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音樂其實不大需要思考,那是娛樂該有的功能。
然而,許多創作人反其道而行,寫歌詞像在寫詩集,艱澀難懂宛如迷宮,好比電台司令的歌迷,樂於在字裡行間解謎,端看歌詞網站Songmeanings.com,其下一首歌便有數10種解釋,而主唱湯姆約克也不願把話說死,在專訪間盡量不公布正確答案,讓大家玩猜猜樂,一詞各表,多有藝術。
有些創作人不來這套,連罵帶嗆的指出問題,舉凡社會正義、人權自由、經濟平等,寫歌詞像在寫新聞,要把你叫醒來思考,好比英國嘻哈組合DanLe Sac VS Scroobius Pip,看不慣這社會的僵化,不但諷刺音樂媒體NME、可口可樂與雀巢、只想靠藝術騙女生的偽君子,還點名了超過20組樂團與創作人,包括電台司令、綠洲、超脫、史密斯等,說他們「沒什麼,只不過是個樂團」。
The Beatles: Were just a band. Led Zepplin: Just a band.
The Beach Boys: Just a band. e Sex Pistols: Just a band.
The Clash: Just a band.
這般辛辣發言,用意在於歌名〈Thou Shalt Always Kill〉:你應該永遠殺掉,殺掉所有既定印象,沒有什麼經典一定會是你的經典,不要盲從流行或任何指標,你才能從自由的思考中解脫。對了,被點名的NME照樣把這首歌選為「本週最佳單曲」。
聽音樂也可以思考,讓我們從這些人的歌裡,找到重新思考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