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提升競爭力 提升競爭力 策略執行力實戰6天班,倒數計時,即刻報名

阿米巴組織,10人最有效率

日本稻盛和夫vs. 台灣唐松章

高嘉鎂
user

高嘉鎂

2015-04-30

瀏覽數 20,550+

阿米巴組織,10人最有效率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給你1000 個員工,要你想辦法管理他們,還要經營一間高收益企業,而這間企業已在世界存在超過半世紀。如果是你,會怎麼做?

「一家大公司行不通,10 人一組,再開100 家小公司!」說出這句話的人,是今年84 歲,崇友實業的董事長唐松章。

崇友實業,這間位在南京東路上的公司,是台灣電梯業三大龍頭之一,台北101 大樓、高雄捷運,都是出自這間40 年傳統企業。經營風格十分日式的崇友,最近正在嘗試一種新的管理模式:

全體1000 名員工10 人一組,分成100 個「阿米巴」組織,每個「阿米巴」就像小企業,都是獨立利潤中心,計算每小時附加價值;除公司年度目標,每月月底100 個阿米巴要依部門開會檢討上月業績,訂定下月目標,讓每個人清楚知道自己和別人為組織貢獻多少,徹底實施工作管理。

董事長唐松章花1 年時間實驗這項組織改造工程,目前持續進行中。這100 個小組就像「阿米巴變形蟲」,每個小組就像經營「自己的公司」,全面式地參與公司經營,因此每一個細節都要做到最好,每一分秒都要不斷精進。

他們想知道,當人可以為「自己的公司」奮鬥努力,能為企業帶來什麼樣價值?如果有天可以不為工作而工作度過人生,能為自己的生命創造什麼樣的火花?

用良性競爭達到效率提升,用最小成本創造最高收益,這場用來迎接市場嚴峻挑戰、灌注新血液的實驗,對一間成立40 年的公司來說,一點都不簡單,但董事長唐松章說,如此企業才能代謝、維持生機。

其實,像崇友學習、研究「阿米巴經營」如何實踐的企業,在台灣就有200 多個,他們都是「盛和塾」的學生;所謂「阿米巴經營」其實不是崇友的自創發明,其實是日本「經營之聖」稻盛和夫的哲學。

誰是稻盛和夫?

稻盛和夫出生二戰前,來自日本鹿兒島鄉下,靠著堅持創造兩家全世界前500大企業:京瓷和日本第二大電信電話公司KDDI;80歲時,將日本航空從瀕臨破產危機拯救回來,堪稱是「經營之神」松下幸之助後,日本企業的「經營之聖」。

在1980 年代開啟「盛和塾」,現在全世界分塾有超過9000 名塾生。其中唐松章就是台灣盛

和塾的召集人。

年屆83 歲的稻盛和夫,27 歲創業京瓷,50多年來從沒虧錢,挺過日本泡沫危機和金融海嘯,這套「阿米巴經營」就是稻盛和夫在員工手冊「京瓷哲學」中,歸納出的經營心法。這股稻盛「京瓷學」近來又在台灣發燒起來。過去20 年間,隨著科技飛速進步,數位化、機器人、大數據、人工智慧的出現應用,世界變得充滿動盪(volatile)、無常(uncertain)、複雜(complex)、模糊(ambiguous)。

另一方面,陷入瘋狂的資本主義,企業一味追求數字成長反倒落入數字的陷阱,製造出黑心食品、汙染環境、官商勾結、讓勞工陷入痛苦,為社會帶來負擔而不是幸福。

在盛和塾中充滿這樣的討論:「過往的商業模式還能在未來適用嗎?」「我的公司3 年後還在這世界上嗎?」特別是中小企業,在新挑戰、新機會不斷迎面而來同時,要如何做出快速準確的判斷,同時顧及企業社會責任?

稻盛和夫歸納出經營者須要做到這三件事:

1 反覆自問,經營者應有的風範是什麼;2 正面迎接問題,並一一設法解決;3 提高自己判斷事情的角度,以集中的精神、單純的直覺去面對。或許這社會需要的不是更多的財富,而是真正的一顆「心」,稻盛和夫運用「心學」經營企業,反而帶來不朽,他如何從想到進一步做到?

