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的很羨慕許多人在年輕時,就知道自己喜歡的事情是什麼,並能終身毫不猶豫的去追尋。然而,這些人是極少數幸運的人。大學時代的我,很少參加社團,更不希罕拓展自己的興趣;我沒有迷惘,也不知道什麼是迷惘。我只知道我要出國留學,因為台灣沒有我要的;我也不曉得我能不能找到一件可以讓我廢寢忘食、願意不計一切代價付出的事情。
說真的,我如果成長在你們現在所處的時代,我也會迷惘。「以為」自己想要的是那麼多;「以為」了解自己,但又是那麼不確定;對自己充滿了懷疑和挫折。我認為每一個人都必須學到屬於自己的人生教訓,這點無法依賴旁人的指點。
我能做的,是傾聽並分享我的經驗,無法給你們指點迷津或開示。只有一點,我希望你們能保有年輕的心。這與年紀無關,卻和心境有絕對關係。我很擔心台灣的年輕人太快世俗化,被父母和社會逼著要立刻就業,過早面對許多惡質的競爭,因而失去對生活、對生命探索的可能。
當個先行者而非收成者
如何保持年輕的心?不要太執著在急功近利、賺人生的第一桶金;不要太專注在「這對我有什麼好處?值不值得?有沒有用?是不是與將來的工作升遷有關?投資報酬率高不高?⋯⋯」等世俗價值觀上。
年輕的心就是要把喜新厭舊當成常態,情願當Early Adoptor(早期採用者/先行呆客),也不願做Harvester(世故收成者)。年輕的心就是喜歡挑戰傳統智慧,不輕易順從主流價值的思考方式,不輕易接受No,有「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情懷。
我一直希望年輕人不要計較薪水,反而要注重公司文化、競爭力、負責人的生活價值觀、獎勵制度,甚至聘任哪間會計師事務所。更重要的是能否學習世界級的新技能,擁有承擔不同挑戰的機會。
我不知道「成功」的人如何過生活,但我很確定未來「成功」的人將愈來愈注重美感生活。賺錢固然重要,但如何花錢、如何運用時間、如何交朋友更重要。炫耀自己的成功,只會暴露出缺乏自信與膚淺;用錢堆積出來的財富,無法找到真實的快樂。我相信將有愈來愈多人有新的覺醒,並重新定義成功、財富與快樂。
行動,才能衝破無力感
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為了得到所要的,願意先捨去什麼。千萬不要為了薪水,失去真正認識自己的機會。
每個人都有迷惘的時候,只有透過行動,才可能衝破這種無力、無奈的感覺。理想主義及不切實際的「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精神,也是保有年輕的心的重要祕訣。
勝與敗只是一種世俗傳統的價值觀,重要的是你有沒有選擇做更好的自己?你有習慣閱讀大量的書籍嗎?因為,透過閱讀才能逐步地建立屬於自己獨立判斷的能力,才不會被無謂的、片面、獨斷、媚俗的資訊所限制。或許你還沒有足夠的時間認識自己,但千萬不要失去真正認識自己的機會,認識自己才能知道對你真正重要的是什麼。
Be the change, 成為你要看見的改變。這是我對年輕人的鼓勵。我相信,每個人的改變都是一個漣漪,能將影響力一圈一圈的擴散出去,透過閱讀而得到啟發(Be Inspired),積極學習參與(Get Involved),更有進一步行動(Take Action)。不要害怕犯錯!失敗才能獲取更多,願意創新、冒險的你才能有所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