,妳長得這麼可愛,哭花臉不值得,想清楚自己來這裡是要幹嘛,哭完就好了,不要浪費爸媽的錢。」這段話讓她至今感謝,更重要的,她決心正視自己對英文的心魔。
這時,郭馥瑢也遇到人生最重要的貴人之一——她在當地寄宿家庭的Home爸,在對方引導下,郭馥瑢跳脫在台灣學英文方法,重新認識英文。
在前往澳洲前,郭馥瑢也曾在台大上過語言班,但沿襲傳統的課本教學,「對我根本無效」。
然而Home爸告訴她兩段話:「英文是用來生活的,不是用來考試的,不要再依賴翻譯機了,我們一起從生活中學英文吧!」;而「我知道妳不懂,所以沒關係,不懂就說,不用裝懂」,更一步一步幫郭馥瑢重新撿回對英文的自信。
放棄課本學習,從生活認識英文Home爸每週末帶郭馥瑢到超市,對著各種蔬果、生鮮和調味料,拿在手上、聞著味道,一樣一樣告訴她不同食材到底叫什麼名字;而隨著不同季節,他們還會到戶外一起散步,例如植物園中不同季節的玫瑰花,又個別有著什麼樣不同的稱呼。
這是一個翻轉郭馥瑢從小台灣英文學習經驗的新模式。以前,學英文就是背課本,例句、單字、文法,只要死背,考試就能拿高分,那是一種「認單字、記拼法、學發音,然後對應中文意思」的「用眼睛學英文」。
但在澳洲,Home爸教的是「認東西、記發音、最後才回頭去學單字」,透過將實物與發音連結在一起,去理解這些東西在生活中到底怎麼稱呼,「用耳朵學」,剛好跳過了郭馥瑢天生的閱讀障礙,第一次,郭馥瑢發現:「英文也沒那麼可怕嘛!」
把這套學習模式用在課業上,郭馥瑢先認識食譜上的圖,然後請朋友或Home爸講解整個流程,她再逐一對照,「我就這樣一個字一個字去認食譜,從理解食材、做法和流程,最後再回到單字,」讓自己先會說會用,不再因背不起單字而一開始就困住。
面對報告必備的「寫作文」,郭馥瑢一開始也寫到想哭,她哭喪著臉對Home爸說,「我只寫得出3行,一篇作文規定要500字,我該怎麼辦?」
Home爸安慰她:「沒關係,妳先把妳要說的字都寫下來,我們來看看。」Home爸指導她,作文要有開頭、有中間內容,也要有收尾,「妳中間內容的重點都有了!就差開頭和結尾,妳很棒啊!」
在Home爸的帶領下,郭馥瑢重新思考開場要寫些什麼、要怎麼結尾,經由Home爸的修飾,慢慢把文章組合出來。以這個方法,郭馥瑢甚至完成了整篇全英文的畢業論文。
勇敢提出解決方案,度過筆試難關
而Home爸也觀察到郭馥瑢不擅長文字表達的問題,婉轉提示她可能有閱讀障礙,半信半疑的郭馥瑢,回台做進一步檢查,確認自己真的有嚴重閱讀障礙,遇到文字眼前會變成一片空白。
這也讓她在澳洲藍帶學校畢業考失利後,勇敢地向學校提出請求:「能不能讓我獨自應考,請專人把考卷內容念給我聽,我再來作答?」
澳洲藍帶學校第一次遇到這種要求,但課堂上的老師出面幫她拍胸脯保證,她在廚房的能力絕對是頂尖,連論文都完成,學習成果比很多人都更好。
用自己的廚房實力,證明自己的能力,最後藍帶破天荒地為她進行單獨口試畢業考,郭馥瑢終於順利通過測驗,拿到了期待已久的文憑。
「閱讀障礙並不是放棄的理由,」了解自己學習上的局限,反讓郭馥瑢重新面對英文,「新聞裡面的字,我還是看不懂,但英文並不只是文字,從生活中學、在生活中用,才是學英文最重要的!」
■郭馥瑢小檔案
Grab a bit 幸福提食主廚、Fenny’s kitchen咚咚私廚料理負責人,澳洲雪梨巴黎藍帶廚藝學校畢業,專長西廚管理與法料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