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可以攻錯,想創業者都想知道別人的成功創業經驗。很多人看到「專心專業,量力而為;以變迎變、穩健開創」這樣的16個字,都會以為不過是另個「教條」、老一輩的陳腔爛調,有甚麼好說的。但是美吾華企業董事長李成家卻用這樣「教條」創業,並且運作28年,打造了50億的企業。
沒有出路,自己開創
「人生許多時候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李成家感嘆地說。大學聯考時,他只考上藥學系,沮喪了許久,然而他在社團生活中重拾自信,出社會後自行創業卻得到比醫生更好的際遇。李成家也談到老友施振榮自認為英文不佳,沒有出國留學,又因為任職的華泰電子傳出經營危機,所以才出來創業,也因此造就了今日的宏碁集團。由此不難看出李成家對人生的正面態度,也奠定他創業期間不斷激勵自己的動力。
充滿鬥智、熱忱的李成家,雖已年逾半百,卻令人看不出其實際年齡。長相斯文、戴著金框眼鏡的他,雖稍有中年男子的身材,但不難想像其年輕時的英挺樣貌。生長在屏東東港,沒有顯赫的家世背景,一生守著電器行的父親,期望他能夠做個過去令人稱羨的醫生,但卻未能如願。
高醫藥學系畢業後,李成家毅然決然地北上發展,第一份工作是在美商必治妥西藥部擔任業務,原以為可在台北工作的他,被分派到新竹、苗栗工作,他不因而洩氣,反而更努力地突破自我,4個月之後的業績是全省最高的,同時被調回台北。在一年後打破了必治妥規定須待滿兩年,才能升為地區經理的紀錄,業績特優的他晉升為北區的經理。
守則1∕專業與量力
當時美商公司的薪水是公務員的2、3倍,他自知學歷並非頂尖,在美商公司無法有更好的發展。因此,1976年時在青輔會輔導下與朋友創立美吾髮公司,代理美國VO5洗髮精,28歲即踏出他創業的第一步。年輕就創業,但李成家卻謹守他的創業原則──「專心專業、量力而為」。
李成家選擇代理洗髮精品牌創業,這與當初在必治妥公司推銷洗髮精的專業是相符合。他認為不專精則沒有核心競爭力,所以有多少力量做多少事。因此,考量到創業初期資金有限,他決定不以製造業為切入點,而採用代理國外流行產品的經營模式,這種以少量資本賺錢的保守做法,也反映他量力而為的思考方式。
「人活在掌聲中,往往在掌聲中迷失自己」他看到過去與他同為青創楷模的很多朋友當時都很成功,後來卻一個個倒下。大企業東帝士因為擴充太快,因此人才不足、失去管理,這些都是不量力而為而導致失敗的例子。這些血淋淋發生在他身旁的事件,使他常常看別人想自己,對於別人的優點加以學習,看到別人所犯的錯誤時,引以為鑒。
守則2∕變動與穩健
創業不僅是開創,更要能永續經營。所以在「專心專業、量力而為」之外, 李成家的第二個創業守則便是「以變迎變、穩健開創」。
1988、89年時因為貿易自由化政策,李成家代理的VO5洗髮精受到水貨影響,總代理無法獲利,他因此將公司轉向為研發適合國人的洗髮精,生產高價洗髮精,成功地將消費者心中的品牌由VO5轉為美吾髮(現為美吾華企業)。
「國際品牌做世界性的產品,而我們就利用本土優勢做台灣適合的產品」他自豪的說著。
即使在創業十多年後, 李成家仍隨時留意商機,7-11連鎖便利商店的蓬勃發展,給了他「藥局也要朝這個方向發展聯合採購,才能壓低成本、聯合行銷,提昇競爭力」的動機。1990年他與美國技術合作成立博登連鎖藥局,至今100餘間中,只有在台大醫院公館院區的為直營店,其餘均採用加盟方式。李成家認為公司的人力無法應付快速展店的速度,因此採用加盟店的形式,可讓公司不花自己的本,只賣產品即可獲利。
近年來,他也隨著政府欲發展生技產業計劃,率先將重心逐步擴展到醫藥生技領域,成立國內第一家新藥研發的上櫃公司。而一連串的醫藥與生物科技相關的企業拓展都是他不斷地吸收、學習新知,預測環境變化,更早一步做準備來的結果。
現在的成功將來還會有?
「美吾華28年來財務健全, 從來沒虧錢過。」李成家引以自豪地說。經濟部中小業處處長賴杉桂更稱他為「中小企業的長青樹」。現在美吾華企業在生技醫藥產業的營收已佔全事業的85%~90%,企業轉型之際,李成家不躁進的性格,任何相關企業的擴充總在上個事業體站好腳步之後才行動。
「贏九次輸一次等於零」,李家成認為做生意的人是賠不起的!30年成功,第31年失敗,那麼還是失敗。這樣的觀念對於在商場上創業者看來或許過於保守,但也就是李成家的謹慎個性,讓他不斷思考,自己為何會成功,而現在的成功將來還會不會有,這種危機意識成就他50億資產額的企業,並不隨景氣影響,持續擁有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