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動物教我的職場硬道理

拜動物為師

方正儀
user

方正儀

2013-11-28

瀏覽數 4,300+

動物教我的職場硬道理
 

翩然飛舞的蝴蝶、搖擺可愛的企鵝,其實都在偷偷向你傳達「祕密訊息」!

小小翅膀的每一次搧動,可能對千里之外的某一個地方,產生意想不到的結果;跳與不跳的每一次決定, 攸關了自己與同伴的生死存亡。在職場中也是一樣,一個被忽視的細節,或許正是任務成敗的最大關鍵;一個無心的勾肩搭背舉動,說不定就決定了升官的是他而不是你。任誰都不想死得莫名其妙吧,拜動物為師,學牠們的5 種生存之道,教你重新看待職場工作與人際關係!

蝴蝶教我的第1件事 別輕忽看似無關的小事件,它可能是巨大改變的引爆點

所謂的蝴蝶效應是⋯⋯

美國氣象學家洛倫茲(Edward Norton Lorenz)於1979 年美國科學促進會的講演中提出:一隻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偶爾搧動幾下翅膀,可能在2 週後於美國德克薩斯引起一場龍捲風。因為蝴蝶搧動翅膀會引起微弱氣流的產生,而這種氣流又會引起空氣系統發生變化,從而引起像漣漪

一樣的連鎖反應,最後導致其他地方的天氣也發生巨大變化。

蝴蝶效應的啟示

或許夜班員工帶食物到生產線吃沒什麼關係,或許2、3 位表現不錯的主管相繼辭職沒什麼關係,殊不知,一件表面上看來毫無關係,或是非常微小的事情,可能帶來巨大的改變;在事物的發展過程中,如果初始條件發生了細微的變化,將會引起結果極大的差異。這些「沒關係」,卻有可能造成老鼠咬斷電線引發大火、半年內1/4 員工離職之類的嚴重後果。

青蛙教我的第2件事 若缺乏危機意識,等到發現不對,通常都已經來不及了

所謂的煮蛙效應是⋯⋯

19 世紀末,美國康乃爾大學進行「青蛙試驗」。首先把青蛙直接放進滾燙沸水中,青蛙奮力跳出逃生。第2 次,將青蛙放進裝滿冷水的鍋子裡,青蛙悠游其中,再用小火整鍋加熱,直到水溫難以忍受,牠已四肢無力失去爆發力,無法脫離險境。

煮蛙效應的啟示

突然的危機降臨會使我們發揮全部潛能,迅速做出各種反應以擺脫危機;但緩慢漸進的危機降臨,卻往往讓我們對變化沒有立即的知覺,因為習慣性而失去戒心,很容易跟青蛙一樣, 被煮熟了仍不自知。

鯰魚教我的第3件事 要打破因循守舊的陋習,適時製造一點緊張與壓力是必要的

【7月空中沙龍】會員免費參加>>半導體產業如何成為護國群山?

所謂的鯰魚效應是⋯⋯

古挪威漁人有個煩惱:挪威人愛吃活沙丁魚,但捕撈到的沙丁魚返回港口時,不是死了,就是奄奄一息。然而,有位老漁民的沙丁魚總是保持活跳跳,因此他能賣得比別人高的價錢。原來他在魚槽中多放了一尾沙丁魚的天敵鯰魚,敵人當前,沙丁魚只有拚命游動,因此激發了牠們旺盛的生命力,從而活了下來。

鯰魚效應的啟示

一個部門如果人員長期固定,彼此太熟悉,就容易缺乏活力與新鮮感,從而產生惰性,削弱組織活力,就像生性喜歡安靜的沙丁魚,安逸於現有的日子,此時可透過引入鯰魚製造緊張氣氛,來激發內部的活力。員工本身也可能因久在其位,產生因循苟且心態,也需要鯰魚來刺激他們的競爭意識,克服惰性。

企鵝教我的第4件事 揪出問題、看準時機,勇敢跳下懸崖時才不會白白送死

所謂的企鵝法則是⋯⋯

動物學家發現,企鵝群會擠在冰緣懸崖邊,明知海裡有魚可吃,但海裡也有天敵殺人鯨,讓牠們遲疑該不該下水。總要等某隻企鵝冒險跳崖,安然捕到魚時,才會一隻接一隻下水;萬一那隻企鵝遭到獵殺,其他企鵝就會繼續餓著瑟縮在岸邊。

企鵝法則的啟示

人都有「跟著大家走」的傾向,做決定時如果缺乏資訊,也會觀察別人,盡量蒐集片段資訊。雖然這種「社會學習」,有時候能比自己獨力應付狀況時更聰明些,但要小心只熱中於模仿領頭羊的一舉一動,缺乏長遠的策略眼光,反倒得不償失。

刺蝟教我的第5件事與人相處應找出既可互相取暖,又不致彼此傷害的適當距離

所謂的刺蝟法則是⋯⋯

生物學家發現,寒冬中,刺蝟為了取暖,只好緊緊靠在一起, 但身上的刺又讓牠們覺得痛,於是很快又分開。但由於不想被凍死,刺蝟只好又靠在一起,卻又因無法忍受刺痛再度分開。多次嘗試後,牠們終於找到既可取暖又不會被刺傷的距離。

刺蝟法則的啟示

我們總以為與人交往愈親密愈好,其實不然,如果不掌握分寸,很可能會受傷。在主管與部屬的領導統御中,保持親密有間、不遠不近的恰當關係,可避免部屬對主管有所防備、減少部屬對主管奉承,既可獲得部屬尊重,又不喪失工作原則。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