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個25萬更幸福!

圓夢理財

30雜誌
user

30雜誌

2004-11-01

瀏覽數 4,100+

2個25萬更幸福!
 

一位32歲的電子公司顧問管理師去年剛完成婚姻大事,喜宴與新房佈置林林總總加起來花了近50萬,「我身邊的現金都花得差不多了,現在要努力再存個50萬,才能認真規畫生小孩或買房子。」

開始想成家

其實「孩子、房子是負債」的說法正當道。有研究指出,一個小孩從出生到唸完大學,不上補習班、只念公立學校,最陽春的養法也要花費500萬新台幣;更多的例子是花費1000萬。而雖然房貸利率低,但買棟房子要背負10到20年的貸款,想來就覺得壓力沈重。

但30歲世代仍有不少人想著結婚、生小孩、買車、購屋,建立一個幸福的家。就像知名導演吳念真說的:「幸福,是一種心境上的圓滿。」他年輕時,有工作後才敢訂婚;一訂婚後向小野借20萬付房子頭期款,他認為有房子才能給太太安全感。

那種為家人、為伴侶敢於擔當的勇氣,在五、六年級身上仍然鮮明。但這群精打細算的30歲世代,了解購屋育兒背後的代價,他們在腦中規劃卻不貿然行動。非得累積到一筆資產,確保可以消耗而不會影響原本生活時,才勇於實踐。而50萬是他們認為可以「開始實踐」的里程碑。

開始存退休金

攤開你的50萬理財規劃,等於攤開你現在的人生。若還不到30歲,剛新婚,兩年內沒生孩子的打算,這樣的狀況就比較能承擔風險,可以拿出1∕2~1∕3資產投資高獲利標的,像單筆美股、買新興市場的基金等。有志學習投資的單身青年,更應趁年輕、手邊又有一些錢,多進出市場,將資產切割數份,熟悉各種投資工具的操作,輸贏成本不會太高,賺得豐富的投資經驗才重要。若已經有孩子、也背負房貸在身時, 資產配置要略作調整。

鄭弘儀在其理財書中提出建議,除了生活支出,用於儲蓄投資的只佔10%、房屋貸款佔40%、夢想基金佔15%,所謂的夢想基金所指的是退休金或子女教育基金,已婚者的理財規劃須更周全也更繁複。

退休金則是大家常會忽略的,別以為你才30歲,退休還太遙遠,假如你期望50歲退休,離內政部統計72歲的平均餘命還有22年,假如退休後每個月花費是5萬元,總共要準備1320萬,從現在開始每年你要存下66萬才行。

有那麼多人生事要煩腦,別忘了你手中握有多一倍的幸福籌碼,與其擔憂,不如翻開下一頁直接操演理財步驟。

想在變局中搶先一步?遠見週年慶,訂遠見兩年送一年,給你國際政經與前瞻科技的深度導航>

銀行怎麼幫你規劃?

開始高獲益投資

資金double, 你的賺錢能力也double!由於50萬可運用的投資組合更豐富,銀行建議25~30萬投入保本投資後,連保守者都可以拿出部分資金投入股票等高獲益標的。總括來說,投資金額不宜超過35萬,其餘資產應該用來為結婚基金、孩子的教育基金做準備。

已婚者的資產配置

已婚者的保本需求仍是重要考量,投資型保單、共同基金仍是主要投資工具,固定配息的債券型基金仍是眾家銀行的推薦。若你是穩健保守的投資者,富邦銀行建議仍預留3~6個月的生活費用(約20%)作為流動資金。投資金額大約25萬,分成3份分別投入歐洲、美國及亞洲基金。做好保本基礎後,剩下的30%可用於購買投資型保單與投資單筆股票。

若有育兒需求,花旗銀行建議以兒女的名字開一個定期定額戶頭,每年約投資5萬元。

對於有心投資股票者,台新與日盛銀行建議買1、2支台股,選擇各產業的龍頭股,長期持有約5到10年左右,例如中鋼、台塑、聯電、鴻海等。幾年之後,手中即擁有一部份的股票資產。

未婚者的資產配置

擁有一筆不小資產、又無太大經濟負擔的單身者,若心態保守,可以選擇與已婚者一樣的資產配置,共同基金的部份則選擇高收益型的基金。

但花旗銀行建議更積極的做法,以35萬投資高成長的商品,如:貨幣選擇權等;15萬作保本投資,全部放在債券型基金。另外,每年藉著債券型基金的配息,及投資高成長商品所獲得的利潤,可以再作一個定期定額投資,將現金流效益發揮到最大。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