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一向是男性掌控的天地。最近,我參加了公司的一個董事會和高層管理人員的晚宴,環顧近30人的宴會廳裡,我是唯一的女性。這樣一個1萬多人的跨國上市公司,高層人員幾乎全是男性歐美白人,女性通常是秘書和底層工作人員的角色。
這似乎已是很普遍的現象。2003年財富500強的大企業中,女性在所有的董事會席位中所占的比例僅13.6%,最高職位中女性僅占7.9%,最高收入者中,女性僅占5.2%。在中國大陸,雖然大多數女性都上班,但是真正位居大企業高層的女性主管,也還是鳳毛麟角。
擺脫刻板印象
女性在職場中的位置,仍然多是從屬性的,比如文書、秘書、財務、行政、翻譯,在人們的觀念中,早已形成了這樣的刻板印象。在中國大陸,我曾經多次有這樣的經歷:拜訪客戶或是政府官員的第一次接觸,如果我有男性同事或下屬同行,對方的第一反應往往是──我是他們的秘書;當被介紹我是主管或負責人時,對方脫口而出的常常是:啊,這麼年輕的女老闆!記者採訪時,問的最多的問題也是:作為女性主管,如何讓手下的男性員工服從管理?但卻沒人想到,如果反過來問的話,聽起來就會覺得很奇怪。長久以來,女性員工習慣於從屬地位,也普遍聽從命令、易於管理;而男性若是要聽命於女性上司,大多需要克服優勢心理和驕傲心態。
職場上地位較高的女性,往往給別人的印象是──年長、不茍言笑、或是不修邊幅的女強人。我的一位好友,是個傑出的女經濟學博士,在大陸著名的高等學府任教。有一次應邀赴黨校講學,走進教室時全場一片譁然,引起騷動的原因卻是由於她的年輕和美貌。當然最終贏得全場掌聲的,還
是她生動的講課和令人懾服的學識。
拋開包袱,展現優勢
女性想要在職場上有所作為,往往需要付出超越男性更多的努力。尤其是30歲上下的女性,在家中身兼孝順的女兒、賢慧的妻子、和慈愛的母親,蠟燭多頭燒,要消耗大量精力;在公司往往是中階管理的白領,上要對高層負責、下要管理部門員工,擔子重、責任大,但又有權力的限制。職場中常常有所謂的「玻璃天花板」,讓女性擢升看得見、卻摸不著。有一些出色的女性,因為在大企業中看不到升遷的希望,只好自己出來創業,也因而成就一番事業。
女性在工作中也有優勢的地方。女性天性中有柔軟的一面,而柔能克剛,身處男性的世界裡,往往較能靈活處事,以至於做到許多男性做不到的事;女性刻苦耐勞,能付出超過常人的努力,因此也有可能達到更大的成就;女性觀察細緻、做事負責,有些職業就特別適合女性,比如女記者、幼兒教師的數量就大大超過男性;女性堅韌不拔、鍥而不捨、持之以恆,所以往往成功的機會就更大;女性常常被對手低估,這往往又可以被轉化為優勢,在對手的輕忽大意中獲勝。
典範在前,自立自強
成功職業女性的典範其實也是數不勝數。美國著名的脫口秀主持人歐普拉(Oprah)在電視上的親和力無人能及,觀眾遍及千家萬戶,並在此基礎上拓展版圖,成就集電視、雜誌等多元經營於一體的媒體集團;eBay的CEO 惠特曼(MegWhitman)憑她超人的遠見卓識和管理能力,使eBay在互聯網泡沫破滅、全球經濟不景氣之時,仍然一枝獨秀,從一個創業公司走向獨霸市場的巨頭,業績不斷上揚、股票節節攀升,搖身一變成為華爾街的新寵;惠普公司CEO 菲奧莉娜(Carly Fiorina)也是出類拔萃的職業女性,和康柏的合併決策果斷,不懼和持反對意見的大股東對簿公堂,也要堅持己見,最終證明了自己是對的,合併後的公司面目一新,重新成為市場的龍頭老大。
在職場上、在人生中,作為女性最關鍵的就在於自強自重。女性不必自視低人一等、不應得過且過、不可敷衍了事、不能自暴自棄。自立才能自信,不管是面對瑣碎家事的家庭主婦、還是叱吒風雲的女性領袖,同樣都應受人尊重。只要努力經營,總會有屬於你翱翔的一片廣闊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