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現今社會是道德淪喪的時代。尤其是滾滾紅塵、花花世界的中國大陸,有從美國回去發展的「海龜」,也有臺灣過去淘金的台商、台幹。據說,用一詞來概括都不為過:「全面淪陷」!逢場作戲者有之;包養「二奶」者也有之。而大陸遍地而起的本地富有者階層,則流行「家中紅旗不倒,家外彩旗飄飄」。
各大小城市,KTV包房、夜總會、色情場所,車水馬龍,財源滾滾。生意場上,交杯換盞之後還要提供特殊服務。年輕人中,網戀、一夜情甚為流行,甚至換妻等千奇百怪的現象,都有所聞。
道德,難道真的就隨著社會財富的積累、社會約束的開放而淪喪到不可救藥的地步了嗎?
自由國度中的道德準則
我們先來看看美國。在美國這樣富有而且自由的社會,個人的隱私是完全被保護和尊重的,所以有很大的空間可以為所欲為。但是這樣一個看似沒有約束的國度,道德卻自在人心。美國人重視人品、誠信、承諾,對婚姻和家庭也十分看重。很多人也許花很長時間才能做結婚的決定,一旦結了婚,婚姻就是雙方的承諾,共同生活,彼此尊重,一起撫養子女,攜手走過人生。儘管曾在60年代以糜爛為時尚,但逐漸受到主流文化的排斥,正統道德觀仍然占了上風。美國的家庭觀念、道德準則,在西方社會是最保守、傳統的。
人生短短,活的爽爽?
道德,不在於外在世界的誘惑,而在於自身的選擇把握。曾經是上海首富的周正毅,就有一句他對生活的總結:「人生短短,活得爽爽」。持類似觀點的人不在少數。但是如何定位「爽爽」,卻會有大不相同的人生。
一生以個人享樂為目的,以滿足個人需要為前提,道德自然不在;但這樣的人生是否真正能夠「爽爽」?似乎未必。
物質和物欲的滿足,是短暫的快樂,卻往往不能長久。在紙醉金迷、物欲橫流之際,精神常常空虛。心靈沒有平和安全感,沒有寄託、沒有追求、沒有希望、沒有永恆。真正快樂的人生,應當是豐富、高尚、受人尊重的人生;是精神追求和物質滿足相平衡的人生;是有所為、有所不為的人生。感情世界中,平凡的你我他,即使在今天物欲橫流的社會,百丈紅塵中是不是也在心靈的角落有所追求,那「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天長地久,沒有太多的轟轟烈烈驚天動地,而是像流水一樣綿延不斷安詳從容的美麗。
商業道德從誠信開始
中國古代的醫學經典《黃帝內經•靈樞》中曾指出: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氣也,德流氣薄而生者也。意為道光德能是生命的原動力,德性物質在體內的流動,才使生命體中的性體系統具有活力。老子的《道德經》中也指出:天德養神,地穀養形。仁德、義德、禮德、智德、信德這五種道的德性能量,滋養著我們的精神和靈魂。捨棄對心神的制約,任私欲為先的價值觀膨脹,任享樂利己的個性張揚,任心靈道德沙漠化,就不會有真正健康的生命和健康的社會。
道德,也不僅僅體現在家庭和人倫。
商業行為中,道德則從誠信開始。何謂誠信,西方人比國人理解得透徹。誠信是信用卡可透支的額度,是貨品售出可原物退換的服務,是商業協定的執行,是言出必行的態度。誠信不僅是對他人的尊重,更是對自己的尊重。曾經投資過一家企業,不景氣之下,總經理竟然捲款挪作他用,把一個網路公司的資金以個人名義投資開辦了連鎖咖啡店,據說所賺不菲。曾經是朋友的人,面對質問卻振振有詞:「你能把我怎麼樣!」這種情形,若在美國,自然會訴諸法律,伸張正義,讓無信小人再無機會騙人。但是在法制不健全的大陸,他仗著關係網,卻能橫行。他也許獲得了金錢,卻永遠失去了誠信和友情。
人性都有脆弱的一面,都有面對欲望和誘惑不能自持的一刻。但道德是內心的尺度和靈魂的衛士,提醒我們何時放手,何時止步。若每個人都能在感歎「道德淪陷」之餘獨善其身,不以善小而不為,不以惡小而為之,讓道德觀重回心中,則社會環境的整體改觀當指日可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