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國王的珠寶,珠寶的國王

林蕙瑤
user

林蕙瑤

1998-09-05

瀏覽數 15,850+

國王的珠寶,珠寶的國王
 

本文出自 1998 / 9月號雜誌 第147期遠見雜誌

一九0二年,英國國王愛德華七世加冕時,最受大眾媒體矚目的是加冕時戴的王冠,以及王室家族佩戴的二十七套鑲有寶石的冠冕型頭飾。法國珠寶名家卡地亞因此贏得了至今仍讓其他珠寶精品業既羨慕又嫉妒的最高榮譽:「卡地亞--國王的珠寶,珠寶的國王」。一位同業也稱道:「捕捉潮流脈搏、洋溢生命熱情以及標誌時代精神的卡地亞,在過去一個半世紀來,融合藝術與科技、傳統與現代、創意與工藝,成為古董珍品及現代飾件的代言人。」

生於一八一九年的路易卡地亞(Louis-Francois Cartier),年輕時跟隨當時的珠寶名匠安道魯皮卡,憑藉源源不絕的創作靈感,將創意表現於設計華麗的珠寶上。皮卡的客戶幾乎都是法國社會名流,對卡地亞的創作也青睞有加。一八四七年是卡地亞人生的轉唳點;皮卡將珠寶經營賣給卡地亞,卡地亞也為自己終於能夠開業感到興奮並珍惜。

全球貴族富豪的最愛

拿破崙三世當政時,巴黎是歐洲名流貴族晚宴、舞會的活躍之都。在一個偶然的機會裡,拿破崙三世的堂妹馬提得公主看中卡地亞的珠寶設計,卡地亞因此打開了法國皇家之門,登上創作的高峰。在事業飛黃騰達之際,卡地亞把店遷移到巴黎的名流貴族區,以配襯豪華珠寶的形象。也由於上流社會名人的相互推薦,來自各國的訂單讓卡地亞應接不暇。因此,卡地亞將長孫路易留在巴黎負責總店,次孫賈克派到倫敦,幼孫皮爾則赴紐約開拓北美市場。卡地亞企業在此關鍵時刻,由第三代開展國際市場版圖,成為聞名全球的豪華珠寶公司。

拜一九0二年英國國王冠冕之賜,卡地亞不但成為英國王室珠寶的永久承製廠商,也受到其他歐洲王室貴族的鍾愛,訂單源源不絕。三兄弟的努力為卡地亞帶來藝術領域前所未有的衝擊,並開創國際化的新天地。他們除了接製來自各國的訂單,有時更親自到世界著名的珍貴寶石產地,尋找最自然、瑰麗的材質,把「礦」世奇珍設計成巧奪天工的首飾。

在長兄的要求下,皮爾前往俄國,找尋最完美的翠玉及硬度最高的寶石,製造出眩目的首飾,與當時俄國的珠寶家Farberge一較高下。一九一0年,皮爾將一顆技巧精湛、有醉人魅力的著名藍鑽「The Blue Hope」賣給一位美國富豪的夫人。透過這層關係,卡地亞與美國金融、工業界大亨如洛克斐勒、福特等家族接上線。賈克則遠赴波斯灣,尋找世界上最精緻美麗的珍珠,以及到印度用多色寶石為印度王子量身訂做一套閃爍著魅惑光芒的頭戴巾帽及衣飾項鍊圈。

路易負責在巴黎總店接待俄國皇家貴族,並定期在聖彼得堡展示卡地亞的古董珍品系列。路易不但是位有創意的才子,也是嗅覺敏銳的企業家,他決定將珠寶設計從傳統的首飾佩戴領域,延伸到鐘、表等實用飾件。這個新嘗試為卡地亞企業帶來新方向。自一九七四年任卡地亞珠寶創意總監至今的卡諾依(M. Kanoui)回顧:「在卡地亞事業蓬勃成長的過程中,路易特別注重藝術匠師的選用。因為只有好匠師的高超手藝,才能將卡地亞的設計創意融入藝品。路易一直在傳統典雅及現代時尚的設計中,尋求平衡點。」路易與匠師的創作,為卡地亞開啟了新視野與獨特風格。

創作靈感選粹東西方

西堤餐券+雜誌一年才 $2,680,這組合太划算!立即訂閱>>

一位古董商如此形容卡地亞的風格趨勢:「在這段期間,俄國、埃及與波斯灣地區的藝術設計對卡地亞在一九二0年代產生最大的震撼。卡地亞許多珠寶首飾的設計呈現抽象的形態、對稱的形式、充滿現代感的幾何線條與大膽、對比的強烈色彩,加上新材質如珊瑚及瑪瑙的採用,發展出最令人鍾情的形式,以及典型的裝飾派藝術。」另一位收藏家則指出:「當時東方藝術的精粹,也為卡地亞帶來豐富的創作靈感。例如,以中國的玉石和漆器為珠寶材質,或以中國大寫數字取代阿拉伯數字的鐘、表等。埃及與波斯灣富麗奇詭、令人迷惑的造型,更是影響卡地亞的設計。」

當時,時尚界最搶手的設計師可可香奈兒的好友瓊杜桑,本身不是設計師,卻有著敏銳的審美眼光。她與路易的合作,將卡地亞的珠寶飾件帶入時尚界。為了創新,卡地亞在一九二二年成立S部門,s是銀(silver)的字母首字。一位卡地亞的設計師強調:「銀的產量大,它的金屬特性使其金工技巧較其他貴重金屬容易,因此售價較平易,而其面貌的多樣性在白色金屬中則排名第一。」

由於高雅新潮又平價,銀製首飾系列大受經濟獨立的女性歡迎,瓊杜桑也成為負責珠寶飾件設計部門的總監。這也是卡地亞的設計開始脫離裝飾派藝術,進入所謂「白金時期」的年代。這時期的卡地亞綜合白金、水晶、鑽石及其他寶石為材質,以植物、動物為主題,設計出許多系列飾件。

不幸的是,在卡地亞家族企業達到顛峰之時,路易卻於一九四二年去世,賈克也在同一年過世。當時媒體如此描述:「這意外的家族悲事使卡地亞頓失導引,不但分散企業的衝力,也失去卡地亞歷經三代建立起的公關。」在青黃不接之際,法國企業鉅子羅貝爾哈克(R. Hocg)由於醉心卡地亞的藝術,決定將它買下,重振並持續卡地亞的藝術文化價值。這就是今天的卡地亞公司。

卡地亞公司的經營一直維持平平,直到一九六八年推出全世界第一個精緻、安全、方便、其革命性的瓦斯打火機時,才又重建聲譽。

一九六九年,卡地亞聘用派韓加入陣容。一九七二年,投資家卡諾依先生(Kanoui)聯合幾位投資家買下卡地亞,出任總裁,派韓則繼續為新老闆效命。卡諾依在一九七三年提出「卡地亞必需飾品系列」的觀念,在派韓的實際推動下,保有傳統高品質、高品味的卡地亞更現代化、年輕化,產品也更多元化,為卡地亞創造出一片天地。

(本文圖片由卡地亞提供)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