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看外國電影,都以為外國人的稱呼很隨意,例如他們會直呼父母親或老闆的名字,就誤以為直呼總經理、董事長的英文名字是很自然的事,但實情是如此嗎?那你就錯了, 老外可是十分重視職場倫理與尊卑關係的,叫錯了職稱,不僅升官無望,可能連工作都會莫名其妙地丟了。
我在外商公司工作時,有次跟總經理報告業務事項,報告得很順時,就自然地說,「John 也認同我的想法⋯⋯」,結果馬上被總經理訓斥說,「John 是你可以叫的嗎?」當下我還意會不過來, 後來才知道,老外看似可以直呼名字,事實上要看場合,千萬不要以為電影上那套可以用在職場上,尤其是菜鳥更要留意,要花時間去記住各種英文職稱,用對職稱才能幫助你在職場上順遂行事。
哪些場合需要重視職稱呢?我個人的經驗是有3 種場合一定要用對職稱,分別是開會時、介紹長官時及寫e-mail 時。開會時當然要用正確的職稱,一一向與會的人士報告,尤其是各種職別大小要搞清楚。介紹長官時當然要加上title,可不能在介紹時稱兄道弟,例如要說:「這是我的 manager, Ben」,可不能說「這是Ben」。同樣在寫e-mail 時要注意稱呼別弄錯了,且一定要加上正確的頭銜。
要正確用職稱,要先了解組織內部的各種英文名稱,需要弄清楚的大致可以分為部門別、階級別及流程別。部門別指各部門的名稱,例如要知道物流部門的英文名字是logistics department, 那財務部門呢?自己的部門又要如何稱呼?
階級別更要好好背起來,協理、經理、總經理、董事長等的英文名稱與中文不太相同,千萬不要弄錯。
至於流程別,是每件公文的走向、呈核流程等,總不能總經理還未看過,就想直接送給老董看,公文正本該給誰?副本要知會哪些人哪些單位?跟經費有關的事項,可不能略過財務部門。
花點時間熟悉組織各部門的英文名稱,了解如何正確運用, 將使你在職場中的應對進退更加得心應手,所以快背下組織部門的英文吧!(更多圖表內容請參閱30雜誌8月號第1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