阿米巴經營

這不是老闆的公司,這是全體員工的公司

所謂的阿米巴經營,有三個重點:1 學經營:每個阿米巴都是小企業;2 學管理:以每個小時所創造的價值為衡量指標;3 學定價:以最少費用換取最大銷售額。

這是一種全員式經營模式,在70、80 年代時曾受歐美熱烈討論,將龐大公司分成最小單位,充分授權,以便靈活對市場環境變化反應。每個小單位財務會計獨立計算,像獨立運作公司,以杜絕資源浪費,強化員工成本概念。因此每位員工抱持經營者心態,自然發揮潛力,也為公司創造最大價值。

「現場就是寶山」,崇友實業負責推動阿米巴經營的協理唐國維說,為了能有效讓現場數字即時反映到市場,如何在成本和售價上抓到精準平衡,創造最大利潤,是阿米巴必須學會的基本技能。

遠見訂閱贈西堤餐券2張,知識與美食一次滿足!優惠組合價$2,880,立即訂閱>>

阿米巴要成功,必須做到能反映「現場」與「市場」。當初日航連5 年赤字瀕臨破產,稻盛和夫將3萬員工看成3000 家小企業,從跑現場開始,每月員工溝通、教育訓練多達17 次,主管會報還曾連續開三天,為的是要讓員工意識到破產的現實,改善表面功夫的服務,喚起員工自己訂下的目標負責,傾全力在最後一刻前達成。而後為日航創造歷史新高1884億日圓營收,比重建計畫高出1240 億日圓,分析師推測,其中400 億日圓是阿米巴一點一滴省下的成本。

稻盛和夫在重建日航時曾對員工說:「新生日航經營目的就是,追求全體員工物質和精神兩方面幸福。」阿米巴經營,除重整會計系統,更重要是經營者的想法究竟為何,因為阿米巴經營是以人心為基礎的。

這是把組織從機械螺絲釘,轉化成生物體變形蟲的過程。人才是企業主體,就像人體數10 萬億個細胞相互協調,公司內數千個阿米巴只有齊心協力,才能使公司成為整體。經營哲學和阿米巴搭配,阿米巴之間才能衝突化解、企業文化才能徹底落實。

那麼什麼是稻盛和夫的經營哲學呢?

人生方程式=想法×熱情×能力

付出不輸給任何人的努力,能力好不夠,要想法+100分還要充滿熱誠

稻盛和夫說,人生或工作的結果,是由想法、熱情、能力三要素相乘來決定。

什麼意思?唐松章解釋,一個人的能力假設是90分,但是他的熱情只有30分,那麼相乘也就只有2700分;如果能力是60分及格,但熱情卻有90分,那麼相乘的結果就有5400 分。但如果一個人在熱情和努力都超越常人,想法卻經常是消極負面,那麼就算熱情和能力結果再高分,也一樣是得到負分。

換個說法,如果經營者擁有超強能力、才華洋溢,然而他做事卻旁若無人,那麼他怎麼可能為員工的人生來思考?為顧客思考?如果不能為員工和顧客考慮,又怎麼能稱得上是好的經營者。

因此稻盛和夫無論再怎麼迷惘,都從「生而為人,什麼是正確的事?」這點思考。如果企業沒有經營哲學,只是片面追求利潤增加、合理性和效率,就會形成「賺錢就好」的企業文化,就可能出現以不正當手法賺錢的員工,將使得企業違背道德倫理,更可能造成違反法紀、吃上官司。

如果對工作或經營感到迷惘,或許可以思考:

是否做到腳踏實地,堅持不懈?

擁有遠大的理想和願望固然重要,但即使制定了宏偉的目標,日常工作中仍然要做看似平凡簡單的事情,日復一日、鍥而不捨、一步一步地付出努力。

是否做到鑽研創新?

明天勝過今天、後天勝過明天,不斷地進行改良和改善,不是簡單地重複相同的事情,而是今天用這種方法試試,明天用更有效的方法試試。即便平凡簡單作業,只要不斷鑽研創新,也會帶來飛躍性進步。

是否以高度倫理觀為基礎?

注重「以心為本」,對待他人建立信任關係,嚴格律己。

樂觀構想、悲觀計畫、樂觀執行

不做情緒上的煩惱,愛自己更要「敬天愛人」

如果用四個字總結稻盛和夫,那會是「敬天愛人」。這出自中國明代王陽明「心學」,強調知行合一,日本維新三傑之一西鄉隆盛取用王陽明的心學,提出「敬天愛人」,成為稻盛和夫的人生哲學。

敬天是遵從事物自然發展規律,不逆天而行;愛人是由人的本性出發。經營企業也是如此,行事光明正大、公正、公平,對待員工和顧客以仁心愛人。

崇友實業董事長唐松章比稻盛和夫年長一歲,過去曾在十信合作社跟蔡萬春學習,走過大半人生的唐松章,抱持「樂觀構想、悲觀計畫、樂觀執行」:相信「我想這樣」的夢想與希望設定目標;但是計畫時要保有「無論如何都非完成不可」的堅定意志,設想所有可能發生的問題、思考對策;實行過程中,抱著「一定做得到」的自信,光明正大地執行。

敬天愛人到了台灣怎麼被消化吸收?每天早起工作的唐松章說,人生要樂觀,所有事情有負就一定有正,要往正面想,「會好的!心不傷身體就不傷。」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