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誰是下一個矽谷?

最流行的動詞是:「創業」

徐仁全
user

徐仁全

2015-02-25

瀏覽數 4,200+

誰是下一個矽谷?
 

全球年輕人最夯的運動是什麼?不是慢跑,也不是當背包客,而是放下舊時代的工作,創業去。因為在移動互聯網時代,許多舊工作已不可行,你必須創造屬於你的工作。

本期我們特別從亞洲創新角度,深入韓國、北京、新加坡、香港,看看各國年輕人正在創造的新價值,像韓國的創新DNA 是Alliance,用結盟打天下;北京是Giant,大市場大資金一切追求巨大;香港是Reflection,新興的社企潮流,反思中環過度資本主義化的價值;新加坡是Efficiency,100 天就可以創新創業;當然也不得不提全球最重要的創新基地矽谷,關鍵字是Moonshot,有著「登月計畫」般的瘋狂想法與點子,不怕失敗。這些新價值正在與台灣鏈結,充滿機會,也充滿挑戰。

在進入全球新價值體系前,你心中必須有一個清晰的地圖,我們先來看看全球的創新創業地圖,全球最重要的創新基地美國矽谷外,誰是下一個矽谷?

根據CB Insight 統計,2013 及2014 年世界重要的城市中創投業者投資的件數及成交的金額的成長幅度,結果出爐,被認為最有可能是下一個矽谷的No.1 是北京,No.2斯德哥爾摩,No.3 東京。

CB Insight 衡量標準是,愈多投資案及投資金額,就代表這個城市的創業愈活絡,且獲得投資者的青睞也特別明顯。除了前三名之外,依序是首爾、上海及邦加爾羅等城市。這統計出的排名也大致符合現今創新創業的情況。

在交易金額急速成長的城市中,美國聖路易、慕尼黑及首爾等居前3 名,後續的辛辛那堤、印度古爾岡及斯德哥爾摩也有不錯的表現,這也顯示創投在這些城市的活躍程度,在過去這兩年是比較熱絡的。

先從矽谷看,它仍是全球創新創業的引擎。根據Angel-List 統計,目前在矽谷( 延伸到北邊的舊金山灣區) 有近1.7 萬的新創公司,這數字是十分驚人的,更是中國大陸中關村新創企業的3 倍。而這些公司平均的價值高達480萬美元( 接近14.5 億新台幣),有名的包括Uber、Yelp。

再跨越到太平洋來到中國的北京中關村,過去的電子賣場商城已轉型成一間間出租給年輕的創業團隊,甚至有專門提供創業家「辦公」的車庫咖啡及3W 咖啡,還有微軟設置的孵化器,提供年輕人一條龍的創業需求與協助。中關村統計資料,目前有2 萬家企業在中關村,其中新創公

司約有6000 家之多,多屬年輕團隊,特別是21 歲大學一畢業就創業的是新趨勢。中關村也被視為矽谷外,最大的創新創業基地。

現在訂雜誌就送>>亞諾納行李箱:TSA鎖+手機支架+煞車輪一次到位

再看鄰近的南韓,最明顯的就是Google 在首爾設立亞洲第一個新創園區, 因為看好南韓在手機應用上的創新。最著名的是LINE 母公司NAVER,扶植許多新創公司,包括併購了台灣的Whoscall 團隊。同時政府及企業也在首爾的江南地區,打造新創基地,期能趕上矽谷的創新水準。再往南洋走一些,新加坡也十分積極成為新創公司的聚落,新加坡政府提供優渥的環境及資金,吸引包括台灣、大陸,甚至印度等新創公司進駐,以活絡新加坡在網路及手機應用領域,不落人後。

再往歐洲看,北邊的芬蘭赫爾辛基,一年舉行一次兩天的創業大會Slush,去年11 月吸引了1.4 萬人參加,共有1000 家新創公司參與競賽,並有700 位投資者前來找投資標的。令人驚訝的是,這活動是由一群平均年齡不到30歲的工作人員籌辦,現場並招募了1500 名學生志工,完全是年輕人自己策畫執行,展現出年輕人的實力與創意。

即使在戰火蔓延的中東地區,創新創業的活動也一樣的火熱。除了知名的以色列,靠著他那股Chutzpah 精神,口語解釋為「肆無忌憚的勇氣」,讓他們天生就勇於冒險挑戰。加上他們缺乏資源及強國環伺的求生意志下,讓他們出生就流著一股創新創業的血液。另外在貝魯特、杜拜等

地區,也掀起一波年輕創業潮,加上資金充裕,學習快速,更加速創業風。

第一個我們要造訪的,就是最近快速竄起的韓國首爾「江南Style 式創新」基地,韓國誕生的新Camper 游牧族究竟是如何結盟打天下,以下是《30》的現場報導。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