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喜馬拉雅山教會我的事

新生代樂團宇宙人》

王維玲
user

王維玲

2015-06-29

瀏覽數 12,150+

喜馬拉雅山教會我的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在成團10週年,3個熱血男子小玉、阿奎及方Q 送了一個很酷的禮物給自己──登上聖母峰基地營,感受海拔5346 公尺的空氣。

事件的起源,是因為2012 年他們曾經登上台灣最高峰玉山蒐集空氣,有人問他們下一步要去哪?「應該就是挑戰世界最高峰了吧!」小玉一句隨口玩笑,方Q及阿奎卻覺得很符合新歌〈往前〉的精神,決定在喜馬拉雅山上拍MV,也作為成軍10 年的紀念。

他們就是台灣樂團「宇宙人」。

你是否想過,不論眼前的煩惱看起來多麼巨大,若是將這些黑色憂鬱放逐到外太空,從幾千光年外的視野看來,地球是那麼的渺小,煩惱也不再是煩惱了。

3個誓言逃離地心引力慣性的大男孩,不受星系運行法則束縛,無邊際的宇宙是他們的遊樂園,瑣碎的生活,苦澀的現實,在他們跳躍的邏輯重組下,反而成為快活的旋律與令人難耐的舞步的節奏。

從宇宙傳回的聲音是如此自由隨性,這正是「宇宙人」最想傳達的精神,由主唱兼鍵盤手小玉、吉他手阿奎與貝斯手方Q 組成,帶有律動感的黑人放克(Funk)曲風在台灣並不常見,卻與需要更多明快節奏的社會氛圍意外合拍。

成軍10 年來,宇宙人的歌聲仍然充滿活力。為什麼他們似乎永遠不會被黑暗侵襲,能量源源不絕?或許可以說是天生樂觀,卻不能說他們一路順遂。

小玉、阿奎與方Q 都曾是建中高材生,背負著家人與師長深刻的期盼,卻選擇走上音樂路,周遭難免有些不那麼贊同的風雨嘈雜聲,安撫了不安的家人,一起奮鬥的夥伴卻中途離開,團員幾度更迭,對未來強烈的不確定感,隨時都可能讓他們倒地不起。

喜馬拉雅山教會我的事

真正讓他們成為宇宙人的,其實並不是天賦,而是敢於質疑地心引力的勇氣。

尤其是一趟喜馬拉雅山之旅。

成團10 週年,他們登上聖母峰基地營,感受海拔5346 公尺的空氣,也悟到登山其實不是征服,而是體驗,因為人和山比較起來實在太過渺小,你只能試著去挑戰自己的意志力,信任自己精神的強度。

這3 個看似隨性的大男生,做起事來卻一點都不隨便。「宇宙人的精神,就是看隨性,但是做了決定,就會腳踏實地去執行。」小玉說,他們甚至提早啟動鍛鍊計畫,先攀上海拔3310 公尺的嘉明湖暖身,3 人還蒐集了許多攀登聖母峰的文學與影像作品,事先揣摩可能會遇到的身心挑戰。

但是看了再多書、做了再多心理準備,當他們在空氣稀薄的雪山上體驗到這輩子最劇烈的頭痛、隨時有可能致命的高山症反應,「到底為什麼想爬喜馬拉雅山?」、「為什麼我們會在這裡?」這些疑問在10幾天的攀登路程中,總是不時出現。

現在訂雜誌就送>>亞諾納行李箱:TSA鎖+手機支架+煞車輪一次到位

比起搖搖欲墜的體能,傾頹的意志力反而是最危險的敵人,尤其在海拔4000 公尺,就能明顯感覺到山的殘酷。阿奎說,他們在世界上最高的喇嘛廟湯坡崎(Tengboche)時,經過一片挑戰聖母峰罹難者的墓碑群,在雪光反射下一片荒蕪。

「我看書寫到,很多在聖母峰上撐不下去的人,即使嚮導都要他們撤退,他們卻還是想要堅持下去。為什麼要如此堅持?我在走的時候一直在想這個問題。」阿奎說,「上去,除了風景很漂亮之外,還有什麼?最重要的是你要實踐對自己的承諾,把它完成。」

方Q補充,不管是因為愛、信念,還是夢想,一旦你決定了,就只能往前,直到你能量耗盡為止。

在登頂的那一刻,團員們丟掉登山杖舉臂歡呼、往前奔跑,在電腦前看著影片紀錄的我們,也忍不住澎湃了起來。曾幾何時,我們都將自己看得好卑微,自發性地綁住愛做夢的心,卻忘了自己也有奔跑的權利。

小玉開玩笑說,爬山不是宇宙人的專業,但是它代表每個團員對自己想做事情的熱情或堅持,「希望大家都能找到一件從來沒想過會去做的事情,親身去體驗,告別小日子。」因為就像電影《白日夢冒險王》所說,「看見世界,勇於冒險,直視本質,貼近、尋找並感受彼此,這才是生命的目的。」

1萬小時練習,創造世代價值

專注在自己最喜歡的音樂上,不要分心理睬其他雜音,「其實每個人的身體都是一個宇宙,裡頭住著宇宙人。所以我們的音樂不是來自外星,而是來自內心。」小玉、阿奎與方Q 說,他們所創作的旋律、節奏和詞句的靈感,看似從天外飛來一筆,其實是從心臟發射的。

你覺得很酷,那是因為,他們唱的是從內心湧出的節奏。只要懂得跟隨心中的節奏律動,你也可以成為宇宙人,在地球與銀河之間自由彈跳。

經過聖母峰的洗禮,小玉、阿奎與方Q 身上散發出一股篤定的踏實感,很難想像一向樂觀的宇宙人,在前幾年曾身陷自我懷疑的低潮。

在秒速轉動的網路時代,巨量的資訊浪淹沒了我們,但是浪退之後,卻鮮有些什麼會留下,失去定錨點的人們迷失其中,找不到恆久不變的參考座標。

比起樂觀的小玉及方Q,阿奎最像哲學家,常會思考生命的本質與意義,也因此更加糾結困惑。「我們這個世代很茫然,沒有一個信仰。」阿奎反覆問自己,「想到六年級樂團,就想到五月天的〈憨人〉,我們這個世代的代表是什麼?難道只有小確幸或咖啡廳?」

愈想幫這個時代創造出屬於自己的價值,就愈是疑惑,就像一隻追著自己尾巴的貓咪,陷入死胡同。在一次飛機旅程中,阿奎與製作人陳建騏聊到自己的困惑,陳建騏沒有教他什麼華麗的人生哲理,只簡單提起作家格拉德威爾的「1 萬小時定律」:「想要從『平凡』變成『超凡』,其實只有一個界線,就是1 萬小時的練習而已。」

如此簡單平凡的道理,卻讓3 人豁然開朗。因為太過樸素而被人們遣忘的「1 萬小時」哲學,不只適用於音樂,無論是玩電腦遊戲、泡咖啡或做設計,只要累積1 萬小時,你就是這個領域的專家,即使後來才發現,自己做的並不是最喜歡的事,但至少你知道這個時刻應該轉彎,過去的努力絕對不會白費。

在這個充滿聰明人的時代,每個人都精於算計,付出之前,就要確保自己可以得到相對應的回饋,否則寧願不做,但是宇宙人卻反其道而行,願意付出1萬小時的巨大光陰,拿回生命的主導權。那你呢?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