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3招打敗投資拖延症

Do it or not?》

法意‧佛洛阿水
user

法意‧佛洛阿水

2014-04-01

瀏覽數 5,400+

3招打敗投資拖延症
 

幾個月前,有個年輕朋友參加我的投資講座,之後他寫信問我該如何開始投資?我簡單地回覆他,並提醒他要記得開戶。日前我又遇到他,順口問起他的投資狀況,他表情顯得不自在,最後才不好意思地說,他還沒開戶!

這個年輕朋友讓我想起,有個親戚在2008 年看到股市大漲心癢難耐,便買了一家二線機殼廠的股票想賺賺價差,買進沒多久,股價便猛烈下跌,跌到停損價他沒出場,隨後股價跌到腰斬, 他卻對自己說,反正股價這麼低,就放長線領股利吧!6 年下來,即便大盤已回到原來的高點,但他手上的股票也不過是從虧5 成變成虧3 成!

這兩個發生在我身邊的投資實例: 一個是該進場不進場;另一個是該出場不出場。這兩者都有個共同的心理盲點:拖延。

為什麼人總是不自覺陷入拖延的窘境?在心理學理論中有答案:「拖延」是一種短線的自我保護機制,讓我們不用馬上面對困難;但長期來說, 卻使我們的生活或投資,陷入一種混亂狀態。

走進投資的世界,要想趨吉避凶,就不得不面對常見的3大拖延惡魔:

惡魔1:完美主義的高牆

心理治療大師Ellis 與Knaus 兩人在合著的《拖延者自助手冊》中指出,大多數人的拖延習性,並非能力不夠;相反地,這些人常有不錯的能力,但問題出在能力好的人常有偶像包袱,認為自己「應該」要有完美的準備才上得了檯面,並且認為只有表現好,自己才有價值。

好比開頭提到的年輕朋友,雖然花很多時間聽講座、看書,卻始終沒去開戶, 便是因為對自己的投資知能沒信心,開戶的事一拖延,就欠缺累積上場經驗的機會,而缺乏實戰經驗,又更沒進場信心,變成一種「我不行,所以我不做,我不做,所以我認為我不行」的惡性迴圈。

破解:拆除大隊—將大工程拆成小任務

完美主義帶來拖延,是因習慣把單純的事情牽扯上沉重的意義。比如開戶代表「我開戶投資一定要賺大錢」,想當然耳,在自認有能力賺錢前,便不會開戶進場。

因此,拆除完美主義高牆的方式,就是把開戶投資一定要賺錢,拆成各自的小任務:「開戶」、「投資」、「賺錢」。讀者朋友們可以告訴自己,開戶只是去券商蓋章簽名,投資進場是以後的事。開戶之後,再進行「投資」任務, 研究哪些股票可以買進?什麼時候買?要買多少?透過拆除大隊的努力,將會大大降低行動的高牆,避免拖延惡魔的糾纏。

惡魔2:自我挫敗的監牢

Ellis 與Knaus 指出,另一種拖延起因於避免失敗帶來的挫折感,人們會先忽略事情完成的好處,接著乾脆把任務丟到一邊,這樣就不會有挫敗感,這個拖延惡魔讓人把眼前的困難當作是可怕、難以忍受的,逃避去處理。

像套牢多年的人會一直抱著股票, 一來是忽略雖然賠錢賣出,卻能重新布局其他賺錢的股票、基金,把虧損金額賺回來;二來,則捨不得的心在作祟,因為一旦賣出,就相當一年薪水的真金白銀輸光光,只好抱著「不賣便不賠」的僥倖心態,癡等股票解套。

遠見訂閱贈西堤餐券2張,知識與美食一次滿足!優惠組合價$2,880,立即訂閱>>

破解:打開監牢的鑰匙—「人事時地物」劇本

面對內心不斷告誡「失敗有多嚴重」的聲音,就像困在牢籠裡讓人動彈不得。這時我們需要一個明確的地圖,指引我們怎麼「越獄」。

學著設定一個「人事時地物」的劇本,劇本的元素有:1. 時間:什麼時候? 2. 地點: 我要去哪裡?3. 計畫:做什麼事?4. 目標: 這件事會帶來怎樣的好處?根據經驗,這個「人事時地物」劇本寫得愈詳細,執行效果愈好,也愈能破除拖延的習慣。

例如,當投資已經賠錢,可以想這樣的劇本:當手上股票到20 元壓力區時,我會在房間的電腦裡,打開看盤軟體,賣出1/2 的持股(若賣一半心理抗拒,可以先賣一張, 提高行動執行力),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用賣掉的錢,買進其他更有投資價值的股票。

惡魔3:危險的舒適圈陷阱

第3 個惡魔則是我們對外在世界的危險想像。Ellis 與Knaus 指出,許多人內心設定外界「應該」公平又安全的對待自己,不然寧可在有限的舒適圈裡活動,也不願變成誤入叢林的小白兔。

像投資致富是許多人都懂的道理,但多數人領到薪水後卻把錢存在定存裡動也不動。問他們為何不願意開始投資,有人擔心買台股怕公司派搞鬼、買基金怕經理人亂來、低檔不買怕還有更低檔、高檔不買是擔心隨時會回檔。為了避免在危險的投資世界中受傷,最後他們選擇了定存,卻也放棄了致富機會。

破解:破除危險世界觀—成功偶像與正向團體

要避免大腦裡「世界永遠會有危險,恐怖分子隨時都會發動攻擊」的催眠,最好就是心裡有靠山。

首先是將成功偶像的模型內化在心中,帶領自己往前走,在遇到投資困難時,就會問問自己「如果我是XXX,我會怎麼做?」從另一個角度提供自己答案。另外,人是群體的動物, 面對外界的危險,集體行動常常可以擺脫因為恐懼而引起的拖延,因此參加一些理財的讀書會、臉書社團等正向團體,將能大大降低危險世界觀的威脅。

投資跟減肥一樣,如果沒有行動,永遠都是「明天的事」, 當遇到拖延惡魔纏上你,記得拿出這3 樣法寶,跟拖延說bye-bye !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