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只有一隻眼睛看得見、一隻耳朵聽得到,你會做什麼?相信對絕大多數的人來說,不是從沒思考過,一想到恐怕也都是末日了!
但你應該不知道,在台灣有一個自謙「頭殼壞掉」的人,用那僅剩的50%,在今年2月底美國奧斯卡頒獎典禮的前夕,被稱為3D界奧斯卡獎的「3D Creative Arts Awards」大獎中,以《3D Taiwan》一片立體呈現台灣的美,讓那些幾乎從未踏上台灣土地的委員們驚豔、讚嘆,雙手奉上評審團大獎,也讓曲全立這個土生土長、曾經九死一生逃出鬼門關的導演,與知名的大導演李安同台並列為耀眼的「台灣之光」。
決心,才能讓自己站起來
「我是一出生就被一群人包圍檢視是否應該要留下來的人!」曲全立相當坦然面對當時的九死一生。主要是他的父親患有肌肉萎縮症,大家屏息檢視他的健康,結果他順利的活下來,他的父親卻在他2歲時撒手人寰。
他自嘲這一路是天公疼憨人,學電子的曲全立當兵時在軍樂隊服務,負責吹奏喇叭,因為對聲音不敏銳,別人可能練習兩次就學得會,他則是努力的吹了20次,確立了自己的態度。當完兵原本要進入房地產行業,後來只是希望找一個離住處近的工作,卻意外闖進媒體業當上出機公司的攝影助理,開啟了他26年的攝影人生。
由於對影像具備天生的敏感度,加上最初的出機公司以拍攝職棒為主,奠定他的攝影技術基礎,曾經是性感女神崔苔青的指定攝影師,一切在35歲那年因為腦瘤而驟變,開刀後儘管逐步恢復,但腦瘤壓迫視覺、聽覺神經造成的傷害,卻沒有辦法如現在的外表看起來那麼無恙。
他還記得術後工作一切停擺,約莫在2003年,他有一次坐在泳池畔看女兒嬉戲,擔心自己若不能痊癒,妻小將無依無靠,讓他更有決心要站起來,面對未來的挫折,做出屬於自己的東西。因此從35 歲以後,他的人生改變,曲全立透露:「以前我是受雇於人,拿人薪水不能挑工作;但自此後,我學會選擇自己想要拍的、學會拒絕不想要的工作,逐步走上了自製這一條路。」
「玩」出3D一片天
曲全立的信念是,在產業中只有第1 及第2 名才能「被記得」,一定要拼前2 名。因為身體沒別人好,為了達成目標,他從2005 年身體逐步康復後,思考影像這條路,當時他判斷,2D 時代重心是導演+劇本,3D 時代結合技術,整體層次更高,2008 年嘗試以2 台攝影機以不同角度拍攝,土法煉鋼起3D 影片,邊拍邊改進,2009 年在金馬獎創投會議中,發表首部自行投資的3D《酷克任務》,2010 年推出溫馨3D 電影《小丑魚》。
當時不少人認為3D 影片只是架兩台攝影機拍攝就可以做出的效果,但大家常常看了頭暈,主要是兩台攝影機的搭配要相當完美,只要有一點摩擦,造成不同步就會影響視覺感官,他戲稱一定要是甜蜜家庭才行,卻也凸顯出實地拍攝的難度,尤其以大自然為場景,不像動畫可以利用後製安排蝴蝶一毫一釐的飛舞動線,專業及體力負荷可見一斑。
儘管不少人冷嘲熱諷,還笑他在環境不成熟時搞3D簡直腦袋有問題,他的反應竟是摸摸自己的頭,戲謔的說,「我得腦瘤鐵定是『頭殼壞掉』。」一步一腳印耕耘的結果,他打敗了許多腦袋沒問題的聰明人,秉持著「憨憨做」的精神,克服3D 實體拍攝的困難,今年用《3D Taiwan》的影片,讓國際大獎的評審看到影片莫不想伸手捕捉美麗的台灣紫斑蝶,深深打動國際。
至今他還難以忘懷當時拿獎的激動心情,出發前前思後想,雖然對於品質有信心,但要與國際級的大導演競爭還尚未有十足把握。在喊出得獎的那一刻,一切的辛苦、淚水都值得。尤其不僅先前帶動3D 電影風潮的《阿凡達》導演詹姆斯柯麥隆研究3D 技術10 年,李安導演為了拍《少年PI 的奇幻漂流》也研究了4 年,不是為了3D 而3D,更證明了他的眼光精準,下一步則是以台灣360 行為藍圖的「百工」系列,繼續用3D 的視野記錄台灣。
對於台灣3D市場的未來,他相當有信心,目前3D電影市場每年的發片數約有20% -30%的占比,預估電視市場在新的硬體已經可以適時搭配下,若能夠打造出一個內容平台,例如現在已經有不少的HD 高畫質頻道,若能再增加3D 頻道,觀眾只要有硬體,在家隨時都可選擇收視3D 內容。
曲全立身為台灣3D 多媒體產業的先驅,可謂盡了120%的力,不僅以3D 行動劇院巡迴台灣教育市場,還出錢出力,捐車、捐電視、捐內容,就是希望能起帶頭作用,讓產、官、學甚至市場一起鼓動3D風潮,健全3D的產業鏈。
神奇的朝九晚七媒體業
媒體產業是出了名的爆肝責任制,尤其是影視相關產業,沒日沒夜簡直是家常便飯,但在曲全立的吉羊數位電影公司,卻能神奇的大多數時間都是早上9 點上班、晚上7 點下班、隔週休2 日,有些員工下班後賴在公司,還會被曲全立「趕」出公司。也許是他大病後,對健康有更深刻的體悟,但最重要的關鍵,卻是做好時間管理。
理工科出身的曲全立,做事情相當有邏輯。他說,做事情前先規畫好要怎麼做,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想好再出手往往能事半功倍。他笑著說,他常常每天早上5 部電腦同時打開,1-2 個小時就能做完當日預計要做的行政事務,早上一大早來,還要先請同仁吃早餐。另外,則是尊重下屬、善用科技輔助。例如他現在經常兩岸跑,影片的進度還是不斷進行。吉羊取其諧音是「gene young」,是希冀年輕有活力之意,目前是11 人的小而美公司,所以不管他在何地,大家隨時都可以用即時通訊軟體溝通,增加效率。
在用人哲學方面,曲全立說明,拍攝3D 影片機器及拍攝其實是相當辛苦的工作,團隊的和諧度相當重要。在挑人時,具備專業及創意當然不在話下,其他條件則是要個性謙和。特別的是,他觀察現在的職場小朋友會有遇事先卸責的情況,因此喜歡已經有工作經驗、不完全是一張白紙的員工。他認為,有換過工作的人,有比較的基礎,會更懂得在職場上付出與珍惜。
儘管現在曲全立獲得肯定,已可與國際級導演平起平坐,但他透露多年在國際級的大導身邊磨練,讓他學到完美需要不斷的付出及琢磨,在鏡頭後面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個鏡頭會不會更好。就像他35 歲時,他的人生「卡! 再來一次」,在重生之後,竟然給了全世界3D 鏡頭前栩栩如生的美麗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