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 還在用筆記本記筆記嗎?「講光抄」的時代已過去了,現在是科技時代,用Evernote 就可以記筆記,如果你還沒用過Evernote,那真的有些落伍。
Evernote 是目前最夯的筆記工具,全球已有超過7000 萬人下載使用。它在蘋果的App Store 評價中,甚至獲得4.5 顆星的高評價,成為商務或個人記事的主要工具之一。
台灣更是成長驚人,一年半前下載次數只有20 萬,但現在卻已突破百萬人次下載,成長了5 倍,甚至每天仍有1500 個帳號開通量在累積中,說Evernote 在台的業績暴增,一點也不為過。
南北貨市集中心,每到農曆年前更是人聲沸騰、車水馬龍的迪化街,Evernote 台灣辦公室竟藏身其中。從走廊看不出這是家科技公司,還有路人跑進來問是不是賣家具的店。但走進屋內,一幅Evernote 的黑色大象Logo, 一旁牆上掛了一長排的Evernote 大字,告訴了我們這裡是正港的Evernote 台灣辦公室。
從美國返台工作的袁至中,就是看上迪化街的人情味及復古風,因此捨棄信義區商辦大樓,在此落腳,「Evernote要深入民間,成為每個人的好夥伴,」袁至中說明在南北貨大街裡設辦公室的用意。
走進人們的生活工作中
從小在美國長大,念的是金融的袁至中,出校門後反而關注科技趨勢。父親是台灣人,他畢業後想回亞洲,他認為亞洲發展潛力會很驚人,獨排眾議回到台灣來找工作。
剛開始他在一家網路媒體上班,主要工作是把國外最新的科技資訊與動態,分析整理後介紹給台灣的讀者。他認為美國仍是全球科技發展的先驅,許多應用都會先在美國創新產出後,再傳開到世界各地,而過去他的角色就是希望讓傳遞的過程快一些,讓在台灣的消費大眾也能快快取得應用。
當他還在上一份工作時,Evernote就如火如荼在美國造成轟動,他率先下載使用,也覺得真的很好用、很方便。他心中就想:如果能在台灣大力推廣,不知有多好?
沒想到,這樣的想法成真了。Evernote美國總部發現亞洲人使用智慧型手機日益增多,也搶搭此順風車。媒體記者出身的他,聞到這訊息,主動爭取與Evernote的海外市場負責人聯繫,就這樣順利成為Evernote亞太區第一位員工,負責台灣及香港地區推廣。
隨後,袁至中憑著新科技應用的模式,找上了電信業者,綁著用戶去推廣Evernote,讓消費者透過手機就能輕易使用,快速開展Evernote在台灣市場。
「的確,手機用戶占Evernote大半的使用量,」袁至中說,因為Evernote就是適合走到哪、記到哪;拍到哪、記到哪的筆記型態,而台灣人愛拍照、愛留念,與Evernote的特性一拍即合。
不打廣告,藉口碑行銷
除了愛拍照、愛記錄之外,Evernote最強的利器是分享。不僅是一本個人專屬的筆記簿,也可以是一本公開的筆記簿,與你同事,或師生間共同分享與傳閱。
袁至中說,Evernote創辦人Phil Libin在構思這個產品時,首先就是從同事間的分享開始。他們發現在現有的軟體工具上,不容易做到分享這事。他們努力去開發,更打破階層,打造一個無論任何層級的同事,都可以互看互傳彼此間的資料,也可以讓別人在上面修改,並交換意見,最終開發出這套創新的App產品。也因此,Evernote本質精神重在資料分享、共享的軟體工具。
後來創業團隊在公司中大量使用這套軟體,並從中發現難用之處,馬上加以修改;或增加新的功能,讓Evernote更好用、更強大,目前Evernote有150位工程師投入改善及增大軟體應用,也才讓消費者愛不釋手。
