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大前研一:我會馬上錄用的3種人

2030未來在等待的人才

方正儀
user

方正儀

2014-05-28

瀏覽數 10,700+

大前研一:我會馬上錄用的3種人
 

如果大前研一是面試官, 以下3種人,他馬上錄用:

「我曾經提出一個企畫案,衍生出規模高達10 億日圓的新商機。」

「我能讓非主力商品的銷售額,大幅成長到與明星商品一樣多。」

「我重整了自己所屬部門的業務。」

如果有人能在面試時暢談能夠展現自己能力的具體事蹟,大前研一將二話不說,立刻錄用這個人。

日本企業設逼退室的議題,前陣子成為輿論焦點,從這個現象可以看出,當前的工作環境嚴格考驗每一位員工的「能力」與「成績」,也就是「謀生力」。

面對全球化、機器人取代人力的大環境改變,依照過去的工作模式再也賺不到同等的薪資,該如何在一職難求的時代生存?自行創業?或是乾脆抱持著「薪水過得去就好」的心態?日本趨勢大師大前研一認為,這波工作消失潮正是創造全新工作的大好機會,若是能「自立」工作而不依賴公司,即可生存於世界任何一個角落。

如何成為「需要的人才」?什麼才是符合「世界標準」工作態度?大前研一給你以下答案。

2030年依然適用的能力是什麼?

「硬」能力+「軟」實力,兩次國際派駐經驗

許多商務書籍都強調該將眼光放在10年後的未來,不過大前研一卻覺得,應該再把時間軸拉長,思考什麼是2030年依然適用的能力。

他提出3個問題請你思考:

1.假如你被派到馬來西亞的工廠,你要如何召集當地員工,用英語問候大家並說明日後營運方針?

2.假如你被派駐到海外,某天一位優秀的重要外籍幹部跟你提辭呈,你要如何說服他不要離職?

3.假如你公司旗下的美國工廠即將關閉,你要如何將它高價賣給當地企業?

西堤餐券+雜誌一年才 $2,680,這組合太划算!立即訂閱>>

這些問題,似乎需要經過長時間思考才能回答得出來,但大前研一指出,如果到了2030年,你還無法練就出順利處理這3個問題的實力,你就難以在競爭激烈的商場上生存。

什麼樣的人才是2030年依舊具備競爭力的國際人才?大前研一認為需要具備兩種能力:一是「硬能力」,也就是財務、行銷、統計等商務必備的工具;二是「軟實力」,前面他提出的3個問題,就是在測你的軟實力。軟實力要求的是能與不同民族、國家、文化或是語言的人溝通,讓你的業務能順利推展。前提自然是具備一定程度的英語,但除了一般問候與溝通說服之外,也必須能夠活用在各種情況,例如責罵當地員工、開會確認進度、研擬勞資糾紛解決方案等。

硬能力與軟實力哪個比較重要?大前研一說,兩者一定要兼顧才行,因為有硬能力但欠缺軟實力,即使你的想法是對的,別人也不會願意聽從;而只有軟實力卻缺乏硬能力,別人就會接收到你的錯誤訊息或意見。他強烈建議職場工作者都應該立刻開始學習。

大前研一認為,學會這兩樣技能,在職場工作4-5年後,即可爭取派駐海外的機會,最好利用10 年時間,分別在兩個地方各待5 年累積經驗,也就是說,到了2030 年,你就能成為具備競爭力的國際人才。

如果大前研一是面試官,會問什麼問題?

「 工作」是為人所不能為,有「實力」才有「價值」可言

如果你走進面試會場,發現面試官是大前研一,你知道他會問你什麼問題嗎?首先他會問:「進本公司之後,你實際上能做些什麼工作?」這樣問的目的,是要請應試者展現自己的實力。

如果你回答:「我的專長是溝通協調,我可以和其他部門共同完成工作」,或是說:「我能在時限內確實完成主管交代的任何工作」,大前研一絕對不會錄用你。

因為他覺得只會依主管要求做事,根本談不上有「實力」。沒「實力」,當然也沒「價值」。

另外,他還會問:「你自認在哪些方面可以贏過其他人?」如果你的回答是:「我得到今年公司業務競賽第1 名」,或是「我每天花10 小時在工作上」,他也不會錄用你。因為這種人可能只是靠勞力,也可能是把部屬的業績當自己的。

為了釐清真相,大前研一會繼續追問:「為什麼你能得到業務競賽第1 名?」如果你的回答只是一再反覆講「現在的商務情況」及「過去的商務情況」,他也不會錄用你。如果你不能展現更高的視野,除了現況外,也談潛力商品等未來可能的發展,他認為這種人將來也不可能讓業績成長。

那麼針對「舉出贏過別人的地方」這種問題,要怎麼回答才能讓大前研一滿意?「我曾經提出一個企畫案,衍生出規模高達10 億日圓的新商機。」「我能讓非主力商品的銷售額,大幅成長到與明星商品一樣多。」

「我重整了自己所屬部門的業務。」如果你能提出具體事蹟展現實力,大前研一會立刻錄用你,而且還會開出比前一個工作高出2、3 倍的薪酬給你。

新工作潮來臨,未來在等待的人才需「軟」「硬」兼備、具長遠視野及國際觀,你知道該怎麼朝這個目標邁進了嗎?對於新進員工或即將踏入社會的社會新鮮人,大前研一建議:不妨在進公司後花5 年學習工作的方式,並且深思「自己真正想做的是什麼」。

這時,最重要的是決定你的「決勝期」與「決勝技能」,也就是清楚規畫自己投入「天職」的時期,並且在這段期間磨練未來人才應有的各項技能,藉以拉高自己迎向未來的價值。

立刻展開學習行動,你我都能成為2030 年的未來人才!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