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一雙妙手千年回春

故宮科技室國寶修復專家

李芸霈
user

李芸霈

2006-01-01

瀏覽數 2,400+

一雙妙手千年回春
 

故宮博物院收藏了中國千年來的文物,有青銅、有陶瓷,還有許許多多騷人墨客的字畫等等。但若是只有收藏,雖有精密的庫藏空間,卻沒有專責之人負責維護這批嬌客,不論多珍貴的文物也會在時光流轉中敗壞。在這宏偉的建築中,隱藏了一個名為「科技室」的單位,裡面的工作人員專門以最先進的科學方式,來修復這些歷經千年歲月的寶物。「妙手回春」一詞不僅可以用在正牌醫師身上,也適用於科技室裡的修復能手,他們不只重現古代文物的原貌,更讓人驚嘆的是,在修整過後,倘若無人提示,根本很難察覺原本破損之處為何。藉由各種先進的科學儀器,修復人員找出每一件古董生病的地方,並施以巧手診治這些無法言說病情的病人。

如果家裡珍藏的稀世珍玩壞了,該怎麼辨呢?也許只能怪自己粗心大意,但珍藏在故宮博物院的古物,可不能就此算了。「科技室」的楊源泉科長在故宮設置不久後就進入這個單位,化工背景的他在進入這個領域後,藉由不斷地進修,以明瞭每件古物的時代背景。做了二、三十年的古物修復,他笑著說總不能把宋朝的器物修成明代的,這樣就沒有盡到職責了。在每一件古物要上「伸展台」前,都需要多方評估,才能放在展覽室裡接受眾人的讚嘆。對於家裡的鍋碗瓢盆壞了,楊源泉表示這都是小case,一個原本精雕細琢的杯子,就算杯耳斷成好幾段,他也只要用一個下午的時間,就能將它復原。能夠在科技室裡工作的人員,不但需具備物理、化學、生物等知識,歷史背景的涵養更是要有。若不懂青銅器上每一種鏽蝕的形成原因,又怎能對症下藥?若不懂得文史,就無法得知各時期的先民,喜愛的是何種器物?因為他們的生活型態,攸關每一件古物的構成。因此,能在這個單位工作的人員,可說不僅要具備理工頭腦,來縝密地修整文物;也需具備相當的文化素養,才能妥善地照顧這群價值不菲的珍貴國寶。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