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自己成為商業鉅子」、「希望能創立一個獨特的品牌,為台灣除科技業之外,在國際上樹立新的典範」。30世代的巫毒娃娃創業團隊成員陳文政與蔡閔帆,在《巫毒娃娃的告白》一書中,清楚說明自己的創業動機。
事實上,許多30世代的創業者就像他們,創業不只是為了賺大錢,更是展現自我價值的一種方式。根據行政院青輔會最新的「2006年創業趨勢調查」顯示, 30世代的創業原因有52.5%是為了滿足企圖心與成就感;為了追求工作獨立自主者占41.2%,更是40世代的兩倍。由此可見,30世代更希望藉由創業,實現自己對於獨立自主工作型態的期盼。
最愛自創品牌
除了滿足成就感與追求工作獨立自主,有高達七成五的30世代創業者認為,創業需要有自己的品牌。東吳大學社會系助理教授劉維公指出,30世代在成長過程中就與品牌互動頻繁。當時經濟蓬勃發展、股市上萬點,他們自己購買的第一件衣服可能就是知名的品牌,因此當他們創業時,對品牌操作已有相當認知。
現今需要有優質的品牌、特色與服務才能在創業潮流中異軍突起。品牌不只是一個名稱,更代表產品或企業形象與精神。台大創新育成中心總經理劉學愚認為,若要自創品牌,可選擇小眾的立基市場,提供大企業無法滿足費者需求的服務缺口。
然而,創業要建立品牌,重點在給予消費者優質的客觀與主觀感受,並引發心理認同。
客觀感受包括產品設計、功能好不好、耐用與否;主觀方面則是產品給人的質感,以及服務態度是否優質。因此打造品牌需要花費許多時間、金錢、人力的成本,對於單打獨鬥的創業者而言, 要創造個人品牌,將會是一大挑戰。
站上巨人肩膀也不賴
因此,連鎖加盟成為品牌創業者的另一種選擇。青輔會的調查顯示,認為品牌重要的創業者中,有1/3會選擇連鎖加盟創業,藉此分享原有的品牌資源。相較於《30雜誌》兩年前的調查,選擇加盟連鎖作為創業方式的30世代提升了12%,顯示30世代愈來愈認同連鎖加盟的創業方式。
其實, 除了品牌效應外,連鎖加盟的標準化作業、營運流程, 對於創業者而言較易上手,創業門檻也因而降低。經濟部中小企業處處長賴杉桂就認為,連鎖加盟是商業裡的高科技,是由產品、服務與行銷組合等商業模式所堆疊出來。初期創業者若沒有雄厚的資本,要自己打造品牌相當吃力,最省力是方式便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利用加盟品牌的方式創業。
不過,青創會副祕書長陳麗華則提醒,加盟總部本身素質參差不齊,創業者最好在加盟前多做功課,選擇至少有四、五家成功的直營店且輔導機制良善的加盟總部,才能給予創業者必要的協助。另外,加盟者也須評估市場是否有過度飽和的問題。
創新、差異性是關鍵
當然,在競爭激烈的現今,創業者若要成功建立自己的品牌,創新與差異性絕對是重要關鍵,「創新是因為與眾不同而有價值,而這個價值有人要買。」政治大學科管所所長溫肇東表示。
陳麗華強調,創新要以人性關懷面為出發,發現別人不便之處的需求,就會有商機。創業者可結合自己的專業、背景與經歷,組成與眾不同的商品與服務的專業組合,或從其它領域取材的異業碰撞方式,都是突破窠臼的創新來源。
例如,將店面或產品設計,融入藝術的概念,就能給人精緻的感動。「The One」餐廳即是利用古典中國的水墨、建築物與文化概念,結合西方工業材料設計元素,展現出不同質感的風格餐廳。
除了客觀的創新, 產品定位差異性,更是擴展市場的一大法門。劉維公認為,先了解消費者需求,鎖定不同族群,如老年、上班族、年輕人、女性;或是以生活風格群體,如樂活族(Lohas)、BOBO族、御宅族等切入,都可以創造產品的差異性。
另外, 情緒、感覺、體驗也是最容易創造市場差異性的元素,如療癒系的巫毒娃娃風行、販賣網路水果的Hug時尚水果概念館,即在網路上訴說著農民栽種水果的故事感動人心。不像科技創新必須花費巨額資金, 情緒性商品販賣的是氛圍,創業者可以在個人書房、家中, 不斷鑽研一些知識、資訊,將情緒、故事、文化等元素融入於產品中。以奢華為例,每個人定義不同,同樣是奢華可以不同方式去展現,有低調、極簡、頂級的奢華,引發的共鳴和吸引的社群就不同。
看好未來商機下手
那麼在台灣這個創業之島,未來五年朝何種產業創業的成功機率較大呢?
滿足生活需求與美感的產業:生活水準提升後,大眾更要求生活的細節、格調與美感,因此讓自己生活更舒適、便捷的產業即有商機。例如婚禮顧問、新娘祕書、設計、裝潢等產業將更蓬勃發展。
平價概念的餐廳:大眾消費希望達到物超所值的感受,因此東西價格合理,但又能提供舒適空間的平價概念餐廳則會持續熱門。近兩年紅遍台灣的蛋糕咖啡連鎖店「85℃」即是最佳例子。
老人相關產業: 未來進入老年化的社會,據此而延伸如養生、醫藥、居家服務、健康等,能滿足老人需求並解決其不便的產業也將漸漸興起。
寵物相關產業: 台灣的少子化現象,使得寵物不但成為家中的一分子,還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寵物用品、寵物精品美容、寵物醫療與看護、寵物餐廳,甚至是寵物安親班等都會持續地發展。
小心失敗是常態
甦活創業管理顧問公司秘書長張庭庭表示,近三年的創業人口激增四到五倍,其中又以高學歷、白領、年輕的創業人數增加最多,主要在於就業環境不穩定,使人對現有工作缺乏安全感所造成的推力,以及網路科技提供便利且低成本的創業環境,所產生的拉力。
雖然創業熱潮一波又一波,但能抵達成功彼岸的畢竟不多。事實上,台灣創業失敗率高達八成,對於失敗的原因,16.8%有創業經驗的30世代認為,客源不足是創業最困難的因素。賴杉桂認為這是台灣進入已開發國家,產業發展相對成熟使然,成功率已經不能與過去相提並論。
對於沒有創業經驗的30世代而言,創業資金的籌措與專業技能訓練,是未來創業時最需協助
的地方。配合青創貸款作業的合作金庫銀行消費金融部經理謝昌悌表示,資金的使用受到經濟景氣循環的影響,有其不確定性,在景氣好轉時資金往往不夠使用,相對地在不景氣時,資金使用效率則較差。
總結看來,想要創業成功的30世代,在了解大環境未來趨勢的同時,靜下心來檢視自己周遭可以掌握的資源,並且加經營、操作品牌,讓自己能夠在血流成河的創業市場中,獨樹自己的風格,才能開創無人能及的藍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