Evernote的文化著重消費者使用體驗,總公司有300多名員工,超過一半是研發人員。「看重使用者體驗,不斷推出更好用的產品,自然能拓展市場。」袁至中說,這種口碑行銷用在新創公司上,格外重要,特別是科技重度使用者或名人的推薦,讓Evernote快速在全球竄紅。
在台灣,Evernote也沒有大打廣告,卻藉著科技部落客及經營臉書粉絲,讓知名度及信賴度水漲船高。最近,Evernote更走進校園,成為師生間共同分享知識的工具。
目前Evernote針對一般用戶是不收費,完全免費使用。但如果想進一步取得更強大的功能,則需付費使用。而Evernote主要收入來源就是專業版的收費,它不賣廣告,堅持讓使用者保留純淨的使用空間。
袁至中說,Evernote把使用者體驗看為最重要,一路走來,不會輕易犧牲使用者的權益。
實踐2014新年志願:讓 Evernote 筆記成為你的行動依據
跨完年後又長了一歲,許多挑戰及對自我的期待能不能逐一實現?如果成為「效率大王」和「有條不紊」是你的新年度指標Evernote 幫您說到做到!返回工作崗位的第一週,就從利用小工具,激發大效率開始。我們整理了5 個方法,教你把數位工具活用到工作和生活中,讓一切變得更簡單:
01.會議事前功課不可少
每次開會之前,事先在 Evernote 先建立一篇議程筆記,提出你這段時間累積的想法或觀察到的現象。將會議過程需要討論的文件整理到筆記,例如 Excel 試算表、照片或手寫筆記都放進去,就有準備了。
資料更可放進「共用記事本(或企業記事本)」,同事也都可以存取, 有新想法,也可以輕鬆彙整與執行。
02.用便利貼收攏想法
與大夥兒討論的時候,拿張 Post-it 便利貼塗塗抹抹記錄下來,手寫的魔力可以幫自己整理思緒。依照便利貼的共通性分組黏在白板上 (按不同的執行步驟、內容)。這樣還不夠有效率嗎?可以用 Evernote 拍下便利貼照片。這樣做的好處是什麼?當你將照片收集在 Evernote 之後,輸入關鍵字即可找到便利貼影像,不必費力回想或翻遍辦公桌。
03.逛網路也做筆記
今年開始別錯過任何一個網路好文章和絕佳想法。馬上安裝網頁截取工具 Evernote Web Clipper 把網頁資料存到 Evernote(內文、原網頁連結和影像全都幫你保存起來,原封不動搬進 Evernote 筆記)。 Web Clipper 發揮的功效數都數不完:剪下網友遊記整理成自製旅遊書、網路食譜變成你的烹飪手冊、文章或設計案的靈感筆記本。 04.無紙化整理,幫生活瘦身一下
坦白說吧,如果再怎麼收拾還是覺得雜物很多,元凶可能就是抽屜或桌上那堆紙張。2014 年許個願望讓桌面保持整潔,擁有更大的空間辦事吧 !首先將紙張分類,例如外賣或早餐店的 menu 分一類、電器用品保證書、票根、發票收據各自成群,打開 Evernote 相機拍下來,用不同的 Evernote 記事本保存資料。
既然增加效率並且維持井然有序的最佳方式是將文件數位化,適用於這種情況的絕佳工具還有 Fujitsu Scansnap 掃描器。一旦將文件掃描並自動儲存在 Evernote 帳戶之後,使用強大的 Evernote 搜尋功能,即可輕鬆地找到名片、文件,以及附加圖檔內輸入與手寫的文字。
05.錄音筆記,沒帶筆就留言給自己
有時候旅行、登山健行或早晚泡澡的時候,會因為遠離習慣的工作環境特別有靈感,不過這時候因為沒有筆或情況不允許無法記下便條。靈感乍現的瞬間,別忘了 Evernote 也有「手機錄音功能」,直接按麥克風按鈕就能口述想法。創作人哼哼唱唱就錄下了一首暢銷歌,料理人用錄音方式描述烹飪過程,就算沒帶筆也不會把想法忘得一乾二淨 !
雖然剛開始用手機留言說起話來頗尷尬,但習慣成自然之後,每段錄音都能為自己帶來好構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