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傑明.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曾說:時間就是金錢(Remember that time is money)。這句話套用在投資上一點也無誤,而若是再加上「複利」的投資效果,累積的財富可有著天壤之別!
不過,對於平常只會把錢放定存、沒有作投資理財的人來說,對「時間」、「複利」的感受可能不深,來看看小龜的故事就可明顯看出差異:同樣是每月投資1萬元、投資報酬率8%的情況下,若是小龜從25歲開始投資,到了65歲就可累積到3500萬元,但若是小龜晚了10年才開始投資,從35歲到65歲,只能累積到1500萬元,足足差了2000萬元!(詳見表1)
萬事起頭難,但一旦啟動就是成功的一半!許多小資族對投資裏足不前主要是擔心自己錢少、累積千萬元是遙不可及的夢。但事實上,只要提早開始,再小的錢都可以積少成多,以每個月投資5000元、投資報酬率有8%為例,40年後就能累積到1700萬元!
累積財富除了要及早,選對工具也很重要。在負利率的時代下,如果只是把錢放定存,領1%多的利息是無法對抗通膨的;然而,大部分的人卻還是會陷入迷思,覺得錢放在銀行定存就是最安全的。
台灣人的高儲蓄率甚至讓2015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迪頓(Angus Deaton)百思不得其解,日前他來台演講時還特別提到:「台灣人不管幾歲都在存錢,根本就是儲蓄王國,到現在我還想不透原因。」但其實現在市面上的投資工具相當多,由專家操盤的共同基金更多達千檔,選擇性相當高。
當然,投資有賺有賠,但用定期定額方式也能有效分散風險,增加獲利機會,只要不是用生活費來投資,沒有急於出場壓力,放長線都可累積甜美的果實。就歷史經驗來看,定期定額投資美股,20年下來正報酬機率達72.7%,即使是波動大的新興市場股市,定期定額投資20年正報酬機率也近7成(69.8%)(詳見表2)
如果投資屬性較保守的,定期定額投資債券也是不錯的選擇。據國際基金研究機構理柏統計,不管是投資全球債券、全球新興債券、美國高收益債券,定期定額抱3年賺錢機率都逾90%!
目前各國許多機構退休金也是透過定期定額投資、專家代操來管理。國內私校退撫儲金也是從2013年3月開始委由民間投資機構富蘭克林華美投信代操,其中穩健型基金在波動的2014年及2015年,投資報酬率分別有逾8%及近4%的表現。
有時候我們會擔心進場的時機點不佳,但一旦把投資戰線拉長,報酬率其實也不差。以富蘭克林高科技基金為例,20年年化報酬逾10%、坦伯頓成長基金的報酬也有將近8%的成績。
所謂「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累積財富亦然,沒有踏出投資的第一步,就沒有第一桶金,更可怕的是,在投資的路上,不要以為晚點開始、早點開始沒有差別,就算晚一年,也有可能要花雙倍的力氣才能追回,原因就在「複利」的威力,這也是為什麼天才物理學家愛因斯坦都曾感嘆道「複利的力量比原子彈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