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零存整付,養出30 張保單

管理人生風險,你做了嗎?》

劉子淘
user

劉子淘

2014-12-22

瀏覽數 12,950+

零存整付,養出30 張保單
 


「其實不管是否有婚姻存在,每個人都有機會成為單身一人,面對獨居的時刻,」中國人壽保險襄理李鎧伶說。

留著一頭長直髮,臉上掛著甜美笑容配上嬌小身材,講話起來朝氣十足,很難想像李鎧伶已經在保險業打滾18 年。

李鎧伶的職涯軌跡和多數都會女性沒有兩樣。學校畢業後,先後在證券公司和外商企業工作,外人看來,外商的福利和薪資令人稱羨,但她身在其中,才真正見識到外商公司冷酷無情的一面。

「原來電影裡面演的丟個箱子叫你馬上收拾東西走人,那些情節都是真的!」李鎧伶回憶,她曾經目睹過認真工作、卻與管理者產生摩擦的同事,早上突然被老闆叫進辦公室,下午就直接打包走人。「外商企業要你走,不會要你多留1分鐘。」當時,李鎧伶還是踏入職場不滿5 年的新人,卻已經深刻體認到職場的現實,對底層勞工其實很沒有保障。

當時單身的她就開始思考,有哪一種工作是可以完全由自己掌握?能純粹讓業績說話,而且老闆的喜好干預度減至最低?

她想過直銷,卻不喜歡不斷銷售產品的型態。當房仲、車仲?佣金高且充滿挑戰,但是,苦心經營完一個顧客,客人一輩子能再回頭光顧的機率,一隻手可以數完。因此,李鎧伶決心投入保險業,在銷售產品之外,完整的售後服務還有機會把客戶變成朋友。

打拼18 年後,現在的李鎧伶在工作上游刃有餘,在公司裡,她是「保單健檢」第一好手,能幫客戶找出最適合的保單組合。憑著專業和熱忱,客戶不斷口碑介紹,李鎧伶不再每天被業績追著跑,就不斷有轉介的客戶上門,同時已經實踐財務獨立,單身的她1 年可以出國多次享受一個人的旅行。

對李鎧伶來說,身為單身族需要先有一個穩定事業,才能成為不用為柴米油鹽傷腦筋的獨立個體;能自由選擇理想的生活方式,不受其他條件羈絆,才算真正的「黃金」單身貴族。

李鎧伶說,她的理想生活方式分為2 種:擁有彈性工時的自主權,以及實踐「在工作中生活、生活中工作」。

李鎧伶分析起自己的工作方式,「我是一個沒辦法坐辦公室的人,如果一件事可以花4 小時搞定,就不會想花一整天坐在公司裡,哪都去不了,也不能做自己的事情。」傳統上班族多半把時間綁死,沒到下班時間不能離開,這種固定的生活型態,李鎧伶坦言她實在無法接受。

「如果有份工作是把事做好後,可以安排自己行程,讓自己多學些事物、提升眼界,這就是我想要的工作。」沒有坐在辦公室的時間,不代表她就與工作完全切割。工作多年後,她已經把工作和生活融合,並學會如何樂在其中。

存財富 3個帳戶存出保險金

單身族的負擔少,很容易一花錢就忘了明天。為了在平常的用度花費之外,還能省出會下金蛋的金雞母,李鎧伶利用「3 個戶頭」的理財祕訣,幫自己管控消費,還能從剩下的零錢中,再省出一張投資型保單。

西堤餐券+雜誌一年才 $2,680,這組合太划算!立即訂閱>>

在她慣用的3 個帳戶中,第1 個A 帳戶是薪資戶,扣除固定儲蓄金額後,會轉出一筆生活費用到第2 個B 帳戶;而第3 個C 帳戶就是她財富加碼的祕訣所在。

李鎧伶怎麼做呢?當每個月有未花完的生活費餘額,她會再以千元為單位,將餘額轉到C 帳戶,這樣能多省出一筆不在規畫中的意外財,積少成多,當C 帳戶累積到6 萬元以上,就再買一張投資型保單。至於為什麼不直接讓閒錢留在A 

帳戶中,再從A 帳戶扣款買下一張保單就好,還要麻煩地轉到C 帳戶?當中差別在於,如果閒錢不斷累積,會很難記得每月到底有多少儲蓄,因此,李鎧伶會為A 帳戶設定最高額度,只要閒錢超過設定額度,就立刻轉到C帳戶,讓A帳戶維持在某一個金額以內,避免一口氣就把A帳戶的錢花光,從3個帳戶也可準確掌握自己的財務狀況。

 存安全 先買醫療後買年金

就像一般人一樣,李鎧伶的投資路在初期也是大起大落。回想剛出社會前幾年存了點錢,加上在證券公司上班的專業知識,她開始投資股票和期貨,剛開始一路獲利,後來加重投資,卻在幾次股市翻轉中賠得血本無歸。

