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瑪法達×海苔熊:時間釀的愛

吳沛綺
user

吳沛綺

2015-10-30

瀏覽數 8,050+

瑪法達×海苔熊:時間釀的愛
 

有人問時尚大師聖羅蘭,什麼是最美的時尚?他說,最美的時尚是一個女人穿著黑色套裝,手上挽著世界上無可取代的飾品:一個愛她的男人。

如果愛情是時尚最美麗的配件,那青春就是愛情最璀璨的寶石。無論是否已度過年少歲月,當愛情敲門,你的心將永遠回到剛滿18歲的那年夏天,炙熱、羞赧,不由自主地嘴角上揚或者唉聲嘆氣。

無論哪個時代,愛情總是年輕人心中最浪漫也最憂愁的煩惱;進入網路世界,碎片式的愛情是真的愛情嗎?不相信愛情又渴望愛情,這個世代的愛情觀是什麼?

當知名星座專家瑪法達遇上用心理學剖析情感的科學家海苔熊,讓我們聊聊:愛情,到底是什麼?每個人都渴望走一輩子的「靈魂伴侶」,但是怎麼找?怎麼選?如何相處?這些,都是現代男女對於愛情的疑問。

集體苦悶世代,曖昧就是美?

當「一個人也很好」成為口號;親愛的,我不愛你,我「曖昧」你……

瑪法達(以下簡稱瑪):流行文化中,愛存在於朦朧曖昧的狀態,你似乎獨自占有,也似乎正與別人分享。這是集體苦悶的時代,愛的獨占有很多替代出口。苦悶與取暖氛圍造就這種曖昧空間,許多人的愛就是建立於友情與愛情的邊界,不需太多承諾、隨時來去自如,也容易在一段時間後,發現這不是自己要的而感到恐慌空虛。

海苔熊(以下簡稱海):從心理學來看,人本來就有獨立需求與親密需求。大部分人在兩者間擺盪、尋求平衡點,但如果一直告訴自己「可以一個人」,其實就是壓抑想跟別人親近的需求。

現代人的確能在生活上自給自足,但心靈上還是需要有人陪伴,不論長期伴侶或是好友、家人,人都是渴望愛的。愛有不同形式,若單指愛情,它跟其他情感不一樣之處,就是具獨占性。

這種獨占性,是從媽媽抱著吸奶時產生的緊密感,你會希望媽媽只有我可以擁有,隨著年紀這種感覺會帶入到成人,與其他人的戀愛關係當中。 即使你不一定是個需要很多愛的人,也一定需要有個人可以看見你、專屬於你,這種感覺在其他愛的關係中比較難獲得;不一定要進入婚姻形式,但是有一個長期伴侶,的確很重要。

瑪:星座上談愛情,不是單一性格,得參考5個相關星座:太陽、月亮、金星、火星,還有冥王星,分別代表影響愛情的不同元素。太陽代表人們性格特質的主調,屬於理性的外顯行為;但即使愛得不得了,相處也未必合適,這時界定相處模式的月亮星座,就是代表人們除去專業領域之外,面對人的互動風格與表現。

有本書叫《男人來自火星,女人來自金星》,談女生許多細膩感性的部分,心中對美與情感共鳴的要求,就是金星界定她受到哪種風格的男生吸引。另外在愛情的溝通與行動模式,有人慢熟,有人節奏可能快一點,甚至一見鍾情後有沒有行動,火星講的就是timing與行動。最後一個很重要的是吸引度,它超乎任何理性或感性,我們說的fascination迷戀,例如某種氣味、某種特質,超越言語的吸引力,就是冥王星。

海:在科學上,其實我們選擇對象時,真的會聞氣味。MHC(主要組織相容性複合體)是我們身體中的一種蛋白質,科學家發現,人們傾向尋找這種蛋白質與自己相異互補的人──這就是基因多樣性,通常我們會形容「聞起來香香的」,其實就是生物學上所謂的MHC差異,你覺得他的味道跟你不同,才會有變異性、產生互補。

平衡不是常態,不平衡才是常態

愛情蹺蹺板,愛得愈深愈居弱勢?可不可以,你也剛好「一樣」喜歡我?

瑪:星座根據人的理性與感性強度,畫出4個愛情配對象限:第一種是理性與感性程度最高的浪漫型火象,對於愛的節奏、強度、深度都是轟轟烈烈。當理性程度高但感性成分稍弱,便屬於風象的compassionate,也就是我們說的好朋友。

另一種配偶的相處模式,是感性度低、理性程度也不算太高,即我們說的傳統型土象。這類型在愛情重視「我必須、我需要」,認為婚姻或感情是人生圓滿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即使沒有完美的選項、談不上強烈的激情程度,也願意接受這樣的安排。最後是水象的配對類型,極度感性,但理性度低,在愛情應對中就是所謂的拯救型,比如男生覺得另一半楚楚可憐,需要保護等。

【會員限定活動】護國神山怎麼造?和《造山者》導演一起看見背後的賭注!

