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7大技巧學TED 演講祕訣

18分鐘的祕密》

傑瑞米‧唐納文(Jeremey Donovan)
user

傑瑞米‧唐納文(Jeremey Donovan)

2014-03-24

瀏覽數 5,300+

7大技巧學TED 演講祕訣
 

18 分鐘,毫無冷場地醍醐灌頂!

你應該記得第一次看到TED 演講影片的感覺吧? TED 講者有兩大類:一類是頭銜顯赫、職位重要,或是才華洋溢的菁英,也就是人上人;另一類是跟你我一樣的凡夫俗子,但他們多的是精彩的際遇和故事可以分享。問題在於你必須學習,如何把情感完完整整、力道十足地展現出來,讓你想與之分享的人能感受得到。下列8 大技巧,帶你一步步學習如何挑選主題、微言大義、掌控全局,並且在小地方精益求精,用你的故事與人互動、讓人感動,把演講講得扣人心弦、劇力萬鈞。

1. 挑選主題

挑選主題,首先需要深切自省。不是問自己:「我有什麼精彩的故事可以講?」你的第一樣功課應該是自我探究,你該問自己:「我人生中學到最重要的一課是什麼?」、「我曾經嘗過最高的喜悅是什麼?最深的悲哀又是什麼?」、「我的人生意義是什麼?」

確立講題核心後,你便可以由此往回推,去建立一個以觀眾為中心的論述內容,裡面包含著一層層的故事與事實。當你思考要如何與觀眾建立關係,感動、鼓舞他們時,記住一點,人一般都有4種根深柢固的基本需求:一是需要被愛、需要有歸屬感;二是欲望與自利;三是自我成長;四是想要希望與改變。

很多時候,選題目最好的辦法,是先挑出貫穿全場演講的訊息,再去搜尋你的體驗庫,用親身經驗提供演講中的情感深度,如此一來,你的講話內容就能理性與感性兼顧。

2. 屬於你的「那句話」

確認演講的中心課題後,接下來想想如何最恰當地傳達給台下的觀眾,讓他們久久不能忘懷。你可以把訊息精練為一個點、一句話、一個基礎、一個響亮的說法,深植在觀眾心中,就像鬼針草牢牢黏在衣服上。

什麼樣的口號、標題、說法,才稱得上響亮、好記、深植人心呢?首先,一字記之曰「短」,最理想的是3 個詞,最多最多12 個詞。口號要有力,第二項不變的法則是要能讓人「動起來」。第三項法則,是念起來要好聽,盡量押韻,因為好聽、押韻的句子通常也比較好記。

當你的口號分兩部分時,兩部分一定要呈現出對比,而且後半部要採正面表述,讓聽者因為恍然大悟而得到滿足。類似的對比排列,會決定聽者的感覺,而這一點也正是口號要能琅琅上口的最後一項要訣。

3. 開場

演講開始的前10 到20 秒是觀眾注意力的高峰,接下來他們就會開始分心。所以你一定要把握這黃金20 秒,讓觀眾覺得這演講會很精彩,不注意聽將是自己的損失。

最適合拿來當開場的,莫過於講者自己的小故事。這個的小故事一定要真的是自己的親身經歷;故事一定要跟講題直接相關並且要要說得感性,細節要多到讓觀眾身歷其境。

還有兩種開場的效果也很好。一是「驚人之語」,重點是在觀眾中掀起大小不同方向的情感漣漪;二是「問題問得好、有力量」,講者可問問題,讓觀眾知道該往哪個方向思考。

4. 轉入正題

【7月空中沙龍】會員免費參加>>半導體產業如何成為護國群山?

開場負責的是「什麼」,進入演講正文,你必須對觀眾交代「為何」跟「如何」。強烈建議把正文分成3 部分,每部分負責一個細節,讓自己和觀眾都知道講到哪個部分。

常見的架構有3 種。「成案/辦案/結案」能迅速讓觀眾體會文中的架構,對「改變想法、促成行動」極有利。若要從過去講起,可採用以時間序交代「前因後果」架構。時間短,可考慮「理念闡述」架構,用充足時間立論舉例,不因故事說不完而虎頭蛇尾。

不論哪一種,都要在每段裡取得左右腦平衡。故事或活動可刺激情緒的右腦,策略則可說服左腦,兩邊都照顧到就可以「改變想法、促成行動」。

5. 做結論

一旦你讓台下知道快進入結論了,觀眾的注意力就會更加集中,所以這時的措辭非常重要。結論是講者「改變想法、促成行動」的最後機會,你必須創造出一種急迫性,而要達到這個目的,有個辦法是使用短句,並在聲音中加入熱情。

另外,結論中的每個環節都必須跟演講的主題呼應,你的目標必須是強化觀眾的「收穫」,也就是演講中的「為何」,改變不容易,也因為如此,你必須在結論中提供觀眾一個簡單的第一步,讓他們今天立刻可以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

6. 故事怎麼說

記住,演講過程中一定要不斷穿插故事與事實,其中故事又比事實更重要,因為說到底,想要改變是出於感性的衝動,而非理性的邏輯。

該說什麼故事?理想上當然是你親身體驗或目睹的故事,除非別人的故事實在太精彩,可以為生冷的數據添加生氣。

當你有了要說的故事雛型後,接下來要確立演講的結構。不敗的做法是先介紹人物出場,替他們套入一個情感糾葛的衝突,最後再來個結局。有血有肉的真正角色是故事精彩的保證,描繪清楚角色的特質,觀眾就能聯想到自己身邊的人。

大家都喜歡樂觀風趣的真人故事,所以樂觀正向的故事遠比悲劇負面的故事來得有效,不用怕氣氛不對就不敢在故事裡表現樂觀。

7. 口條與肢體表達

多數TED 講者傾向營造一種一對一在跟人聊天的感覺,他們用原本的正常聲音說話,誠摯、熱情、謙遜。句子應該短而完整,用語要日常,咬字要清晰,術語能免則免,最理想的做法是只使用小學6 年級程度的語言。熱情加上好奇心,就會有感染力。而所謂謙遜,指的是用引導的語氣和台下分享事情,而不是以專家之姿給人上課,不要把你所知當成炫耀的工具。

怎樣才能在台上看起來台風穩健?為了不讓雙手在台上看起來像多長出來的,請不要太在意手勢,而是想像你在跟好朋友講話。人跟人講話,最自在的姿勢是雙手自然下垂,兩肘微彎,動作範圍落在腰部以上、頸部以下,你上台演講時就應該同樣這麼自在。手勢的作用在於強化、輔助講話,而不在於搶戲。

更重要的是整體肢體語言。首先,你要用真誠的微笑「灌溉」台下觀眾,笑不只能傳達出你的信心、冷靜,還能在你與台下觀眾之間建立起互信。此外,還必須注意身體的平衡與穩定,你可以嘗試面對觀眾,兩腳與肩同寬。然後是眼神接觸,祕訣在於想像你正在輪流跟個別觀眾聊天,每句話或每個想法輪一個人,眼睛就不會老是盯著天花板或地板,也不會像雷達一樣在觀眾之間掃來掃去。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