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好的人生?什麼是單身的你,想要的財富人生?
大環境不好,一個人獨居生活花費高,又沒有另一半能互助,反而凸顯一個人生活的經濟風險。這時最需要的並不是一個男人或女人,而是要先學會理財,幫自己養出「一個人也能理好財的DNA」,未來不論持續單身或結婚,都能不用擔心錢不夠花,一路有尊嚴地走到人生終老。
把不同年齡層切開來看,20-24 歲的「青貧族」是假性單身,理財觀念模糊,明明口袋剩1 元,卻以為還有4 塊錢可以花,這時要學的是賺錢能力。25-29 歲的「雙想族」雖未意識到成家的急迫性,卻對未來開始有危機感,同時也難以捨下生活中3C、精品、旅遊等架構出來的小確幸,這時要學的是深耕理財能力。
30-39 歲開始在單身與成家間搖擺,思考自己要當「逐巢族」還是「單身族」,有了要不要買房、一個人過的經濟壓力,需要強化的是投資能力。
40-49 歲的「三明治族」,不論有沒有小孩,奉養父母的責任都會愈來愈重,也是人生工作上的最後衝刺階段,這時要學資產配置能力。50-59歲的「準退休族」,賺錢能力慢慢停滯下滑,也開始擔心有沒有足夠的退休金準備,這時要回過頭來,檢視資產負債表,重新調整人生計畫書。
人生的難題,很多時候來自財務狀況不佳,被迫失去選擇的權利。「沒有財務計畫的人生,一開始就輸在起跑點。」這幾年積極投入校園,推廣賺錢、花錢、儲蓄、借錢、投資等財金智商(FQ)的楊子江感受特別深。
一個人的世界同樣可以很精彩。他認為要擺脫沒有希望的人生,一定要建立3力:
1. 賺錢力:投資自己,提升工作能力;
2. 儲蓄力:學金錢分配,滾出第一桶金;
3. 花錢力:計畫性消費,花該花的錢。
大環境「薪」情差,真的會阻礙人生發展嗎?找藉口,不如找方法。
一個人幸福到老的理財練習題
為了讓現在單身,或是打算一輩子單身的你,有清楚的方法畫出理財地圖,《30》整理出20個必修的投資理財Know how,可以分兩階段進行。
第1 階段的理財10 個方法,能夠幫你完成學理財、存第一桶金的目標。
20-24歲 目標 學理財
首先,是5 個初階理財法,從規畫人生夢想開始,去找出自己的專長,練就工作上的賺錢能力;基本功學記帳,更能為自己養出私人理財顧問;如果是月光族,最好從月存10%法起跑,用賺10 元存1 元的方式,學習無痛儲蓄。
● 夢想清單法:規畫夢想,練工作的賺錢能力。
● 隨手記帳法:學記帳,讓手帳變私人理財顧問。
● 3 不1 要法:使用信用卡,謹守不延遲、不預借、不分期,卡數要少的原則。
● 月存10%法:賺10 元存1元,荷包開始增胖。
● 懶人存錢法:只花大鈔,零錢存撲滿。
25-29歲 目標 存第一桶金
有了處理金錢的基本能力後,另外5 件事則是人生財富關鍵的轉捩點。在30 歲前,你必須加快儲蓄的腳步,存出第一桶金,為即將開始的人生負擔做好準備。
這時你可以畫出未來3-5 年的財務計畫,用零存整付、擴大儲蓄比例,或投資上的72 法則等方式,來加速財富累積的速度。
● 目標投資法:清楚理財目標,圓夢機會高。
● 零存整付法:月存1/3,設定轉帳強迫存錢。
● 4 個信封袋:收入分4 份,抓好預算不超支。
● 精算CP 值:把錢花在刀口上,花該花的錢。
● 72 法則:長線投資,利用複利多賺1 倍。
進入30 歲後,開始成家立業,因此,第2 階段的10 個方法,會著重在投資上,能幫助你完成買房子、累積夢想金、存退休金的需求。
30-39歲 目標 買第一棟房
要讓財富雪球愈滾愈大,得先做好投資管理。比較穩健的方式,是從價值投資法、雪球投資法,甚至3 年賺30%等,去找出值得投資的好標的,再配合時間複利的觀念,自然能存出本錢買下第一棟房。
● 價值投資法:找出適合長期投資的好標的,穩定賺波段財。
● 雪球投資法:運用時間加上複利,滾出財富大雪球。
● 3 年賺30%法:不搶短,3年穩賺30%。
● 懶人投資法:被動投資,ETF簡單買、簡單賣。
● 精算房價術:學房價評估,花錢買房也能賺。
40-59歲 目標 存退休金
隨年齡增長,退休準備的急迫性也會增溫,這時要學資產配置法,分散風險,當然也能提撥一定比例的錢嘗試風險較高的投資,來增加報酬率;若有可以經營的興趣,或許也能因此畫出人生第二曲線,用興趣來加薪。
● 資產配置法:投資類別愈不相關,愈速配。
● 定存概念股:慢慢買,穩穩賺。
● 興趣加薪法:透過興趣兼差/創業,快樂做、開心賺。
● 滾動加值法:承擔小型風險增加報酬。
● 景氣循環投資法:跟著景氣賺波段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