海:心理學也有類似分法,人類學家Helen Fisher也將愛情分成4種相處型態。有趣的是,無論是尋找互補或者相似,愛情是以兩人為單位,大約有8成感情都會是傾斜。有一方通常權力較大、另一方較小──權力小的往往是比較愛的那個人,因為愈愛、權力愈小,就愈想改變這段關係,無奈權力高的那一方通常就不願處理。一般認為女生扮演權力小、男生扮演權力大的角色,可是近期研究也發現:在不同階段,男女不一定誰強、誰弱,但無論如何想改變、想努力,愛比較多的,通常都是權力比較小的。

平衡不是常態,不平衡才是常態。比較好的情況是動態平衡,就是在擺盪的幅度上,有時你做主,有時我做主,沒有永遠固定某一方。

瑪:平衡是彼此都在成長。當有一邊不用心,這個平衡很自然就破了,於是就漸行漸遠。現在的不婚族、頂客族很多,在前一個世代,即便有再多歧異,孩子都是婚姻中一個穩定的共價鍵,當平衡被打破,共價鍵仍夠強大;等到孩子逐漸成年,共價鍵被打破,就產生所謂的熟齡離婚潮。

給愛情多一點時間,時間會給你多一點愛情

碎片愛情,每天LINE發愛心貼圖,你卻說我不愛你?老夫老妻,你掌心的痣我不只記得在哪裡,連屁股上的都一清二楚。當愛情染上歲月痕跡,我們會不會遺忘了當年臉紅心跳的自己?

海:以前我們覺得熱情會隨著時間消失,可是近年研究發現,其實感情中一開始很喜歡對方、很熱情的感覺,是可以被再製造的。透過什麼方法?就是要給彼此時間。結婚後,時間不是給工作就是孩子,但就是沒有留給對方;只要兩人共同做些以前沒做過的事情,彼此的自我會慢慢拓展,一開始認識的新鮮感就可以再漸漸找回來。

瑪: 愛情是種奇妙的循環: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接著見山又是山,最後我見青山多嫵媚。

海:培養情感,必須有心靈與感受上的交流。現在年輕人習慣運用碎片時間:幾秒鐘滑一篇文章、幾秒鐘回一個訊息,但如果只在表層,其實無法接觸深層情緒與感受,才會產生碎片般愛情。

一天加起來花2小時來往訊息,和坐下來好好聊15分鐘很不一樣;無論形式、量多少都是其次,但是要留那一個「有品質」的時間給彼此。有些人比較不習慣講話,但是擅長寫信,不論回訊息、打字或是面對面,有沒有用心投入,其實對方都可以感覺到。

瑪:碎片時間可不可以達到有品質的互動?其實有的,我也看到LINE促成滿多深刻的情感,用email也行,想像有個人透過鍵盤直接觸碰另一個人的心,即便是碎片時間,經營態度絕對重要。

海:訊息往返的速度其實也牽涉到安全感。國外最近做「已讀不回」的研究,發現真正信任彼此關係穩定的伴侶,若發生已讀不回的情況,反而會自己「腦補」正向的想法。但如果是碎片經營、又沒有信任,傳訊息問老公「今晚回家吃飯嗎?」他3分鐘沒回妳,妳就覺得他不愛妳了。

相信自己的心,它會告訴你愛在哪裡

門當戶對重要,還是一見鍾情定生死?「靈魂伴侶」到底是圓是扁?請給你的心至少3個月作答……

海:即使有一見鍾情,一開始也絕對不可能知道眼前這個人到底「對不對」。我們花很多時間研究各種測驗、量表,最後發現一個可怕的祕密: 真正適合你的人,通常都不會是你一開始選擇的人──你會選那個吸引你的人。

心動看起來好像很模糊,其實還是有一些軌跡和模式存在,只是每個人腦袋裡的模式不一樣。我們能做的,只有多給彼此一點時間,通常前2、3個月就是「你也假、他也假」,兩人都希望用比較美好的部分呈現自己;當相處時間更長一點,不但可以知道兩人相處會有什麼問題,通常他還會顯現出過去跟其他重要親友相處的模式,到時才會知道:這個人真的遇到問題時會怎麼做。

瑪: 心動不可以量化,但是可以描述。它不一定是一見鍾情,可是一定會有某個特色牽引你,那是所有情感的體現,即使很理性地分析這個人什麼都有,最後如果沒辦法令你心跳,要經營長久的關係就很難。

幸福是一個抉擇,從態度去抉擇:哪一種情感模式讓你最舒服?讓你產生的幸福感最強烈?每個人其實不一樣。問題是你的心,愛情不是理性,最後你的心會不會跳動、會不會無法控制地朝向某個人傾斜,那無法騙人。如何選、怎麼做,經過理性的循環,無論如何還是有可能後悔。相信自己的心,它會告訴你愛在哪裡。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