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看多了常常會有一個大問號在心底:「什麼叫好電影?」已經不是年少時抱著影評人的文章或是跟著各大影展,不管懂與不懂都囫圇吞棗的懵懂年紀,看電影已經不太需要別人來告訴自己好跟壞,不是自己看電影的眼光跟能力絕對好到什麼程度,只是覺得如果要別人來告訴自己什麼叫好跟壞,卻沒有能力反芻自己的想法跟判斷,那看再多電影恐怕都是一種浪費,白白可惜了一場兩個小時聲光與俱跟創作者的內在近距離對談機會。看電影有時候是非常私密與複雜的過程,很難有絕對的好跟壞。但還是會忍不住自問:「什麼叫好電影?」
六項奧斯卡提名強片 導演與觀眾鬥智
通常看完一部電影,我會問自己喜歡不喜歡,然後才會去思索好在哪裡,思索的時間愈長,表示衝擊的力量愈大,那就絕對是個不簡單的東西。我不是個會預期每部電影都達到這樣頂峰衝擊的人,老實說我還滿容易滿足的,通常只要沒沉悶到睡著,都還找得到樂趣,但如果不小心碰到那種會出乎意外精采與難忘的,就有一種遇到「極品」的興奮跟開心,那就叫好電影吧。
去看《暴力效應》(A Histor y ofViolence)時,其實是沒啥預期的,連導演是誰都沒先知道。然而,一路看下去也被緊湊紮實的劇情與演出牢牢地吸引,隨著導演控制布局細密的節奏,步入電影的高潮裡。所謂的高潮當然就是出乎你預期的劇情轉折,這是電影導演跟觀眾最鬥智刺激的一部分,如果被觀眾猜中了,這電影就遜掉了,如果一路沒猜到,就是導演贏了,很具娛樂性。總之這部電影呢,就是我都沒猜到,哈哈,導演贏了!
我輸得心服口服,果然不愧是得到六項奧斯卡提名的強片。電影講一個在美國印第安那小鎮的平凡好男人湯姆的故事,他溫和善良,老婆是能幹的律師,育有一子一女。雖然平凡,但個性強悍的老婆偶爾也還是會趁子女不在時,跟他來一場「高中女生」的角色扮演遊戲,生活滿足而開心。直到有一天湯姆在自己餐館遇到兩名打劫的搶匪,意外地以俐落身手將兩名搶匪殺死,成為全美各大媒體爭相報導的英雄後,平靜生活開始起了變化。一群從東岸來的黑幫份子找上他,說是昔日仇家要來報仇,此時湯姆不為人知的神祕過去浮上檯面,他竟是昔日殺人不眨眼的恐怖殺手,而美滿的家庭因此陷入崩裂的危機中。
獨特好萊塢黑暗美學 暴力與本能反應
該片導演大衛‧克能堡(David Cronenberg)一貫擅長「暴力」主題,這也是這部電影最大的課題。片中溫和男人的背後竟是一個一旦被攻擊就暴戾殘暴置人於死地的殺手,暴力場面相當地寫實血腥,叫人不寒而慄。連他那15歲的溫和兒子,也在同學不斷地挑釁下,以暴力相向,再再都闡述了對人類暴力黑暗本能的一個探討跟反應。最後,男主角被黑幫份子帶回費城跟黑幫大哥對幹的那場仿如藍波般神勇的打鬥場面,更是將好萊塢暴力電影的本質做了最大的嘲諷跟神乎其技的犀利批判。
是大衛‧克能堡的電影,當然不能沒有他最愛的激烈性愛戲,一場片中女主角穿著女學生制服跟老公大玩六九式性交的激情開場,跟最後男主角身分大白,女主角在信任與被欺騙間掙扎後,兩人在家中樓梯間那場激烈碰撞幾近暴力邊緣,叫人屏息的性愛場面,呈現了現代夫妻關係的深刻化學變化與對信任的考驗。在暴力的陰影下,所有的關係都變得何其脆弱。感謝他最後還是給了我們一個好結局,暴力的男人回了家,沉默吃飯的家人還是端出了他的碗盤,信任終究戰勝一切,暴力的唯一救贖之道是寬恕,阿門!這部電影可以講的東西很多,真是毫無冷場的一部精采好片!導演贏了,其實我們也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