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奔三拼,奔四衝!

吳敏春
user

吳敏春

2004-10-01

瀏覽數 10,250+

奔三拼,奔四衝!
 

在大陸, 英代爾公司的晶片Pentium被譯為奔騰,所以Pentium III譯成了奔三,Pentium IV成了奔四。不知什麼時候起,人們開始用奔三稱呼25歲以上30歲以下的年輕人,用奔四自嘲30多不到40歲的年紀。這裏有一些時尚科技的新潮、一些自我的期許、也有一些青春流逝的無奈。

有追求才有「奔」 我以為奔騰翻譯

得很好,體現了英代爾公司不斷超越自我,追求卓越與突破的精髓。由此衍生的奔三奔四,也是絕妙在於一個「奔」字──有追求才有「奔」,是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奔三奔四,其實都是人生最佳時機。楊致遠創辦雅虎時是奔三的年齡,Michael Dell成就Dell王國是奔四的年紀,Jeff Bezos創辦亞馬遜公司時32歲,Larry Page 和Sergey Brin創辦Google時年僅24歲。在矽谷,每天都有奔三奔四的青年做著創業夢,也就是在這些夢想中,一個又一個科技王國誕生了。

奔三,是學習和累積經驗的寶貴年華。才從大學或研究所畢業,進入社會的時間也不長,正像一塊海綿般,吸收寶貴的營養,讓自己成長壯大、走向成熟。在技術上、管理上、商業決策上、為人處事上、人脈關係上,在在都有提高的空間。年輕人在摸爬滾打中瞭解社會,一點一滴從青澀走向成熟,從滿臉青春豆的毛頭小夥子變成西裝革履的年輕才俊;從稚氣未脫的小姑娘變成優雅幹練、處變不驚的現代白領。奔三,在努力中期待終有一日能破繭成蝶。

奔三是創新與壓力 奔三,也是創新和

積極進取的最好時機。這個年齡,沒有什麼包袱,敢想敢幹、勇於打破常規;這個年齡,也特別能夠承受失敗──摔倒了再爬起來,重新來過又如何?矽谷的創投公司還特別青睞屢敗屢戰的創業者,因為聰明的創業者知道怎樣避免犯同樣的錯誤,所以每一次失敗都是一筆成功的財富。孔子曰,三十而立。奔三的壓力是在30歲到來之前就該有所成就。而立不僅僅在事業、職場上,結婚和生子都是奔三過程中的期望。很多人也希望而立之年財富的累積能達到相當的程度。但是現代人壽命延長,不再是「人生七十古來稀」;現代社會的發展,知識的累積、科技的進步,使經驗的累積需要時間,所以而立也不是一蹴而就,重要的是有韌力和耐心,並持之以恆,保持「奔」的態度,才能接近和達到目標。

奔四是收穫與珍惜 此時,經驗的累積、人脈關

係的建立、對自己的瞭解和把握,都達到一定程度,又處於精力仍然旺盛,創造力依舊豐富的階段;這個時期,不再有少年時的莽撞,但仍保持年輕人的意氣風發;這個時期的追求,更多了份

從容不迫的自信和胸有成竹。Michael Jordan奔四的年齡仍是他籃球生涯上最燦爛的階段,當時仍在球場上馳騁的他主導成敗,有一份舍我其誰的霸主之氣。

西堤餐券+雜誌一年才 $2,680,這組合太划算!立即訂閱>>

奔四的年紀更懂得珍惜 這個時候,是更知道把

握機會,儘量避免與成功失之交臂;這個時候,往往也有著更多的患得患失,深怕失去已經擁有的而不那麼願意承擔風險。我的朋友發現了一個重大的技術突破,但也因而面臨這樣的選擇:是在福利、報酬雙優的大公司保持一份體面的工作?還是放棄這一切,冒著沒有固定收入的風險,抱著對自己技術發明的信心,從頭開始開創一個新公司?

奔三奔四再奔五 奔四,也常常是無奈的感歎。

似乎過了40就是“Over the Hill”,過了人生的高峰,從此之後都是下坡路。男人開始謝頂、女人接近更年期。奔四,有著對青春不再的惆悵和對走向衰老的恐懼。但是我們看看,Hillary Clinton年過50從第一夫人的位子上退下來之後,還去競選當上了代表紐約州的國會參議員,仍然在政壇上叱吒風雲。40、50乃至60歲而成就大事的大器晚成者也不在少數。《Fortune》500強的企業中,絕大多數CEO都是40歲以上的中年。奔三奔四,都是「奔」的年齡,都是有所作為、有所追求的人生階段。在「奔」的過程中,創造力得以提升、超越,而成功就是那句俗語──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奔」,是嚮往「騰」的境界,是超脫於成功與否的束縛,而享受「奔」的時候風吹過耳畔幸福的感覺。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