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則報導指出,隨著中國大陸經濟崛起,飲食習慣漸趨精緻化發展之後,中國數千年的飲茶文化已經面臨威脅,而這強而有力的挑戰者,就是咖啡。單單在上海,星巴克就已開設四十七家分店,而中共國家主席胡錦濤在訪美期間也公開表示,自己有事沒事喜歡來杯星巴克咖啡。
「想像一下,以前連吃都吃不飽的這些人,現在變成人手一杯咖啡,這個需求成長的力道將有多強。」富蘭克林投顧研究部襄理盧思穎表示,不只中國,全世界新興市場興起之後,都有可能創造類似效應,數十億人口開始追求飲食品味,咖啡需求必將長期看漲。於是,就像新興市場帶動石油及其他原物料、大宗物資價格上揚一般,咖啡的投資價值,也正快速地水漲船高中。
咖啡供給隱憂浮現
需求面不斷攀升,供給面卻浮現隱憂,使得咖啡價格呈現長期向上的走勢。盧思穎指出,影響咖啡產量的因素大致有三:耕地、技術、天候。其中,耕地面積本就有限,而新興市場經濟崛起之後,隨著其他的開發需求,專用於咖啡的耕地不排除還有進一步受限的可能。當然,技術提升有助於產量增加,但畢竟仍有終極瓶頸。
至於天候,「你不覺得這個世界的天氣愈來愈怪嗎?在聖嬰年之後,莫名其妙的天災愈來愈多了。」盧思穎表示,雖然不會天天出現水災旱災,但頻率、災情屢屢加劇,會讓咖啡產量的「不確定性」提高,自然也就墊高了咖啡價格的長期上檔空間。
供給有限、需求暴增,看起來,「投資咖啡」此其時也。
「可惜, 投資咖啡的難度很高。」寶源投顧研究部經理林鴻胤指出,國外農產品業者多半並非上市上櫃公司,所以,也就少有股票可供直接投資,一般國外基金市場中所謂的「農產品基金」,多半是利用期貨交易創造利潤。然而,依照國內現行規定,這種並非投資於證券商品的基金,不能引進核備,若要投資,只能透過「檯面下」的管道進行。
咖啡期貨難度頗高
於是,近來已有國內期貨商引進農產品期貨平台,其中當然也包含了咖啡商品。不過,就像所有期貨交易一般,咖啡期貨的操作風險也不容小覷,寶來曼氏期貨指出,觀察咖啡期貨歷年走勢,多頭時價格漲幅可高達數倍之多,1994及1997年期間,均有「一季漲三倍」刺激經驗。不過,當漲勢落幕後,伴隨而來的則是漫長數年的跌勢,因此可說是一種高度投機的商品。
雖然影響咖啡價格的長期因素大略包含耕地、技術、天候等三項,但就短線波動而論,影響變數就會複雜許多,包括產地的病蟲害,及美、日、德等主要消費國的庫存量、外匯變化等,都是必須隨時緊盯的環節。此外,主要進口商業績表現及相關消息,也可能會立即影響價格波動。日前星巴克發表談話,表示今年咖啡相關產品營業額恐將下滑,立即被咖啡期貨市場以負面解讀,衝擊價格表現。
可考慮「拉美基金」
要掌握這麼多的國際資訊,還要日夜顛倒地下單進出,這已經令人傷透腦筋了,更糟的是「天有不測風雲」。台証證券指出,咖啡的生長非常容易受到氣候左右,栽培條件是必須最低氣溫15度、最高氣溫30度的環境。降水量則以每年平均1500-2000毫米為宜。因此,每當主要產地中南美洲出現異常氣象,都會成為影響價格波動的重要話題。
似乎,咖啡期貨是高手才玩得起的投資咖啡管道,但對一般投資人來說,也不是全無機會參與咖啡長期投資。盧思穎認為,投資「拉丁美洲基金」,會是值得考慮的方法之一。她表示,全球主要咖啡產地在巴西,雖然國內沒有巴西基金,但拉美基金有五、六成以上的資金投資於巴西市場,只要咖啡價格上漲,自然能帶動巴西整體經濟,也就帶動了拉美基金的績效表現。