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Mark人」 ,一眼畫對重點

職場漫畫家》馬克

王維玲
user

王維玲

2013-10-01

瀏覽數 4,000+

「Mark人」 ,一眼畫對重點
 

線索1:臉色黝黑,但手腕卻沒有曬黑。

線索2:儘管拄著拐杖,卻不願坐下,也不要求坐下。

線索3:髮型與穿著有點不合時宜。

線索4:站姿筆直,彷彿受過某種訓練。

試試看,從左邊線索猜出對方是個怎樣的人?這是擅於職場觀察的漫畫家馬克提出的問題。

一般人可能會一頭霧水,但是對於神探福爾摩斯而言, 這一切再簡單不過,答案是:「因傷退役,剛從阿富汗回國的軍醫。」

這是福爾摩斯和助手華生第一次見面的場景。福爾摩斯只是看了一眼,就把華生的生辰八字、家庭背景、個性種種,鉅細靡遺都摸透了。

福爾摩斯當然不是魔術師,他只是懂得運用觀察力收集資訊,看到別人忽略的細節。從華生臉上曬黑但手臂未曬黑的狀況,證明不是游泳或日光浴曬的,而是剛從炎熱的國外回來;從華生的髮型與站立姿勢,可以看出他是位軍醫;而華生雖然拄著拐杖,卻一直站著不願意坐下,說明他有心理上的創傷,應該就是戰場上所受的傷,所以福爾摩斯猜他不是從阿富汗就是從伊拉克回來的。

福爾摩斯是職場漫畫家馬克最推崇的偶像,「因為不論是在職場或是人生,觀察太重要了!」馬克認為,「當兵專打不長眼」,而在職場上,如果沒有觀察力,不能看出老闆的臉色,不能看出客戶的心意,那很多時候是白費工夫、對牛彈琴,再多的努力也沒有用。

為什麼馬克的每篇作品,總是可以說到每個上班族心坎裡?「職場,觀察,一定要夠力!」細膩的觀察,是馬克成功的祕訣。就像福爾摩斯曾對華生說:「你是在看(see),而我是在觀察(observe),這有很明顯的差別。」看,是漫無目的地;而觀察卻是一種有目的、有計畫、有步驟的知覺,只要多花點心思,你就可以從很多小地方看出許多重要的訊息。

職場不同於學校,職場沒有人有義務幫你解答,要學什麼、怎麼學,得靠自己先觀察後,再摸索出方法,找到答案。因此,想在職場叢林中成功生存,一定要學會眼觀四面、耳聽八方,把自己當成一個雷達,用觀察力來看辦公室的人事物,才能在正確的時間說正確的話、做正確的事,找到讓自己發光發亮的位置。

如何培養自己的觀察能力?馬克有一套獨特的觀察心法:

Step1:跳脫自己, 360 度無死角觀察

玩魔術方塊時,如果只看到一面,一定解不了題;只看二面、三面也不夠,你必須拿起來,360 度轉一圈, 每一面都看仔細,才能解開。

觀察的目的也在於此,當你睜大眼睛,跳脫自己,才會看到完全前所未見的世界,開始懂得去看到周遭暴露出來的訊息,發現許多過去沒想到的答案及面向,運用到職場或生活中,思考也自然會更加周全。

現在訂雜誌就送>>亞諾納行李箱:TSA鎖+手機支架+煞車輪一次到位

如何跳脫出自我的單一視角,訓練自己用更全面的方式思考?「最簡單的,就是先觀察自己。」馬克會去思考,在別人心中,他是個怎樣的人?在國小老師眼裡, 他是個愛畫畫的小孩;在升學至上的國中老師眼裡,馬克是個不愛念書的壞學生;但是在高中老師眼裡,馬克卻成為乖孩子,因為他念復興美工,如魚得水。

在創業者眼裡,馬克是個失敗的管理者;在上班族眼裡,馬克是為他們發聲的圖文作者,也是貼心又創意十足的職場大師;但是在外交部眼裡,馬克是個麻煩製造者,因為他的創作曾經得罪一些人。

