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學會QVDT法則3年賺30%

投資篇:

王妍文
user

王妍文

2013-11-28

瀏覽數 5,750+

學會QVDT法則3年賺30%
 

一生最後能累積多少錢,往往不只取決於自己賺了多少錢, 最重要的關鍵在於如何投資理財,進行財務管理。

台灣有句俗語:「人兩腳,錢四腳」,錢滾錢的速度,要比人追錢快多了,但是,高低起伏的投資風險也常教人瞬間散盡家產。

想要避免大起大落的投資風險,以穩中求利的方式幫自己增加資產,就要學好投資的基本功,從觀念、知識開始,幫自己建立適合的投資策略,才能在投資過程中,走得更加順利。

1Q:好不容易存到一些錢,如何開始投資?

A:「 投資不僅注重買對,還要做對。」富蘭克林證券投顧公司副總經理羅尤美建議,不論20、30、40歲都應該先問自己:「能承受多少風險的投資?」再建立專屬自己的投資組合來鎖定風險、達到想要的報酬率。

當你起心動念想投資時,不要一股腦聽到別人介紹熱門股票、熱門基金,就把多年積蓄雙手奉上,「紀律+習慣+穩健的投資策略」才是投資獲利的黃金方程式,投資前,先盤點7大投資心法,遠離賠錢窘境:

1. 分析自身投資屬性:美國學者葛瑞布森(Gray Brinson)研究發現,投資要能長期獲利,91.5%要歸功於投資組合,而非單一個股或基金。了解自己的長處與弱點,才有助投資策略擬訂,推升投資績效。

2. 每天撥30分鐘做理財功課:透過理財書籍、社群討論建立投資知識,不懂的股票、基金不要買,許多人就是因還不了解投資標的就貿然買進,以為會獲利,最後卻事與願違。

3. 訂出目標與策略:有明確的目標與策略,才能進退有據,建立一個有攻有守、可以穩中求勝的投資組合,不但能擺脫市場震盪時的焦慮,更能建立堅定持久的信心。

4. 建立退場機制:任何投資都要有資金管理與停損概念,單筆投資的損失不宜超過總資金5%,一旦超過就要勇敢停損,如果是定期定額的長期投資,則要有堅持持續扣款的毅力,因為跌愈深,攤平成本的效益愈好。

5. 確實執行停利點:當投資達到預定報酬時,確實執行停利策略(全部或分批),不要為了往後「還可能漲」的念頭,打亂投資計畫。

6. 隨時檢討績效:需要自己學會掌握投資狀況,反覆演練才能精益求精,如果不做功課、不自我檢討,只想聽明牌進出投資市場者,投資大師伯恩斯坦建議,最好乖乖儲蓄就好。

7. 擬訂下一個目標:一旦達成手上的投資目標,就再設下一個目標挑戰自己,持續累積財富。

2Q:我有長期、固定在做投資,為何績效一直不好?

A:許多上班族平時無暇管理投資,就信奉長期投資概念,施行「隨時買、隨便買、不要賣」、「手中有股票,心中無股價」做法,以為總有一天會在「複利」效果下,終會賺到錢,結果3-5 年過去,帳面績效竟然是虧損!

【7月空中沙龍】會員免費參加>>半導體產業如何成為護國群山?

長期投資信奉者巴菲特說,「投資風險是來自於你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顯然光是符合「長期」的要件是無法穩定獲利的,想要成功投資,可以參考QVDT 法則:

Q(Quality)品質:隨便買買到體質不好的股票、基金,放再久也不會賺錢,因此,具備基本面、良好未來收益能力的績優股,才是好標的。

V(Value)價值:再好的股票,如果買在高檔也會賠錢,因此,買進價格也很重要。

D(Diversity)有效分散:別將投資集中在一檔個股或一個產業、一個區域,透過分散的資產類別、投資區域和投資風格來徹底分散投資風險。

T (Time)時間:長期投資確實能有助於將投資單純化、規律化。

一個值得投資人長期投資的組合,必須先符合以上QVD3項條件,這樣後面再加上一個T,只要再拿出耐心、給予時間,過程中難免虧損,但最後的果實是甜美的。

3Q:我的投資錢很少,也能做資產配置嗎?

A:資產配置是獲利的通關密碼,方法與做法很多,也會因投資人的習性不同而變化,對手頭資金不多的人來說,基金是最好的敲門磚。

現在基金種類與型態愈來愈多,在選標的時,就能先做到分散投資區域、投資屬性的配置。羅尤美指出,做投資分配時,可以用「核心」和「衛星」的概念來規畫:「核心投資」主要訴求保本和長期穩定報酬,要挑選波動率相對較低、具安全穩定收益或穩健成長特質的標的;「衛星投資」則著重於以波段投資或短期操作來增進整體投資報酬率,就可以選擇報酬及波動性風險較高的標的。

針對配置順序,羅尤美建議,先求穩再求好,從「核心」到「衛星」;「大區域」到「小區域」的原則買起,隨可投資資金愈多,再一檔一檔補齊。例如,從全球型債券下手,再買新興市場債(大區域到小區域);或是買了美債後,再搭配全球型股票(核心到衛星)。

4Q:如果投資賺錢不是愈多愈好,要訂多少報酬率,才合理?

A:波動是投資市場的本質,所有風險性的市場難免起伏,投資結果也會隨市場漲跌而有賺有賠,如果不搶短,利用市場起伏波動的原理,人人都能享受「3年賺30%」的獲利。

復華投信副總宋炎本在《一生3錢過四關》書中提到,一般在設定投報率的傳統做法是以「平均每年賺10%」來訂定,這個做法看似合理、且被廣泛採用,但實際上,1年定存利率只有1% -2%時,要找到每年穩賺10%的標的,機率很低。就像買股票,股市上漲時,說不定可以賺到20%,但若不幸下跌,可能還會賠錢。但是若願意多抱1-2年,說不定會漲回來,甚至賺更多,這就是把投資時間拉長的好處。

他建議,最好以3年、5年、甚至10年來做投資規畫。若覺得10年太長,不妨以3年一次產業起伏的頻率來訂下「3年賺30%」的目標,平均下來,1 年也有10%年化報酬率,一旦把時間拉長,就能聚焦尋找可以「3年賺30%」的標的,利用定期定額分批買進的方式攤平投資成本,隨市場起伏,一等到整體獲利超過30%,就嚴格執行停利出場。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