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開放:翻轉台灣

高希均
user

高希均

2015-06-01

瀏覽數 4,650+

開放:翻轉台灣
 

可愛的特質與可慮的民粹

與當前世界每人所得排名前30 名相比,台灣完全沒有自卑的理由。當外國友人訪問台灣時,他們會驚喜地在這個島上看到這些特質:

1 這是華人世界中最自由民主的社會,並且夾雜了「亂」中有「序」以及「鬧」中有「趣」的多元。

2 這是個方便、安全、價格便宜的旅遊之地。高鐵、捷運、公車、計程車應有盡有。全島既有山,又有海,真是美麗之島。英語也還普及。

3 都市與鄉區的人民,共同擁有友善與熱情,使你賓至如歸。

4 四處可以看到現代、傳統、本土的生活方式、民情風俗及多元建築。目前在台的外籍配偶,已近47 萬人。

5 台灣又是一個科技與人文的匯聚之所,科技產品暢銷全球,文化產品散布全島。

可是另一方面,台灣當前最大的困境居然也是來自民主選舉。為了選舉,就鼓動民粹。在民粹風浪中,政黨之間已變成「惡鬥」,媒體已變成「惡報」,誰也沒有特效藥來對付這「雙惡」,它已經造成了政策牛步與台灣退步。

改變世界的2個觀念

20 世紀下半葉,改變世界政經版圖的2 個觀念就是:「開放社會」與「全球化」。

「開放」(openness)及「開放社會」,成了「落後地區」要變成「開發國家」一個最有效的發展策略。美國因為擁有全球最「開放社會」,它變成了最有競爭力的社會;中國大陸因為推動「開放」,才有可能在30 年間「和平崛起」,把一個貧窮落後的國家,變成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1997年《遠見雜誌》首次邀請哈佛大學教授波特(Michael Porter),來台傳授競爭力理論與策略。他以實例指出:當美國擁有社會開放時,全球的優秀人才、最新科技、巨額資金、多元資訊、新穎產品全都爭先恐後湧入。社會愈開放,競爭愈劇烈,產品品質就會愈好,價格就愈低,消費者就愈受利,整體競爭力就會愈高。

「開放」才是活路

開放是不容易走的路。當前流行的民粹說法是:只要台灣一開放,外國人及外國貨進來,就搶走了台灣人的飯碗及生意。殊不知,引進的人才,透過他們的貢獻,可以創造出連鎖的、相乘的商機與投資,以及台灣的聲譽。美國歷史顯示:如果近百年來沒有吸取到世界各國人才的貢獻,哪會有富強的新大陸?賈伯斯就是一例,他的生父是一位敘利亞到美國威斯康辛大學讀書的研究生。

【會員限定活動】護國神山怎麼造?和《造山者》導演一起看見背後的賭注!

沒有世界頂尖的人才,就不要想賺世界的錢。一個小島的人才是不可能自給自足的。2013年美國《哈佛商業評論》選出「世界級企業領導人100大排行榜」,台灣只有一位,是排名83的聯發科技董事長蔡明介。只有一個台灣人出現在百大名單中,是否有些孤單?

「開放」即使在先進國家,也仍有各種程度的不開放,如對移民、科技等限制。「開放」實在是一個民主體制、法治社會及心態公平、全球化合作下的折衷。台灣不肯、不敢、不夠開放時,也就會理所當然的變成各種國際經濟貿易協定的局外人。

推動「開放」政策,先要剷除小格局思維。當小格局影響政策方向時,就會恐懼自己會上當,恐懼無力面對改變,恐懼「有力團體」反對,恐懼「短期衝擊」太大,恐懼「意識型態」不正確,恐懼輿論責難。

當前台灣,小格局的陰影無處不在:1.產業界甘於小成(不敢大創新);2.政府只敢做「小決定」(不敢大突破);3.民間只想貪圖小便宜(不肯多付稅)。

台灣的「悶」經濟,就是這「三小」的溫水經年累月煮出來的。此刻必須要讓我們的心智、思維、步伐、策略、創新、膽識來個徹底的解放,把它們放大、放快、放遠。

「保護主義」是「開放」的死敵。不少人總以為保護國內低效率、低生產力的產業是天經地義,殊不知這些低效率的產業只能付低工資、賺小錢,也就根本沒有資金以及能力開發新產品、新市場。

「防弊」則是「開放」的死巷。為了防弊,就要增設各種防範,生怕圖利他人。所增設的各種規定,又再做最僵硬的解釋,它就扼殺了彈性、創新、生機,以及產業及異業結合的各種可能性。政府太歡喜管制,太不放心鬆綁。

正因為市場有淘汰,產業主不得不拚命努力,有生命力的新產業也可以興起;雇用的工資也就可以上升。如果因為開放而受到淘汰的產業,政府也可以考慮短期的救濟及轉業的訓練;但千萬不能因此而鎖國。

「新」獨立宣言

在開放的社會裡,年長者要以身作則,年輕世代要自創前途。我提出的「新」獨立宣言是:自己的功課自己做,自己的工作自己找,自己的家庭自己建,自己的舞台自己尋,自己的晚年自己顧。

人生的起點是奮鬥,沒有奮鬥的人生,等於沒來到人間。人生的終點是分享,不肯分享的人生,早應消失在人間。這個世界最可靠的不是政府的承諾,而是自己的爭氣。

延伸閱讀:

我們需要一個「開放台灣」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