同一個人,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就有這麼多複雜,甚至是矛盾的面向,更何況在職場上,你遇見的每個主管、同事及客戶,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成長背景、愛好,但是人往往只會看到其中一面,覺得老闆天生就是個豬頭,同事天生就愛推卸責任, 客戶天生就愛找自己麻煩⋯⋯。

這些直觀的印象,並不能代表他們, 只是人們常根據自己的習慣與想法驟下判斷,但是卻受限於自己的思考模式與觀察角度,無法找到正確解答,所以馬克說: 「訓練觀察力的第一步,就是要跳脫自己,才能進到觀察的階段。」

Step2:有知有覺過日子,不是看而要觀察

廣告教父孫大偉曾說:「做一個創意人,要有知有覺的過日子。」根據統計,世界上80%的人都注意不到周圍世界的細節變化,其實人的眼睛和大腦可以接收到很多訊息,但是大腦會傾向簡化它,所以大部分的人才會視而不見。馬克有一個作品,就是用誇張幽默的方式在談職場觀察力的重要。粗心大意的人見山是山,老闆就是老闆,但是懂得觀察力的人,卻能見山不是山,從老闆今天的領帶歪了、胸章戴反了,推論老闆娘今早不在家,無人打理他的外表;從老闆桌上放的報紙看見今天股市慘跌,老闆的心情應該不會太好,千萬不要在這時向他報告壞消息。

就像福爾摩斯從華生的髮型、穿著、站姿中觀察他是個怎樣的人,馬克認為,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察言觀色」,先從觀察對方的外表穿著、臉部表情、肢體語言等面向開始觀察,這些細節透露出什麼訊息?

例如開會時,如何知道老闆是否對自己的簡報感到滿意?當對方微笑或是微微點頭時,往往表示「說得好,正合我意」;聳聳肩,可能表示「喔,是這樣的」不予置評;不斷的甩筆,代表他心不在焉,或是「我快被你無聊死了」。

有知有覺地運用五感去觀察、收集資訊,並在腦中轉化成有用的訊息,能夠幫助上班族趨吉避凶,也才能在對的時間說對的話、做對的事,事半功倍。

Step3:將點連成網,找到職場Insight

培養觀察力的第1 步,是跳脫自己,全方面地看見許多蛛絲馬跡;第2 步,則是有意識地收集資訊;最關鍵的第3 步,則是要將這些資訊消化整理,將單點連成一張網,幫助你預測未來、找到解決方法。

馬克最厲害的地方,不只在於他能夠畫出上班族的喜怒哀樂,而是能跳脫出工作不順利、被老闆罵、被職場小人傷害等職場情緒,將這些故事轉化成鮮活的職場眾生相,從更高的角度格局思考,以冷言卻犀利的方式教你讀懂人性,擁有足夠的智慧應對。

馬克曾將自己筆下的每個角色之間的關聯畫成一張樹狀關係圖,每個角色都有屬於自己的位置,更有趣的是,馬克還會去想像每個角色的背景、個性、成長過程,為什麼他會說這句話、這樣做事?這一切,其實都有跡可循!

在職場上,很多人能力強、態度認真,但是永遠埋頭專心做事,從不關心辦公室的人際互動,所以常常搞不清楚狀況,例如在老闆面前大剌剌批評老闆愛將平常喜歡打混,根本不如自己認真負責;或是以為業務助理人微言輕,可以隨意呼來喝去,殊不知他其實是大股東的親戚⋯⋯。

「在職場上,白目比白癡更嚴重。」馬克建議,透過觀察、收集線索,從事推人,你也可以畫出一張屬於自己的職場人際關係圖,誰和誰有關係?誰和誰表面和氣私底下卻激烈廝殺?誰和誰是利益共同體?誰人微卻言重?誰千萬不可以得罪?

搞懂這些千絲萬縷的人際關係,不只是為了讓你避開紛爭漩渦、做事更加順利,更重要的,是讓你可以再從人推事,精準地掌握每個人的需求,給出最適合的答案,永遠掌握關鍵點。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