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油價仍將牽動通膨神經

6月股災過後⋯⋯

楊紹華
user

楊紹華

2006-07-01

瀏覽數 3,150+

油價仍將牽動通膨神經
 

的確,「美國聯準會主席」是個能夠左右全球金融市場動向的重要職位,不過對於今年3月才甫掌此職的柏南克來說,恐怕是在經歷了整個6月份之後,才真正深切體會到自己的權力之大與責任之重。雖不到「一言興邦、一言喪邦」的程度,但從5月下旬至6月下旬期間,全球股債市場的確是跟著柏南克的談話態度而劇烈波動。

5月下旬,柏南克發表「美國經濟面臨若干通膨風險,緊縮貨幣政策仍有必要」的談話,市場解讀美國升息尚未見頂,這算是全球「6月股災」的起點。6月初,柏南克強調「通膨上升非所樂見」,這下子,全球股災確定成局。直到當月15日,事情才見轉機,主席先生改變口吻:「能源價格構成的通膨壓力,就中長期而論,是可以被有效控制的。」這一天,全球股市大漲回應。

通膨才是股災元凶

「所以,不少人說這波股災就是柏南克捅的簍子,但歸根究底,通膨壓力才是背後真正殺手。」新加坡大華銀投顧研究部副理黃崇恩表示,從柏南克近期談話來看,幾可百分百地確定,6月底聯準會必然再度升息,升息雖不利於股市短線,但既然6月股災已經充分反應通膨疑率所引發的升息利空,因此屆時全球股市再受衝擊的機會極低。

黃崇恩強調:「不僅不會受到負面衝擊,市場反倒可能以『利空出盡』解讀,出現反彈走勢。」他表示,由於聯準會下次開會將在8月份的父親節,因此,整個7月份,全球市場應該會在「謹慎觀望」的氣氛當中試圖恢復元氣。

觀望什麼? 既然通膨壓力是當前市場聞之色變的股災禍首,觀察重點自將放在攸關通膨數據的解讀。美國核心通膨率、就業率、消費者信心指數等等數據,都是必須關心的重點,除此之外,直接攸關物價波動的能源價格,更是重要觀察指標。

景氣趨緩可望牽制油價

油價及原物料價格在6月上旬略見回檔,「若能維持穩定水準,聯準會在8月份『跌破眼鏡』再次升息的機會就大大降低。」黃崇恩指出,柏南克5月以來的歷次談話雖然造成股災,但事實上也因為全球投資環境風險驟升,而讓原本炒作原油及原物料價格的國際熱錢轉趨保守,不再持續炒高價格。就短線來看,7、8月份進入用油旺季,油價恐將回溫,但在熱錢不再興風作浪之下,除非發生意外因素,否則油價及黃金等原物料價格,短期內不易重回先前高點。

若以下半年整體而論,著眼於美國今年下半年經濟景氣可能趨緩的因素,因此在經過7、8月用油旺季之後,預料油價將再度回跌,「有可能,原油價格會回跌到每桶65美元以下,對全球股市來說,油價因素不再對通膨造成壓力,這當然是好事一樁。」

颶風變數仍待觀察

或許經濟趨緩因素確能對油價產生牽制效果,不過富蘭克林投顧研究部副理盧明芬提醒投資人,目前仍然存在諸多「能被拿來炒作」的影響變數,首先,就是美國即將進入颶風季節,「就目前所知,已有多達十六個颶風可能襲美,且影響期長達半年。」若颶風對美國產油設施造成破壞,油價難免攀高。而在中東局勢部分,即便伊朗與聯合國的協議有所進展,「核武問題」似有轉機,但畢竟未到最後簽定協議階段,對油價來說,變數仍未塵埃落定。

「好消息是,美國去年第三季有個卡翠娜颶風,當時,物價指數迅速攀高,於是,今年美國第三季物價指數的比較基期偏高,也就不易『出現成長』。」盧明芬表示,雖然第三季油價可能維持高檔震盪,但只要沒有特別嚴重的意外發生,油價帶動物價的程度預料不會高過去年同期,「只要物價漲幅沒有比去年高,重視數據的柏南克,就不太可能繼續宣布升息。」

遠見訂閱贈西堤餐券2張,知識與美食一次滿足!優惠組合價$2,880,立即訂閱>>

簡單來說,股災始於通膨疑慮,通膨始於油價攀升,以目前來看,雖然油價繼續催動通膨的可能性已經降低,但「不怕一萬,就怕萬一」,油價是否出現意外飆高的發展,是投資人在7月、甚至下半年觀察重點。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