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有一個天梯,你必須相信創業目的是要「解決問題、改變世界。」
點點印創辦人林建宏與陳函薇創業的動機,就是單純地想要解決問題、改變世界。
具備創客性格的兩人,從自己的婚禮中想到滿足許多人共同需求—「照片書」,找到了穩定的獲利模式,目前每年千萬業績持續成長,今年更預計將服務推向海外市場。
但是一開始創業的兩人,完全沒想到天梯是直線往下。相較於網路創業遍地開花的現在,2000 年是台灣網路創業的寒冬,林建宏與陳函薇當時在網路公司相識,後來網路泡沫公司倒閉,「我們算準一段時間沒有領薪水可以活下來,想要試試看,」林建宏說,懷抱著「只要有點子,就可以影響全世界」的勇氣,兩人存了一筆積蓄,大膽地踏上創業之路。
一開始推出網路書籤服務,吸引了大批流量造訪, 也曾以創業代表身分,受邀參與web 2.0 研討會,看起來好像成功,但時間一久,卻發現沒有穩定的獲利模式支撐下去。本以為網站有流量,廣告主就會找上門,但廣告投放還是傾向大媒體,「像是做了一個很好的夢,卻突然被搖醒,」林建宏說。
承認失敗是創客必修的第一課,兩人學到的是,要做「有實際需求,並且讓消費者願意付費的東西。」
走到人生低潮,創業夢怎麼繼續?
在創業家性格中,總是相信自己會搭出一個改變世界的天梯,即使在電梯向下的時候。這對情侶,決定先完成人生大事,再思考如何創業,可是就在這同時, 一對新人竟然從婚禮中又發現了機會。
婚禮辦在戶外,找了攝影記錄婚禮,想要做成照片書留念。一開始找了印刷廠,卻被一堆印刷專業用語考倒,被問到要選哪種紙材、磅數都一問三不知,便轉往照片沖印館,看到翻印在馬克杯、鑰匙圈上的品質,讓兩人不禁搖頭打退堂鼓,詢問周遭朋友後發現, 大家都有相同的需求和困擾,「有很好的照片跟故事, 但沒有好方法把它留下來,」林建宏看見,既然這是大家共同的困擾,能解決問題就一定有商機。
機會往往就在問題裡,點點印「照片書」的點子從此萌芽。
做人類學家,觀察問題解決問題
有創客性格的人,看到問題,會努力找到解決之道。
網路創業的特性在於「快速、敏捷」,創新,更是網路創業的核心,究竟要如何跟上科技發展的腳步呢? 創業家要像個人類學家,「觀察」是重點。
「照片在哪邊,我們就想往哪邊發展。」照片以往po 在部落格,現在到了facebook 或手機裡,他們發想了「SnapCard 快拍卡」產品,可以直接從facebook 匯入照片印成小卡片,以及推出手機App 版本的編輯器。
「不管照片在哪裡,我們提供好工具。」現代人隨手打卡分享很方便,但卻少了雋永的留存,照片氾濫的情況需要工具,幫助人們留下最美好的時刻,可以變成書,可以是桌曆或小卡片,「把生活累積的美好時刻,布置成現在的生活,」陳函薇說。
「創新、嘗試、努力、認錯」的核心精神持續帶領著點點印向前走,有想法就丟出來討論,可以做就馬上動手,錯了就認錯,再重新開始,從創始的5 人現已茁壯成20人的團隊,仍然沒有改變。
細節,讓魔鬼變天使
有了先前的失敗經驗,夫妻倆再次創業時,人、人、人,志同道合的夥伴成為他們最重視的創業要件。林建宏負責技術,陳函薇負責行銷,陸續找到設計、研發、印刷的專業人才,5人團隊重新出發,花了1年的時間找印刷廠、技術研發、產品設計,這1年的摸索期,讓5人團隊吃了不少苦頭。
本以為找配合的印刷廠是最簡單的工作,「當初想得很簡單,台灣印刷廠這麼多,只要找印刷廠印就好啦,」林建宏說,大部分的印刷廠品質都達不到點點印的標準。
將全台灣的印刷廠掃過一輪,一一寄照片試印,要求印出來的「天空藍色要漂亮、貓咪的毛髮要清楚,還有小寶寶的臉要很嫩」,把所有試印品攤在會議室的桌上,舉行「PK大賽」,這些五花八門的「考題」,還要測試在不同光線程度下,怎麼樣才能印得好看。細節決定一切,林建宏想著「如果是自己收到會開心嗎?」用設身處地的情境,為每一張值得珍藏的照片把關。
團隊成員信心滿滿,認為開發出來的編輯器功能很強、很好用,使用者實測後,完全打破了他們的自滿與想像。
「本來想做最強、功能超多的編輯器,我們懂這麼多網路技術,應該要全部用上去,」陳函薇說,測試後才發現,愈多的功能只會讓使用者分心。但測試者覺得好複雜,設計理念從「加法」變成了「減法」,回到點點印的初衷,「我們當初就是要解決這件事情,希望做到沒有很懂技術的人,都可以輕鬆地編輯照片書。」
個人出版,打造創作者的夢想舞台
對夫妻倆來說,創業,是想解決問題、改變世界。現在點點印還幫助了更多的創作者夢想成真。以前是由上而下挑選一個創作者,現在是由下而上發掘具有創作能量的人。去年10月,點點印推出「好書店」,打破以往傳統一刷1000本的高門檻,一本就可下單印刷,作者也不需要苦尋出版社毛遂自薦,讓出書、創作不再遙不可及。
個人出版的idea種子,從點點印誕生的那刻起就已經埋在土裡。「創業很酷的一點是,你做的事情好像可以改變什麼,」林建宏說,作者把作品丟到好書店,喜歡的人訂購作品表達支持,讓很多新興作家有了被看見的機會,「這是一個理想的實現,」陳函薇說。
走過10幾年的創業路,夫妻倆始終堅信,創業是一個天梯,即使它是向下的,只要你想改變世界,它就會扭轉扶搖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