當時,她體悟出,在大盤好時人人是專家,怎麼買都能獲利;然而,景氣起起伏伏,散戶沒有足夠的專業資訊去判斷市場狀況,因此,當局勢往下走,小散戶不但難有高報酬,甚至無法保全資產。

當工作的心血都賠在股海中,李鎧伶才開始接觸用保單理財,作為最保本的投資方式。

她認為,很多人排斥買保險,是基於保險要付費的概念。然而,人生中充滿不可預知的風險,尤其單身族,一旦發生事故,可以依賴的人只有自己,與其在股市、期貨中殺進殺出,不如以安穩為前提,用保險來架構人生的安心防護傘。

李鎧伶幫自己買進的第一張保單,就是最基本的醫療險。原因在於很多人會偏好從意外險下手,以防突如其來的變卦。然而,從每年衛生福利部公布的10大死因中,疾病致死的比率遠高於意外,此外,即使是發生意外變故,仍會有醫療費用支出,從醫療險下手,會是更全面的保障。

因為有了承擔風險的概念,李鎧伶不管在醫療費用轉嫁或退休理財,都喜歡用保險作為規畫項目。「當你轉念從『繳』保費變成『存』保費,一切都會變得很自然。」保單理財的好處,一來它不需花太多時間了解市場變化,二來有專人服務,每個人要做的只是定時「存保費」,用來存醫療儲備金、退休養老金。

李鎧伶說,單身族退休時,少了家人子女的照護和金錢援助,更要為自己提早做準備。每個人可以根據存款多寡,來選擇過富裕或平淡生活,但無法選擇只在有錢時才生病,因此在醫療保障的規畫更是重要,除了定額、實支實付的醫療險以外,還要加強防癌險、重大疾病險、特定傷病險,以免萬一疾病突然找上門,單身族無法負擔龐大的治療費用。

 存退休 時間複利滾出退休金

單身族最煩惱的是老後無人照顧,屆時想要活得有尊嚴又自在,關鍵決定因素恐怕就是「錢夠不夠?」的問題。李鎧伶心想,既然自己現階段沒有養育子女的負擔,更要把這筆多出來的錢拿來做長期投資,提早為退休做準備。

李鎧伶觀察,多數人在存退休金時,都會把錢放在定存,或買基金等,可是,現在銀行定存利率低,最長年期也只有3年,本利到期後,回存利率下降,整體算起來本金加利息的報酬相當有限;而基金起伏高,也說不定什麼時候又來一次金融風暴,風險相對定存高很多。

她心想,反正自己在保險業工作,最了解保險的各項運用,不如就用保險幫自己組合退休的資產配置需求。

她先挑長年期的儲蓄險,幫自己鎖住專款專用的退休儲備,透過時間複利來滾存退休金;再利用投資型保單來買基金,做短期投資衝刺,嘗試擴大資金規模。

相較一般純基金投資,李鎧伶看上投資型保單的好處是,投資選項更多元,而且存退休金同時,還能擁有壽險保障,萬一身故了,還有一筆錢能讓父母家人處理後續事宜。舉例來說,若以每月1萬元來投資基金,在銀行頂多只能買2-3檔基金,但基金放在保單,可以同時配置多檔不同的地區和產業,也可以請專家全委代操,不用花時間緊貼市場波動找買進賣出的時間點。

李鎧伶現在手上有8成投資都放在保單中,包括終身保險、住院醫療日額+實支實付型醫療險、投資型保單、變額年金險、防癌險、長期看護險等,用30張保單,幫自己做好單身族的理財、風險、退休規畫;剩下2成現金,則作為因應臨時需求,可以隨時支配的靈活存款。

 存夢想 理性規畫,感性享受

從高職畢業後踏入職場,至今超過20年,李鎧伶雖然不排斥隨時結束單身生活,但今年44歲的她,也開始規畫退休時,一個人想怎樣過生活。

「想開一家咖啡店,讓身邊單身的老朋友能有地方聚一聚。」喜歡美食和做菜,李鎧伶講起開店的願望,眼中閃著光芒。單身的她不怕孤單,因為身邊就有一群好朋友經常聚在一起,如果自己開了店,更能讓老朋友們有個話家常的聚會場所,同時,這個小地方還能免費招待弱勢族群用餐,把愛分享出去。

李鎧伶說,雖然工作帶來的財富確實能讓她享有物質上的享受和快樂,但那份踏實感並不持久,反而是分享一個想法、或是一些仁慈的小舉動,「喜悅感」更強且維持更久,因此讓她特別想在退休後開一家可以分享的店。

雖然離退休時間還很長,退休後的藍圖已經不時在李鎧伶腦中擘畫,她分析自己是個「毫不衝動」的超級理智派,每一個決定都會計算好接下來的風險和執行步驟。

李鎧伶認為,人不管現在的身分是單身、結婚了,或是又重新回到單身,即使是不同狀況都會有機會面臨退休生活、疾病意外、長期照護,這些都需要金錢和時間去準備。「年輕時,追求生命夢想;年老了,也應該為自己打造一個無後顧之憂的生活夢想。」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