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花學運帶出了新世代的新面貌,讓人驚覺這一批80、90後的新世代年輕人,與想像中的有些不一樣。
其實在我的部門中,新生代的年輕人的確有表現優異的,他們的能力不輸上一代,未來前途也必定是無可限量。
這裡想談的是,如何與新世代的年輕人溝通。我想從兩個層面來談:一是如何做好溝通,第二是針對年輕世代,有那些需注意的地方,有何特殊之處。
溝通先找出目的
先談溝通,回到基本原則上,溝通要先找出目的。此次溝通的目的是什麼?一定要先想清楚,設定好,才能開始進展。
有了目的,接著就是方式。方式有一對一,一對多,或是多對一。這裡提到年輕世代時,除了一對一直接溝通外,常用的也有多對一的方式,就是加入他們的同儕,一起幫你做溝通,有時用年輕人共通的話語來說服,更能達到目的。
前陣子我想請一位年輕同仁作業速度能快一些,特別找了其他兩位年紀相仿的同事參與,請他們針對一個案件需要多久時間完成來發表意見,結果兩人都回答只需花1到2週就能完成案子,相較於該名同仁可能要花到3-4週的時間,明顯短很多。這樣的多對一溝通,是讓該名同仁了解,同事速度比你快,你的速度明顯跟不上,要有自知之明,也不要拖慢了團隊的效率。這樣的做法也可避免過於威權,或一對一式一言堂的溝通模式。
接下來是程度,要溝通到什麼程度呢?程度由淺至深可分為告知(Awareness)、一般了解(General understanding)、個人了解(Personal understanding)、接受(Willing to accept)、埋單(Buy-in),最後是擁有(Ownership)。
這裡要強調的是埋單,特別對年輕世代來說,埋單是很重要的。如果他們沒有埋單,你講再多都沒有用,他也不會去做,即使去做了,只是敷衍你罷了。但一旦你的話打入了他的心田,取得他的認同,那他就是做牛做馬,也都願意,且能做得很好。
溝通過程是一項藝術
過程是一種進階式的,首先有信念及願景,讓對方有一個期待與目標。這裡對年輕世代來說,就是用同理心去想出他們的好處在哪裡?也同時鼓勵、並告訴他們:「你可以的。」
年輕世代很重要的是用同理心與他們溝通,而不是用威權式的命令去強迫。因為他們不如60、70 後那般聽話,成長過程也較順遂,沒有吃過太多的苦,抗壓性會較低些。因此,要用同理心去了解他們,受挫時是不會呢?還是不想做。唯有找到答案,才能再跟他們走下去。
其次是產生感覺,或著說有fu。讓年輕人聽了你的願景而有感覺,這非常重要,如果沒有感覺,那就是對牛彈琴。一旦有fu 後,他們就會啟動榮譽感或自信,去努力達到目標。
有感覺後就會有想法,開始構思如何去完成,有哪些策略可以達成目標。就會表現出想做好的行為出來,這種積極及努力的態度,就是正向的行為,也是告訴他人:我決定去做好它。
有了行為後,就會有行動,行動更明確,會表現出具體做法。最後就產生出結果來,完成目標。
先給他他要的,再給他我想要的
過去在IBM 工作時,接手一個士氣不高,成績也不佳的業務團隊。我先用了威權的方式,希望在短期內快速拉起業績,但1 個月就發現不能這麼做!這批團隊很年輕,不能用威權的方式。我改採取同理心,先跟他們做朋友,聽他們分享個人生命中覺得最驕傲的事。有人分享有一對聰明的小孩,有人分享很難忘的旅遊經驗,也有人分享在國外求學的美好回憶。
每週一的早上,透過分享,我希望他們能找回在IBM 工作的自信與驕傲,先不談工作上的事,也不檢討業績,就是先認識彼此。
2 個星期過去了,我開始問他們有什麼目標想達成?
有什麼願望想實踐?有人想換車,有人想買房子,有人想給小孩更好的教育等,那我就一個個跟他們開會,訂出他們的目標與願望,從中告訴他們如何透過工作報酬去達到他們的願望。
結果,反應良好。大家對願望都有感覺,也認同我給他們的策略與方法,他們很樂意的去執行、實踐,慢慢就有成果,也達到我們設定的業績,他們的願望也達成了。
年輕世代只是經歷不夠,看事情也許不夠遠,也看不準。領導管理者就必須用同理心去了解他們、欣賞他們、激勵他們,協助他們完成他們想要的,自然他們就能完成我們想要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