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難對於30來歲的年輕人來說是個太過沉重的字眼。有些人因為失戀而自殺,有些人因為失業而哀歎,更有人常常抱怨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命運不公、生活不順、心情不好,凡此等等,那是因為他們還沒有體會到真正的苦難。
人生本多苦難
一對恩愛夫妻攜手移民加拿大,太太順利找到一份專業對口(指相互聯繫的兩方在工作內容和性質上相一致)的工作;先生是電腦碩士研究生,很快就畢業工作了,但一場飛來橫禍,先生因車禍而去世,留下年僅30的嬌妻。
一位同事的親戚,也是30來歲,兒子患有智障,生活不能自理;丈夫患有抑鬱自閉症,最後自盡,只留下她獨自一人挑起生活的重擔。這些不幸的故事,聽了、經歷了都很沉重。但沉重的是心情,不能沉淪的是意志。
一位同學,年幼時父母離異,各奔東西,他只能和奶奶相依為命。不幸罹患了骨癌,鋸腿、化療,走過極其痛苦的療程,還是未能躲過那一劫。可憐70多歲的老奶奶白髮人送黑髮人,真是傷慟欲絕。在我印象中存留的,永遠是他在手術後,最後一次參加班裏的春節聯歡。拄著雙拐、拖著單腿,他蒼白而溫和地微笑著參加擊鼓傳花的遊戲,他是擊鼓人,將歡笑留給眾人。
命運本就難測
一位年輕的大學教授,不幸遭遇車禍,急救時接受輸血卻被傳染上了愛滋病毒,偏偏又發現已經懷孕。不忍尚未出生的孩子失去生存機會,所以冒著風險選擇將孩子生出來。十月懷胎,最後以偉大的母愛和自己的生命換取了孩子的健康。
前不久,南亞的海嘯瞬間吞噬了數以十萬計的生命,許多人家破人亡;美國加州耶誕節大雨,導致大規模泥石流,半個小鎮幾十人被埋在半個滑落的山坡之下;中國大陸春節期間本應是闔家團圓歡慶的日子,卻驚聞北方煤礦開採發生事故導致數百人死亡。俗語說,天災人禍,在大自然面前,生命是何等的脆弱。在事故、災難和不幸發生的時候,人是那樣的束手無策。
生命其實強韌
但是脆弱的生命也有十分堅韌和堅強的一面。有一個家庭,一貧如洗,獨生的4歲女兒卻又患了疑難之症。父母傾家蕩產也無法讓女兒的病情緩解,不得已之下,他們在火車站的廣場上,掛牌乞討。但他們雖窮,仍不願失去尊嚴。他們乞討的牌子上寫的是:「要藥,不要錢!」
一個被棄的女嬰,在蘇州的一個普通街道上,被一名善良的退休女工和一位獨身的中年男子共同收養。女工年過60,每月僅人民幣400元(約新臺幣1500元左右)的退休工資,患有嚴重的肝硬化,還需要扶養一個智障殘疾的女兒;男子40來歲,靠打零工、擺地攤勉強度日。但他們收養了這個女嬰,只因為不忍心。女工成了奶奶,男子成為父親。從小嬰孩到學齡兒童,如今已是12歲的中學生,奶奶還是天天會在學校門口按時接。生活貧困到每天只能買一些菜葉煮菜飯果腹,女孩也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但是所有的人都沒有抱怨人生不公,有的只是感激,感激相互間的付出和相濡以沫的溫暖。奶奶最大的願望,就是能夠堅持到孩子上大學、有出息。
得失都要感激
這些都是普普通通的人生。平凡中,我們看到了生活的艱難、生命的堅韌、付出的偉大、和愛的永恆。對生活有所追求,人生才有希望。但另一方面,生活總是公平的,有所得,必有所失。對生活的期望,對自我的期許,都要有一個合理的限度。得到的就要心存感激,得不到的也不必太過失落,要明白很多事是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生命的每一天,都有美麗相伴,父母賦予生命,親情、友情、愛情賦予生命的意義,讓自己的人生在時間的坐標軸上展開,去關愛自己,也關愛他人,點點滴滴,都是美好回憶。每個人一生中多多少少都會遇到一些不順、挫折、甚至不幸,重要的是不要怨天尤人。
換一個角度看世界,因為經歷了一些苦難,才會更懂得珍惜,珍惜所擁有的,感謝所得到的。懂得感激,就是對生命的尊重。春天,是春暖花開、萬木復甦的季節。看樹木吐出翠綠的嫩芽,看鮮花搖曳鮮豔的花蕾,你會體會到生命的力量,體味生活、審視人生,在充滿希冀中順其自然,卻永不言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