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專屬 會員專屬 《造山者》導演分享護國神山背後「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的信念

你可以伸出的4種援手

正確地支持

王念綺
user

王念綺

2005-04-01

瀏覽數 3,100+

你可以伸出的4種援手
 

憂鬱症來勢洶洶,每6~7人中就可能有1人正承受憂鬱之苦。當你發現身旁的同事工作時提不起勁、無法專注、效率降低,對於儀表也漸不修邊幅,平日會與同事打成一片者,現在卻悶悶不樂,甚至無故哭泣、或是時常因身體不適而請假時,你可能就要懷疑他是否正受憂鬱之苦。

那麼當職場上的同事,正於憂鬱深谷中徬徨迷惘時,你可以怎麼幫助他呢?

負責國內多家員工協助方案(EAP)的天力亞太顧問諮商心理師魏懋文認為, 首先要問問自己與這個同事的關係如何,若只是點頭之交,可以主動問「如果需要幫忙時告訴我」,藉此表達關心之意,但不必強問他到底發生什麼事;若是你與此位同事的交情不錯,你可以採取下列的方式。

1.同理心傾聽

當憂鬱症患者向你傾訴、抱怨時,他們並不一定要求你給予什麼實際的解決方式。重點是同理心的傾聽,讓他知道有人支持他,或許當下患者不會馬上回應,但這對他而言就是一種心靈的支持力量。

曾受憂鬱症之苦的自由撰稿人朱和之說,有些話切忌對患者說,如「想開一點就好了」「不用擔心,事情會變好的」此類的話,或者是當患者反映他的困擾時,用廉價的美化型思考回應他。

2.靜靜陪伴

當憂鬱症患者思緒陷於沮喪、消極、雜亂中時,他們可能不願意說話。此時,不要在旁喋喋不休,或自認熱心地詢問他的心情,當個安靜的陪伴者對他而言會是更好的幫助。

中華汽車公關彭春菱表示,曾經有同事罹患憂鬱症,同事們則輪流陪伴他回家,讓他體會同事的關心。憂鬱症病友、前台積電品保主任胡怡中認為,身旁的人默默支持,會成為他安定的力量。「我當時只能在旁陪著他,偶爾問他心裡想些什麼。」胡怡中當時的同事黃素珍說。

3.工作適當調整

台大精神科主治醫師吳佳璇表示,猶豫不決是憂鬱症病患最常出現的思考模式。多數的憂鬱症患者在病發時,會出現行動遲緩、決策緩慢的現象,因而影響工作表現。

想在變局中搶先一步?遠見週年慶,訂遠見兩年送一年,給你國際政經與前瞻科技的深度導航>

中華人力資源管理協會認證委員會主任委員張瑞明表示,憂鬱症患者若因病而丟了飯碗,對他們而言可能會是更大的打擊。

因此身為憂鬱症病患的同事,當他工作效率降低時,可以抱持著助人、多做多學的態度,為正處憂鬱之苦的同事分擔部分工作,這對於輕、中度憂鬱患者在職場調適上是極大的幫助;若身為主管,或許可以適時調整患病者的職務,減輕其工作壓力。張瑞明認為,雇主善盡社會責任,在其生病時適時地拉他一把,會比捐款做公益的功德更大。

4.帶他們走出去

憂鬱症患者通常缺乏活力,因此不論是身體上的活動,或是與人的互動,均可對其身心帶來正面的效果。一位航空公司的地勤人員上班時變得沒有活力,整個人像顆洩了氣的皮球,走路時彎腰駝背,她自己並未發現,但身旁同事直覺有異,並陪伴她去看醫生。當她被診斷為憂鬱症後,同事們每到中午,就拉著她出去散步,使其身體得到適當的運動,也與同事間的互動更為頻繁,漸漸地憂鬱症即有好轉的跡象。

胡怡中以過來人的經驗認為,憂鬱症患者要正面加入社會,不要害怕異樣的眼光。未來他想帶著病友走出與不同的生活圈,來擴大生命的寬度。

當你身旁的同事正陷落於憂鬱深谷中, 感到孤單、無助時,請別吝於付出你的關心與幫助。或許你的支持,可能將成為他在黑暗中的一道曙光,緩緩地照亮他的心。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