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30歲就死了,80歲才埋葬;卻也有80歲的人每天神采奕奕,活力與拼勁一點都不輸年輕人」,兩者之間究竟有什麼差別?
廣達電腦人才資源中心副總經理李瑋用2個故事回答。第1個故事,是她到某知名大學分享公司招募人才理念,台下學生最想知道的,不是這個工作需要哪些能力、有什麼挑戰與成長,而是「幾點上下班」、「平常會常加班嗎」?
第2個故事,則發生在廣達,當大家收拾東西準備下班時,有位員工卻充滿活力地準備去上公司內部的進修課程,旁人調侃他:「下班後還要加班真辛苦」,他卻回答:「我不是加班,我是在為自己加薪!」
兩個故事說的都是職場中有很多尸位素餐的人,沒有學習動機,心早就死了;但也有人知道用學習的力量,讓自己永遠保持最佳競爭狀態。如何找回職場學習動機,讓自己有足夠的續航力?「關鍵就是永遠保有樂於學習、勇於嘗試的young heart!」李瑋這麼說。
充電計畫 站穩4隻腳
職場中,永遠充滿了挑戰、挫敗,如果不能培養一顆正向學習的心,很容易就變成像陀螺一樣原地打轉,或是每天像停電的鬧鐘,人生在滴滴答答的分秒中蹉跎。
職場充電,就像一把椅子,需要有4隻腳才能站得穩。第1隻腳是性向,第2隻腳是專業,第3隻腳是能量,第4隻腳是利他。
很多人一開始就入錯行,失去了第一隻適合自己性向的腳;在快速變化的世界,專業精進的速度超乎想像,很快的專業的這隻腳也開始站不穩;每天空轉的忙碌世界,很快又會讓自己能量耗盡;再來如果又沒有做到對社會有意義的事,第4腳也完全站不住了。
算算人在職場,如果從22歲畢業到60歲退休,有長達38年的時間,到底如何讓這把椅子又穩又結實,讓自己保有永不停止學習的young heart?
按下暫停鍵, 想像未來1年、3年、5年、10年後的自己是什麼模樣?若想成為那個自己,現在該做些什麼努力及改變?
職場充電,你可以從「鏡面哲學」裡找答案,看著鏡子問自己,想清楚自己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從這個樣貌中找到動機,學會規畫營運自己的人生,人生自然就會活力十足。
另外職場充電也要創造職場差異化,在這個世界裡,知識的保鮮期愈來愈短,如何洞察新趨勢,學習新知識,讓性向、專業、能量、利他的4隻腳都能站穩,在P.84我們準備了60堂國內外短期進修課程,包括商業談判、管理、藝術設計、心靈成長,到志工服務,不論是哈佛最新的數位說故事或是峇里島的印尼宮廷舞,應有盡有。
三好(ㄏㄠˋ)哲學 人生永遠不斷電
想讓成長永遠保持現在進行式,李瑋有一個「三好 (ㄏㄠˋ)哲學」:好奇,看到什麼事情都想深入了解;好玩,像孩子一樣勇於嘗試各種新事物,從中發覺自己的興趣;好學,永遠覺得自己還有進步空間,怎樣都學不夠。
即使是同一本書,每次讀都有不同領悟;有疑問時,看看TED網站,那麼多人年紀輕輕,就有勇氣去做別人不敢做的事,回頭思考,為什麼別人能講出這些話?如果是你,你會怎麼做?
時時保持這「三好」,就能保有年輕的活力及學習的動力,能量永遠不會耗竭,即使是在這個充滿考驗的時代,你也能充滿熱情及希望,發揮自己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